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峰

作品数:42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骨折
  • 11篇内固定
  • 11篇关节
  • 8篇股骨
  • 8篇钢板
  • 6篇异体
  • 6篇骨移植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 5篇自体
  • 5篇近端
  • 5篇粉碎性
  • 4篇异体骨
  • 4篇愈合
  • 4篇切除术
  • 4篇缺损
  • 4篇疗效
  • 4篇螺钉
  • 4篇骨缺损
  • 3篇手术

机构

  • 42篇唐山市第二医...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42篇张立峰
  • 18篇王志强
  • 11篇关鹏飞
  • 10篇李冀
  • 7篇张宏斌
  • 6篇刘娜
  • 6篇王丙刚
  • 5篇陈杰
  • 4篇荣锦
  • 4篇杨佐明
  • 4篇宋会平
  • 4篇邓华民
  • 4篇汪琦
  • 3篇苏立新
  • 3篇鲁锋
  • 3篇彭晨
  • 2篇原林
  • 2篇李琪佳
  • 2篇范文进
  • 2篇贾庆灵

传媒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冻干小块骨植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王志强张志刚汪琦李安明李琪佳张立峰李宝兴李冀宋会平李幼忱
该课题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两方面进行验证,首先实验证明经过系统处理的同种骨与自体骨修复过程相同,无排斥反应,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临床应用2457例,其中资料完整随访超过3年者达到778例,优良率88....
关键词:
异体骨与自体髂骨修复粉碎性骨折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对比观察兔自体髂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对长管骨粉碎性骨折的修复效果。 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肱骨人工造成粉碎骨折 ,一侧取自体髂骨植入 ,另一侧取等量同种异体骨植入 ,不同阶段处死后行大体、X线片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自体髂骨植骨与异体骨植骨的骨愈合过程基本相同 ,均通过软骨化骨、爬行替代而愈合。植骨术后 1周 ,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植骨片 ,无炎性反应 ;2周时 ,成骨性肉芽组织包绕植骨片 ,有早期软骨性骨梁形成 ;3周时 ,新生的骨梁间可见崩解的植骨片 ,植骨周围软骨化骨活跃 ;4周时 ,植骨片消失 ,出现成熟骨梁 ,其边缘可见骨祖细胞成排排列 ;5周时 ,骨梁变粗 ,致密 ,基本为成熟骨 ;6周时 ,呈现致密的板层结构 ,哈佛氏系统完整。其中第 3、4周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处理 ,结果两侧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同种异体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骨传导作用 。
王志强李琪佳汪琦金立国苏立新邓华民孙柏山张立峰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同种异体骨自体骨长管骨
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对比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系统及钉板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10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按髓内固定系统及钉板固定系统分为两组。髓内钉组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31-82岁,平均60.5岁。锁定钛板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23~82岁,平均58.3岁。从两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07例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2个月。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钛板组(P〈0.05),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上存在明显优势,并且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低,两者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别。
王丙刚刘娜杨佐明关鹏飞陈杰张立峰陈德生
关键词:粗隆下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骨折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方法回顾23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0~82岁,平均(36.3±13.4)岁。23例中一组固定9例,两组固定14例。对比一组固定和两组固定的疗效。结果 23例病例随访时间(19.5±1.8)个月,一组固定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较少,优于两组固定,两种固定方式术后功能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别。结论在使用髓内钉技术成熟的条件下,采用一组髓内钉固定是优先选择的固定方式。
王丙刚刘娜杨佐明关鹏飞陈杰张立峰刘德群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
局部植入抗生素系统在家兔体内的释药特性
2007年
局部植入抗生素系统的制备:将加替沙星与自制聚[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癸二酸](P(CPP-SA)),按2∶8于玛瑙研钵内充分混合,加入自制模具内,制成(140±1)mg大小药棒。将药棒植入家兔骨髓腔内,分别于术后1,3,5,8,10,20,30,40,60,80d取血和骨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骨与血液内加替沙星药物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骨组织内加替沙星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在术后80d时仍明显高于加替沙星对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0.1mg/L。可见聚[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癸二酸]-加替沙星缓释药棒缓释效果好,并且持续时间长。
