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谌丽

作品数:51 被引量:9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9篇建筑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6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城市
  • 9篇满意度
  • 9篇居住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可达性
  • 5篇体检
  • 5篇居住环境
  • 4篇宜居
  • 3篇幸福感
  • 3篇人居
  • 3篇人居环境
  • 3篇偏好
  • 3篇教育
  • 3篇街区
  • 2篇低收入人群
  • 2篇多层线性模型
  • 2篇宜居城市
  • 2篇宜居性
  • 2篇意愿
  • 2篇韧性

机构

  • 40篇中国科学院
  • 34篇北京联合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浙江财经大学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俄勒冈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北京清华同衡...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市国土资...

作者

  • 51篇谌丽
  • 37篇张文忠
  • 12篇余建辉
  • 11篇党云晓
  • 7篇湛东升
  • 6篇李业锦
  • 2篇石敏俊
  • 2篇周爱华
  • 2篇马仁锋
  • 2篇王岱
  • 1篇李杨
  • 1篇李佳洺
  • 1篇张景秋
  • 1篇张娟锋
  • 1篇虞晓芬
  • 1篇朱海勇
  • 1篇董冠鹏
  • 1篇郭湧
  • 1篇黄建毅
  • 1篇王宏娟

传媒

  • 9篇地理科学进展
  • 7篇地理科学
  • 6篇地理研究
  • 5篇地理学报
  • 4篇人文地理
  • 3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园林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遥感信息
  • 1篇中国名城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环境经济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大学教育
  • 1篇2010年促...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城市街区尺度对居民交通评价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居民交通出行质量是影响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内越来越多的地理和规划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尤其是街区尺度成为相关政策的重点,但细化讨论建成环境对居民交通感知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北京为例,结合街区尺度等建成环境客观数据与居民交通评价调查主观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逻辑模型探讨街区尺度特征对居民主观交通便捷性评价和交通安全性评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小街区的模式下交叉路口多,易于设置公交站点,有利于提高居民交通便捷性评价,并且避免了大马路带来的交通隐患,对居民的交通安全性评价也有提升作用;容积率、区位、公交站点等对交通评价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分析表明,交通评价还与居民自身属性有关,交通建设需充分考虑不同居民的需求及其分布特征。本文的结论可为推行街区制提供理论支持。
谌丽张文忠褚峤王鹏李加忠
关键词:街区尺度交通评价交通安全性
北京城市儿童教育辅导机构的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教育资源分布的空间均衡关乎社会公平。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中小学等正规教育设施,对儿童教育辅导机构关注较少。随着教育培训现象越来越普遍,对城市空间功能和社会公平的影响日渐突出,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其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18年北京儿童教育辅导机构POI数据,综合使用核密度、Moran’s I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北京城市儿童教育辅导机构的空间集聚特征,并构建格网,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北京城市儿童教育辅导机构集聚分布在二环至五环内向北延伸的半环状集聚带上;学科类辅导机构在海淀区更集聚分布,艺体类则集聚分布在朝阳区;不同规模儿童教育辅导机构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北京城市儿童教育辅导机构的空间集聚分布是学区、同业集聚程度、房价、交通便捷程度、人口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不同规模辅导机构集聚的主导因素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课外教育资源存在向重点学区、高级社区空间集聚的倾向,从而可能加剧教育资源的空间不均衡。
窦晨晨谌丽解扬洋蒋雅卓
关键词:儿童教育影响因素
高速铁路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中国大规模推进高速铁路网络建设不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是为了促进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学术界关于高铁对城市的影响还存在很大争议,中国高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是缺乏相关实证研究。利用2010年至2012年的城市统计数据对此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高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确存在促进作用,越早开通高铁站点的城市经济增长幅度越大。在沿线城市中,经济规模越大的城市越能从高铁建设中获益,从而有可能扩大沿线城市的差距。结论还显示,距区域中心150 km以内的城市,如果开通高铁站点,经济增长幅度将高于其他城市,表明高铁建设促进大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向邻近城市扩散。
谌丽石敏俊郑丹
关键词:高速铁路城市经济增长
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识别分析被引量:25
2020年
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不仅是多样化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集中区,也是公共服务设施消费的热点区和城市活力的窗口区。已有城市多中心研究主要关注就业和人口多中心,却较少关注公共服务设施多中心特征。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要素数据,结合不同类型和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与质量特征,采用加权核密度与等值线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热点区分布的空间模式有所差异,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心边缘结构;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强度和混合度分别呈现出"一心五片"与"一核多点"的空间特征;根据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强度和混合度的等值线分布综合判定,研究区范围共识别出136个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其集聚强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呈现出U型变化规律,与所在街道的人口密度存在指数分布规律;多元回归模型验证,最近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距离对北京城市居民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其相对影响强度超过"市中心距离"区位变量;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的形成机制包括自然历史因素的基础作用、经济发展因素的主导作用、社会需求因素的调节作用和规划政策因素的引导作用。研究认为应加强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的空间均衡化建设,适度增加城市边缘郊区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中心的数量和服务能级,有助于引导和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郊区转移。
