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连元

作品数:30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胆管
  • 9篇胆管癌
  • 8篇肿瘤
  • 6篇切除
  • 5篇外科
  • 5篇病理
  • 4篇胆囊
  • 4篇预后
  • 4篇预后分析
  • 4篇切除术
  • 4篇腺癌
  • 4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病毒
  • 4篇病例
  • 3篇胆囊癌
  • 3篇胆囊肿瘤
  • 3篇原发性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机构

  • 18篇北京协和医院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康复研究...
  • 3篇北京博爱医院
  • 2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0篇陶连元
  • 17篇何小东
  • 12篇徐青
  • 12篇蔡磊
  • 9篇刘卫
  • 9篇武峤
  • 7篇高飞
  • 5篇张锋良
  • 4篇张双民
  • 4篇远丽
  • 3篇李建军
  • 3篇龙志华
  • 2篇岳军忠
  • 2篇李青
  • 2篇于岚
  • 2篇王烨
  • 2篇王磊
  • 2篇刘文国
  • 2篇石青青
  • 1篇曲强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9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代谢因素与胆囊结石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胆囊结石发生的代谢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共227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时期433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记录所有体检者的既往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体格检查情况,同时行胆囊B超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所有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收缩压为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与胆囊结石的发病呈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之呈负相关(P<0.05),而舒张压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胆囊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血脂、血糖、收缩压以及体重指数升高是北京地区人群胆囊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
古应超何小东于健春康维明陶连元武峤
关键词:胆囊结石代谢
肝门扣式吻合术在治疗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肝门扣式吻合术在治疗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00年1月(开始采用肝门扣式吻合术)为界,将患者分为两个治疗阶段,比较两个阶段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并分析肝门扣式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第一阶段治疗胆管癌患者37例,手术切除4例(10.8%),其中根治性切除1例(2.7%),姑息性切除3例(8.1%)。第二阶段治疗胆管癌患者52例,手术切除35例(67.3%),其中根治性切除15例(28.8%),姑息性切除20例(38.5%)。第二阶段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35例患者中,有28例(80.0%)采用肝门扣式吻合的手术方式。统计结果显示,无论是根治性切除还是姑息性切除,第二阶段Ⅲ型和Ⅳ型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均高于第一阶段患者(均P〈0.05)。89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腹腔积液3例,胆道出血1例,心功能衰竭1例,伤口感染2例。采用肝门扣式吻合术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胆瘘,经引流和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肝门扣式吻合术可提高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是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随访。
何小东刘卫陶连元张振寰蔡磊张双民
关键词:胆管癌外科吻合术切除率
乳腺癌术后的上肢功能障碍被引量:23
2011年
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近10年有关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
张锋良陶连元高飞徐青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陶连元何小东蔡磊刘卫武峤张双民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切除术外科治疗生存率
脊髓损伤患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28例报道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SRUS)的病因与诊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8月1日~2011年8月30日收治的260例SCI患者使用肛门指检和肛门直肠镜检查进行肛肠疾病调查,发现溃疡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为SRUS患者使用国际SCI肠功能基础及扩展数据集部分指标进行排便状况调查,并进行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定期复查肛门直肠镜评价疗效。结果和结论排便障碍、便秘、肛门直肠脱垂、开塞露不当使用是导致SCI患者SRUS的重要病因,非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排便管理可以有效治疗SCI患者SRUS。
徐青高飞远丽陶连元刘文国王征美周红俊李建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病因
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癌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研究
2010年
肝内胆管癌(ICC)和肝细胞癌(HCC)同属原发性肝癌。I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5%左右。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发展,ICC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但仍难与HCC相鉴别。现对我院近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ICC和HCC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值对鉴别ICC和HCC的临床意义。
陶连元刘卫蔡磊何小东郑毅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记物肝内胆管癌ICCHCC病理证实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在老年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在老年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行PEG手术,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每月随访1次。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简易营养评分(MNA)。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2例术后造瘘口皮肤感染,余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体重、BMI、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MNA评分改善(P<0.05),肺部感染率下降(P<0.05)。结论 PEG是老年吞咽障碍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锋良高飞陶连元徐青
关键词: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吞咽障碍老年人
脊髓损伤患者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
2012年
目的评价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RR)或Altemeir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26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肛肠疾病调查,21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脊髓损伤直肠脱垂患者根据直肠脱出程度分别使用Altemeir或STARR术进行治疗。采用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及扩展数据集了解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排便状况。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直肠脱垂发生率为32.7%(85/260)。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便秘和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7 cm)19例,直肠内套叠4例,直肠完全脱垂(7 cm)2例;Ⅰ度13例,Ⅱ度5例,Ⅲ度3例。Ⅰ、Ⅱ度直肠脱垂均使用STARR术治疗,Ⅲ度使用Altemeir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者肠道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的自我报告明显改善(P<0.01),需偶尔用手掏排便的患者数明显减少(P<0.01);需要外用衬垫或塞子、使用止泻剂的患者显著减少(P<0.001);排便不尽感、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缓解(P<0.05)。结论STARR或Altemeir手术是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直肠脱垂安全有效的方法。
高飞张锋良陶连元李建军徐青
关键词:脊髓损伤直肠脱垂
原发性胆囊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2009年
武峤何小东张双民陶连元蔡磊
关键词:胆囊肿瘤基因
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手术目前仍是肝外胆管癌(ECC)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研究ECC病人的各项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与手术后病人预后的联系。方法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31例ECC病人。回顾性统计各项临床病理特点并用采用Kaplan-Meier分析其与病人预后联系。结果 ECC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18.5%、4.0%,平均生存时间为19.0个月。经根治性手术切除与姑息性手术切除治疗肝外胆管癌患者之间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49)。胆管周围组织浸润阴性者较胆管周围组织浸润阳性者的预后好(P=0.044),肿瘤分化程度越好的病人其预后越好(P=0.000)。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根治性手术、肿瘤有无浸润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是ECC病人主要术后预后因素。
陶连元何小东高飞王磊张锋良龙志华徐青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外科治疗病理生存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