张立峰王志强鲁锋陶秀莲
关键词:聚酸酐加替沙星生物降解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近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onetissueengineering,genetherapy”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包含研究目的的文献,筛选与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骨修复与骨组织工程。②骨形态发生蛋白2。排除标准:①文献中重复研究和综述文章。②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中文文献67篇,英文文献55篇,另有英文摘要近百篇,符合标准的文章15篇。排除的文献多为重复研究或非骨组织工程研究。资料综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而促进新骨形成,并具有强大的异位成骨作用。载体或基因释放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有效修复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基因治疗研究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新途经。结论: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骨缺损是肯定可行的,但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树青王志强张志刚张立峰李冀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成骨细胞
部分桡骨头移植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一例
2016年
对于Masonnl型及以上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并肘部和前臂复杂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采用假体置换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可。本例患者为双侧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双侧桡骨头均为粉碎性骨折,均具备人工桡骨头置换手术指征,笔者对左侧实施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对右侧实施骨及软骨移植术。目的是想通过此患者介绍一种针对双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新的治疗思路。
王大璐张立峰张宏斌杨佐明
关键词:人工桡骨头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粉碎性骨折假体置换
腔隙性骨缺损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设计一个可靠的新型骨缺损动物模型,同时评价超声波清洗后的同种异体骨成骨能力。方法:实验于2003-08/12在山西省医用组织库和河北省创伤外科研究所完成。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在双侧股骨下段造成骨缺损模型,分别设空白试验组、异体骨试验组及自体骨对照组,在1,2,4,6,8周处死动物,行X射线检查、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结果:自体骨对照组、异体骨试验组在8周内修复骨缺损,而空白试验组仅有纤维组织,无新骨形成。结论:这种动物模型可以作为可靠的骨缺损动物模型,该种异体骨具有良好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李冀王志强原林陈先张立峰何丽娜
关键词:骨移植疾病模型动物
骨基质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2012年
背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的骨基质载体材料为骨缺损修复治疗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目的:重点介绍天然衍生骨载体材料-冻干脱钙骨基质、脱蛋白骨基质、脱细胞骨基质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以"骨组织工程、冻干脱钙骨基质、脱蛋白骨基质、脱细胞骨基质、骨缺损;bone 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 materials,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eprotein bone matrix,acellular bone matrix,bone defect"为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1994/2010PubMed、CNKI及万方数据库等与骨组织工程领域有关的权威性文献。结果与结论:冻干脱钙骨基质、脱蛋白骨基质及脱细胞骨基质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极低的抗原性、无细胞毒性,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保留了骨的天然属性,具有多孔隙结构,可降解性及良好骨传导作用,为骨缺损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张立峰李琪佳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基质骨缺损修复
胸腰椎骨折全椎板切除后重建脊柱后柱稳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联合自体骨移植的方法对胸腰椎骨折全椎板切除后重建脊柱后柱稳定的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我院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均采用后路手术,安放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后,伤椎全椎板减压,探察椎管,处理损伤的脊髓或马尾后,根据术中情况将骨板修剪成"H"型,卡压在减压的椎管后侧和正常棘突之间,异体骨板后侧植入全椎板切除得到的自体骨。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4-31个月,平均18.7个月,所有病例减压的椎管得到有效的封闭,植骨得到良好的愈合,后路稳定性得到重建,内固定无折裂。拆除内固定物时发现侧位Cobb's角平均丢失约1.7°,椎体前、后缘高度平均丢失分别约为3.6%和1.5%。结论该方法有效地提供后路稳定,防止内固定失败,促进神经恢复。
李冀张立峰王志强
关键词:异体骨板胸腰椎骨折全椎板切除脊髓损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