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坤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桥梁
  • 3篇沥青
  • 3篇沥青混合
  • 3篇沥青混合料
  • 3篇混合料
  • 2篇裂缝
  • 2篇高温性能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服务
  • 1篇动稳定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在役
  • 1篇在役桥梁
  • 1篇粘弹性
  • 1篇支座
  • 1篇支座脱空
  • 1篇水系统
  • 1篇体积混凝土
  • 1篇排水
  • 1篇排水系统

机构

  • 8篇长安大学

作者

  • 8篇徐坤
  • 3篇武彦池
  • 3篇袁阳光
  • 3篇刘焕举
  • 3篇杨正海
  • 2篇张争奇
  • 2篇韩万水
  • 2篇赵智勇
  • 2篇郭雷
  • 1篇薛小刚
  • 1篇栗培龙
  • 1篇张航
  • 1篇陶晶
  • 1篇曹东伟
  • 1篇杨博
  • 1篇台电仓
  • 1篇李洪华
  • 1篇王甲勇
  • 1篇李平
  • 1篇王秉纲

传媒

  • 1篇山西建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测量桥梁支座脱空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桥梁支座脱空量的装置,包括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包括两个外测量爪,所述两个外测量爪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测量件,测量件包括刀片和伸缩杆,刀片通过伸缩杆与所述外测量爪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可靠,且易于实施,...
武彦池韩万水袁阳光刘焕举杨正海唐龙龙徐坤吴松边鸣
文献传递
间接拉伸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间接拉伸试验,对不同温度、不同加载速率、不同沥青含量及不同级配下的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IDT)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和加载速率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两个重要条件.通过将间接拉伸试验结果与车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当试验温度为40℃和加载速率为50 mm/min时,混合料的IDT强度与车辙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最好,可以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力学指标,建议在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采用.
薛小刚徐坤张争奇王秉纲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间接拉伸强度动稳定度
基于空间数据框架的地理信息服务可持续研究——以陕西省测绘局为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增加的客户需求,地理信息服务发展很快。从最初满足单一需求的服务,发展到可以重复利用的、具备详细的描述信息的服务。目前,地理信息服务提供者将地理信息服务公布在地理信息服务仓库中,地理信息市场中的客户可以...
徐坤
关键词:地理信息服务可持续性空间数据
文献传递
采用间接拉伸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更加适合于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简单性能试验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各种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试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间接拉伸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本文分别对采用旋转压...
徐坤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高温性能
文献传递
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及防治被引量:5
2005年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从浇筑时起,到设计强度止,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从设计、原材料、施工和养护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裂缝控制措施。
徐坤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温度控制
基于粘弹性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分析体系研究
张争奇曹东伟杨荣尚陶晶栗培龙杨博尚同羊台电仓李平钟科李华徐坤李洪华孙鸿伟王甲勇
该项目以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本质和胶浆理论为依据,认为粘弹性是沥青混合料设计分析的主线,胶浆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的决定因素,而矿料结构是混合料的骨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粘弹性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分析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将...
关键词: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路面材料
一种测量桥梁裂缝长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桥梁裂缝长度的装置,包括第一红外探头、第二红外探头、标尺、上工作平台、下工作平台、转轴,第一红外探头、第二红外探头安装在标尺上,并且均可沿标尺的刻度边滑动;标尺设置在上工作平台上,所述上工作平台通...
袁阳光李昊如刘焕举赵智勇武彦池张航郭雷杨正海唐龙龙徐坤
文献传递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排水装置,包括格栅盖板,所述格栅盖板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格栅盖板和第一过滤机构之间,以及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之间均通过多个引流带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加工生...
裴浩楠韩万水闫利成志辉于伟袁阳光刘焕举杨正海徐坤唐龙龙赵智勇韩鹤翔武彦池苏宁郭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