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于超声引导下的腹横筋膜阻滞时效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80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Ⅰ~Ⅱ级,拟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患者手术结束,送至苏醒室10 min 后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筋膜阻滞,同时给予吗啡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即右美托咪定组(Dex 组)和对照组(Con 组),每组90 例。Dex 组患者使用40 mL 含100 μg 右美托咪定的0.375%罗哌卡因行腹横筋膜阻滞,Con 组仅使用40 mL 0.375%罗哌卡因。观察指标为腹部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后第1 次按压吗啡自控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 h 吗啡使用总量,以及腹横筋膜阻滞后2 h 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Dex 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Con 组(P=0.032),作用持续时间则比Con 组显著延长(P=0.012);Dex 组术后第1 次按压吗啡自控镇痛泵的时间也显著迟于Con 组(P=0.008),术后48 h 吗啡使用总量明显减少(P=0.001)。Dex 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Con 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横筋膜阻滞;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比较,复合用药起效更快,维持感觉阻滞时间更久,且可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RG)中膜联蛋白A10(Anxa10)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在小鼠模型中进行验证。将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24只)、选择性神经损伤(SNI)模型组(SNI组,28只)、小干扰RNA(siRNA)+SNI模型组(siRNA+SNI组,8只)。Sham组小鼠暴露坐骨神经但不进行结扎和切断,SNI组小鼠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手术建立SNI模型,siRNA+SNI组小鼠鞘内注射siRNA 2 d后建立SNI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ham组小鼠DRG组织中Anxa10的分布;分别于造模前0 d和造模后3、7、14 d测定各组小鼠机械刺激缩足百分比(PMWF),采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DRG中Anxa10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R语言分析显示3个数据集中上调最显著的是Anxa10基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明Anxa10在DRG神经元中表达。与Sham组比较,SNI组小鼠造模后3、7 d 0.07 g Von Fray单纤丝PMWF较高(均P<0.05),造模后14 d 0.40 g Von Fray单纤丝PMWF较高(P<0.05)。与SNI组比较,siRNA+SNI组小鼠造模后3、14 d 0.07 g Von Fray单纤丝PMWF较低(均P<0.05);0.40 g Von Fray单纤丝各时点PMWF虽然出现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ham组比较,SNI组小鼠造模后7、14 d DRG组织中Anxa10表达水平较高(均P<0.05)。与SNI组比较,siRNA+SNI组小鼠造模后14 d DRG组织中Anxa10表达水平较低(P<0.05)。结论DRG中Anxa10可能通过神经元活化促进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目的·通过序贯分析法确定择期剖宫产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后90%产妇不发生低血压的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剂量。方法·根据偏倚钱币序贯法依次对4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前瞻性双盲序贯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胎儿娩出前维持产妇收缩压高于其基础值80%所使用的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剂量。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继发性高血压、补救性使用阿托品的发生率、补救性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等。使用Isotonic回归分析估计90%有效剂量(90%effective dose,ED_(90))及其95%CI。结果·腰硬联合麻醉后预防性静脉推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产妇血压的ED_(90)为[10.85(95%CI 9.20~11.67)]μg。产妇头晕、胸闷、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5%、7.5%和10.0%,补救性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率为5.0%;未出现呕吐、心动过缓、继发性高血压及补救性使用阿托品。所有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建议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单次静脉推注去甲肾上腺素11μg,以预防产妇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
目的观察微量吗啡术前鞘内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应用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用吗啡25、50及100μg加用0.5%布比卡因12 mg+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2 mL鞘内注射。评价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产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在正常范围。产妇均无呼吸抑制发生。25μg组与50μg组相比,术后4、8、12及16 h VAS评分显著增高,而术后20、24 h 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100μg组与50μg组相比,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而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率明显大于50μg组。结论 50μg和100μg吗啡剖宫产术前鞘内注射可以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其中50μg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