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忠

作品数:271 被引量:6,153H指数:4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4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1篇经济管理
  • 34篇建筑科学
  • 24篇历史地理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社会学
  • 9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8篇城市
  • 29篇居住
  • 22篇区位
  • 19篇宜居
  • 19篇人居
  • 17篇影响因素
  • 17篇人居环境
  • 17篇资源型
  • 16篇资源型城市
  • 14篇满意度
  • 14篇可达性
  • 12篇资源枯竭
  • 11篇宜居城市
  • 11篇居住环境
  • 9篇经济地理
  • 9篇经济地理学
  • 9篇城市化
  • 8篇区位选择
  • 7篇中国资源
  • 6篇中国资源型城...

机构

  • 265篇中国科学院
  • 8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3篇北京联合大学
  • 23篇宁波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6篇浙江财经大学
  • 13篇浙江工业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8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河南大学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盐城师范学院
  • 5篇天津理工大学
  • 4篇伦敦政治经济...
  • 3篇中国发展战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65篇张文忠
  • 61篇余建辉
  • 39篇谌丽
  • 30篇李佳洺
  • 22篇马仁锋
  • 20篇党云晓
  • 19篇王岱
  • 17篇湛东升
  • 16篇李业锦
  • 14篇樊杰
  • 11篇刘旺
  • 10篇孟斌
  • 7篇金凤君
  • 7篇武文杰
  • 7篇曹靖
  • 6篇孙威
  • 6篇蒋海兵
  • 6篇姜海宁
  • 5篇虞晓芬
  • 5篇董冠鹏

