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峤

作品数:34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胆囊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8篇肿瘤
  • 7篇预后
  • 7篇术后
  • 6篇十二指肠
  • 6篇囊肿
  • 6篇肝移植
  • 6篇病理
  • 5篇胆管
  • 5篇胆囊结石
  • 5篇胆囊肿瘤
  • 5篇胰十二指肠
  • 5篇临床病理
  • 5篇结石
  • 4篇胰十二指肠切...
  • 4篇胰十二指肠切...
  • 4篇十二指肠切除
  • 4篇十二指肠切除...

机构

  • 2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北京博爱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4篇武峤
  • 21篇何小东
  • 15篇刘卫
  • 11篇贺强
  • 11篇于岚
  • 9篇陶连元
  • 8篇郎韧
  • 8篇洪涛
  • 8篇李先亮
  • 8篇李立新
  • 7篇吕少诚
  • 7篇樊华
  • 6篇蔡磊
  • 6篇赵昕
  • 2篇张双民
  • 2篇潘飞
  • 2篇韩东冬
  • 2篇马军
  • 2篇李静静
  • 1篇曲强

传媒

  • 9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2016年4月170例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术后发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病原学特点、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特点。结果本组资料中共有23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其感染发病率为13.53%(23/170)。2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7株,其中腹腔引流液标本中20株,占74.07%(20/27),最常见的菌种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分别占29.63%(8/27)、22.22%(6/27)和14.81%(4/27)。药敏结果提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甲氧西林类抗生素已经完全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已广泛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3%(15/24)、63%(15/24)和58%(14/24);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最为敏感,尚未检出耐药菌。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感染病原菌之一。常规预防性抗生素对此类病原菌治疗无效,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可作为治疗首选。
吕少诚李立新武峤郎韧李先亮樊华赵昕贺强
关键词:肝移植病原菌耐药性
联合门静脉系统血管切除异体血管置换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合并血管侵犯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联合门静脉系统血管切除异体血管置换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合并血管侵犯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9例行联合门静脉系统血管切除异体血管置换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53~78岁。9例患者术前评估均合并有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或汇合部受侵犯,属可能切除胰腺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及受侵犯门静脉系统血管,再行血管和消化道重建。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情况: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联合门静脉系统血管切除异体血管置换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中胰颈切缘阳性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头癌门静脉系统受累同时合并胰体尾部萎缩3例,胰颈体部肿瘤侵犯门静脉系统5例。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73±19)min,门静脉阻断时间为(21±4)min,术中出血量为(717±33)mL。(2)术后情况:9例患者中,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Ⅰ级并发症2例,Ⅱ级并发症2例,无Ⅲ级及其以上并发症,无门静脉系统重建后吻合口狭窄及血栓形成,上述围术期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7d(10~25d)。9例患者术后禁食禁水时期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恢复糖尿病半流质饮食后予以3餐前速效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需要量为24~36U/d,患者餐后血糖为8~11mmol/L,未出现难以控制高血糖及长期应用胰岛素泵患者。9例患者口服胰酶制剂替�
武峤郎韧樊华李先亮李立新潘飞吕少诚许文犁范顺利贺强
关键词:胰腺癌血管置换
新微血管侵犯病理分级标准对判断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的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价中华医学会新微血管侵犯病理分级标准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11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随访资料,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获访112例,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28.3±13.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提示,术前Child分级和新微血管侵犯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Child分级、MVI分级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结论中华医学会新微血管侵犯病理分级标准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对肝癌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刘荣军武峤张兴茂樊华贺强
关键词:肝癌肝移植预后因素
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2型糖尿病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自主植物神经病变等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对2型糖尿病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脂联素、瘦素及代谢综合征等等。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
于岚何小东武峤刘卫洪涛
关键词:糖尿病胆囊结石
北京地区代谢因素与胆囊结石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胆囊结石发生的代谢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共227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时期433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记录所有体检者的既往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体格检查情况,同时行胆囊B超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所有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收缩压为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与胆囊结石的发病呈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之呈负相关(P<0.05),而舒张压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胆囊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血脂、血糖、收缩压以及体重指数升高是北京地区人群胆囊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
古应超何小东于健春康维明陶连元武峤
关键词:胆囊结石代谢
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案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12例混合型肝癌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手术方案选择,根据随访结果应用SPSS 13.0软件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12例患者术前均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经病理学证实为混合型肝癌.其中男性10例(83.3%),女性2例(16.7%),年龄40~59岁,平均(51士6.3)岁.11例(91.7%)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10例(83.3%)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16.7% (2/12)的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FP)阳性C>25 ng/ml),33.3%(3/10)的患者CA19-9阳性(>37 U/ml).在获得随访患者中,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27.2%和9.1%.结论 混合型肝癌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惟一有效手段,但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总体预后较差.
武峤何小东刘卫于岚
关键词:混合型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陶连元何小东蔡磊刘卫武峤张双民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切除术外科治疗生存率
胆囊切除对消化系统的远期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胆囊切除术于19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临床,现已成为胆囊疾病治疗的“金标准”。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使用,降低了胆系疾病的手术门槛,已被外科医师和患者广泛接受。因此,弄清其是否对患者术后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会引起胆汁酸代谢、
李静静何小东武峤刘卫洪涛
关键词:胆汁酸代谢胆囊疾病胆系疾病外科医师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肝移植术后的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吕少诚贺强樊华赵昕李立新武峤郎韧李先亮
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特点
吕少诚李立新赵昕郎韧樊华李先亮武峤贺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