湛东升张文忠张娟锋李佳洺谌丽党云晓
社区尺度的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城市应急防灾能力与效果。基于社区尺度、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反向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研究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与拥挤度,并结合服务面积比、服务人口比、服务人口缺口等指标评价北京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结果表明,对避难场所可达性好的社区连片存在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临近区域,呈蘑菇形分布,东城区全域可享受避难服务;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的社区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区边缘地带,但西城、海淀相邻地区也有部分社区对避难场所不具可达性。中心城区避难场所的拥挤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区避难场所拥挤度均值为16.17,避难服务竞争激烈。总体上,北京中心城区的避难场所布局上仍然存在不均衡性,不能完全满足城区居民的避难需求。建议合理利用已有绿地、学校、广场等资源规划建设新的避难场所,或改扩建已有避难场所,以满足更多居民的避难需求。
周爱华谌丽朱海勇陈思宇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拥挤度
大连居民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被引量:114
2008年
以2006年大连市大规模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分析手段,从"居住安全性"、"生活方便性"、"居住舒适性"、"出行便利性"和"环境健康性"五大类指标出发,首先,对大连的城市宜居性的综合水平和各要素进行了评价;其次,研究了宜居性评价结果与居民的收入、家庭构成、学历、年龄、性别等社会经济属性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按照居民的四类社会属性,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大连工薪阶层、年轻白领、低收入阶层和年轻打工族等四类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评价差异,其中,拥有高收入和高学历的工薪阶层和年轻白领对大连的宜居现状满意;低收入阶层和年轻打工族收入偏低,居住区主要位于市郊和老工业区等,对大连的宜居性评价较低。
谌丽张文忠李业锦
关键词:城市宜居性
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6年
借助GIS分析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基于5 066份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北京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在城市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居住空间形态的空间分异显著,并且对居民的通勤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超大街区不利于步行,而高容积率对小汽车出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度混合的土地利用形态则能够显著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性别、年龄、收入对北京居民的通勤方式具有影响,女性、中老年及低收入群体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概率更高。结论表明居住空间形态规划是引导居民通勤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提出了减少居民小汽车出行、促进绿色出行的规划建议。
谌丽张文忠李业锦党云晓余建辉
关键词:居住空间形态
美国波特兰的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被引量:26
2016年
本文深入剖析美国"精明增长"先锋城市——波特兰的城市规划建设经验,为我国遏制城市蔓延问题和建设宜居城市提供借鉴。在精明增长理念下,波特兰制定了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提高服务设施可达性等措施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这些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得益于波特兰上下结合的规划制度体系。法律赋予波特兰都会区政府合法和坚实的执行权力,借助州、区域、地方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同时获益于城市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和监督的传统。此外,波特兰还十分注重在规划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最后,本文探讨了波特兰的城市规划经验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魏德辉谌丽杨翌朝
关键词:宜居城市精明增长城市增长边界
教育均衡视角下北京城区课内外通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教育均衡从强调教育“基本均衡”到追求“优质均衡”,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教育本身的公平性,也会影响到未成年人的通学行为选择,最终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利用核密度、最近邻指数分析北京城区中小学、重点中小学及课外辅导机构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未成年人在参加课内、课外教育时的通学行为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北京城区内重点中小学和课外辅导机构均呈集聚分布,并且课外辅导机构的布局倾向于围绕重点中小学分布。2)各城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的未成年人跨区通学,通学距离长,小汽车或包含小汽车的混合出行方式成为未成年人通学方式的主流。3)随着未成年人年龄增加,入学政策的影响,以及对“名师”的追逐效应,课内课外通学距离显著增加。4)高收入家庭更愿意选择小汽车通学方式,且相比于课内通学方式,在课外通学方式中有更多人选择小汽车和包含小汽车的混合出行方式。
赵海宇窦晨晨谌丽
关键词:教育均衡未成年人
社区尺度的北京儿童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儿童服务设施是建设儿童友好性城市的重要内容。基于北京城区社区人口数据及儿童服务设施数据,通过两步移动搜寻法,以社区为单元分析儿童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分布模式。结果显示,不同类别儿童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在1000米阈值范围内小学的空间可达性水平优于幼儿园,3000米阈值范围内儿童诊所的空间可达性优于公园。受儿童人口和儿童服务设施分布的影响,小学、幼儿园、儿科门诊的可达性均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园分布则相对分散,其可达性呈现边缘区域优于中心区域分布特征。北京城区儿童服务设施可达性情况可分为五种类型区,类型区之间以同心圆的结构进行组合,局部体现出扇形的特征。据此提出针对不同区域儿童服务设施的改善策略。
解扬洋谌丽周爱华许婧雪
关键词:可达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