传媒

  • 44篇地理研究
  • 37篇地理科学进展
  • 24篇地理学报
  • 23篇地理科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院...
  • 11篇经济地理
  • 11篇自然资源学报
  • 8篇人文地理
  • 5篇资源科学
  • 5篇世界地理研究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4篇2010年促...
  • 3篇城市规划
  • 3篇北京规划建设
  • 3篇科技促进发展
  • 3篇智库理论与实...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生态经济
  • 2篇中国报道
  • 2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7篇2024
  • 10篇2023
  • 18篇2022
  • 17篇2021
  • 19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19篇2016
  • 11篇2015
  • 17篇2014
  • 14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1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被引量:42
2006年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居民由被动的接受住房转变为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主动的选择,消费者在住房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章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购房者的社会属性特征、工作地、原居住地等微观因素与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上,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的群体趋向于选择相同的居住区位,社会经济属性的作用和居住分异现象在居住区位选择中开始凸显;受房价和经济实力的约束,年轻型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方向已向郊区外移;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则是居住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原居住地、消费观念和信息搜寻等对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刘旺张文忠
关键词:居住区位
分类引导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吸纳就业
接续替代产业和解决就业是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推进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本文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单一、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严重等方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孙威张文忠
关键词:资源枯竭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劳动就业
中印城镇化区域差异及城镇体系空间演化比较被引量:13
2017年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发展历程较为相似,但发展路径和模式差异较大。两个国家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发展环境等的显著差异已经吸引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重点关注两国城镇化及城镇体系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演化过程。以人口普查和联合国城市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参数估计、非参数估计等多种方法,对中印两国城镇化和城镇体系的空间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由南北差异转变为沿海—内部差异,而印度南北差异的格局则基本稳定;(2)从省(邦)级空间尺度来看,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当城镇化率超过50%后,两者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但是近年来中国人口密度与城镇化率的相关性不断增强,而印度则呈现降低的趋势;(3)现阶段中印两国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体系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的特征,但是经济改革对于两个国家城镇体系空间演化的影响差异明显,改革使得中国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地理历史因素向经济系统空间结构转变,而印度城镇发展的驱动力始终是地理历史因素,经济改革甚至降低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李佳洺杨宇樊杰金凤君张文忠刘盛和傅伯杰
关键词:城镇化
北京市交通出行环境的空间评价被引量:18
2009年
运用交通出行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对北京市交通出行环境的空间分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造成空间分异的原因进行了解析。①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交通出行环境表现出显著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分异。目前北京市交通出行矛盾最严重的几个地区包括前门王府井地区,亚运村-北苑-天通苑地区,中关村和回龙观地区,东长安街以南的双井-劲松-南磨房-王四营乡一带,西北五环以外的香山-植物园地区,大兴黄村,通州区。②在交通出行行为方面,北京市居民分化为四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组群,他们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不均匀性特征。③公共交通布局规划对于提升满意度具有明显效果,其中,各地800 m范围内公共交通站点布局以及公交线路配置的作用尤其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各地区交通出行矛盾的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和公共政策方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的对策。
高晓路季珏张文忠
关键词:空间分异城市交通土地利用规划公共交通
基于累计机会可达性的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识别被引量:21
2020年
城市时空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城市功能区识别提供了新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手段,但专门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北京市9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点数据,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等级和品质特征,采用累计机会方法对1 km×1 km格网尺度的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累计机会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中心集聚特征,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覆盖范围却有所区别;②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区可以划分为单一功能、单一化的复合功能、2种复合功能、3种复合功能和均衡化的复合功能等5大类型;③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离、土地价格和经营性为主设施的累计机会可达性是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功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细化城市功能区研究和促进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结构优化具有科学启示作用。
湛东升谢春鑫张文忠丁亮许婧雪甄茂成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功能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影响因素
从居民视角解析宜居城市被引量:1
2018年
张文忠以自己的研究为基础,从宜居城市研究的背景、影响居民宜居感知的因素、居民眼中的宜居城市、不同属性的居民的关注重点、宜居性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和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六个方面解析居民视角下的宜居城市。张文忠副主任指出城市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宜居、绿色、生态、包容。从街区/社区尺度上,张文忠副主任分析了影响居民宜居性感知的因素。从个体尺度上,张文忠副主任分析了不同属性的居民对宜居的关注重点。通过研究居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迁居行为,张文忠副主任揭示了城市宜居性是如何影响居民生活的。最后,张文忠副主任指出,建设更加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更加方便的城市,建设更加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积极应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才是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张文忠
关键词:宜居城市城市建设为人民服务宜居性
京沪高铁影响下的区域公路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在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支撑下,应用最短路径算法与网络分析技术及可达性指数,测度高铁通车前后案例区公路可达性空间格局与变化,采用变异系数与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测算高铁的公平性影响.结果显示:①高铁从整体上提高区域公路可达性水平,极大地缩短中心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但各地可达性收益不等,可达性均衡程度降低.②高铁塑造高可达性"走廊"与"岛".加权旅行时间高变率地区呈现出"哑铃状",表明高铁沿线站点地区与南北端城市获益最多.经济潜力与日常可达性高值区向高铁沿线城市偏移,反映站点城市接收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提高;高铁沿线城市日常可达人口规模急剧膨胀,扩大沿线城市服务业的市场范围.③高铁站点依靠其在快速交通网络节点的枢纽作用,将成为区域重要的快速交通中转站.
蒋海兵张文忠李业锦
关键词:京沪高铁可达性
大城市内部消费者商业环境评价与消费区位决策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为例
在分析1300份北京市城市居民购物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文积极探索大城市内部消费者商业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路径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消费特征、消费者购物环境偏好度、购物满意度分析等行为特征:(1)在消费...
李业锦张文忠
文献传递
城市人居环境感知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城市体检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1
2023年
城市体检是促进中国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和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创新举措,但却很少有研究正面关注城市体检社会评价对居民福祉的影响。论文基于2021年住建部在长三角地区8个样本城市开展的大规模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分别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居民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感知因子及其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从以人为本视角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发现:(1)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评价指标共提取了7个城市人居环境感知评价主成分因子,分别命名为城市管理、城市活力、城市舒适、城市宜居、城市包容、城市安全和城市便利,累计贡献率达到66.767%。(2)城市人居环境感知评价因子均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城市人居环境感知评价因子的影响方向却存在差异性。其中,城市管理、城市活力、城市舒适、城市宜居和城市包容等因子显著正向影响幸福感,城市安全和城市便利等因子显著负向影响幸福感。(3)不同城市规模居民幸福感的人居环境主导因子有所不同,同时不同户口和年龄居民幸福感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也有差异。研究结果对促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和指导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
湛东升周玄周侃张文忠张文忠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幸福感
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6年
借助GIS分析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基于5 066份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北京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在城市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居住空间形态的空间分异显著,并且对居民的通勤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超大街区不利于步行,而高容积率对小汽车出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度混合的土地利用形态则能够显著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性别、年龄、收入对北京居民的通勤方式具有影响,女性、中老年及低收入群体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概率更高。结论表明居住空间形态规划是引导居民通勤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提出了减少居民小汽车出行、促进绿色出行的规划建议。
谌丽张文忠李业锦党云晓余建辉
关键词:居住空间形态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