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斯俊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颗粒物
  • 5篇燃煤
  • 5篇燃烧
  • 3篇细微颗粒物
  • 2篇烟气
  • 2篇氧化汞
  • 2篇氧化钼
  • 2篇三氧化钼
  • 2篇脱汞
  • 2篇燃煤过程
  • 2篇脱硝
  • 2篇脱硝催化剂
  • 2篇铝硅酸盐
  • 2篇煤燃烧
  • 2篇混合燃烧
  • 2篇硅酸
  • 2篇硅酸盐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水平
  • 2篇氨酸

机构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作者

  • 11篇斯俊平
  • 10篇刘小伟
  • 9篇徐明厚
  • 5篇赵波
  • 5篇王超
  • 4篇吴望晨
  • 4篇王超
  • 2篇李冬
  • 2篇周子健
  • 2篇李冬
  • 2篇赵波
  • 1篇乔瑜
  • 1篇徐静颖
  • 1篇于敦喜
  • 1篇庞志强
  • 1篇张扬
  • 1篇徐义书
  • 1篇潘凤萍
  • 1篇陈华忠
  • 1篇熊超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热力发电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_2/CO_2燃烧方式下Na元素对煤焦物化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将低钠煤(H-煤)和高钠煤(Na-煤)分别在沉降炉中进行制焦实验,研究了钠对焦样的孔隙结构、碳微晶结构以及反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煤中钠含量增加后,在N2气氛下,非灰基质失重率V*会下降;而在CO2气氛下,V*却会升高。煤焦的碳化学有序度IG/IAll与V*具有关联性,在有Na的催化时,其与反应性的关联性被破坏。焦的反应性主要由焦的孔隙结构和焦中Na的含量来确定,在动力控制区,Na的催化作用是引起焦反应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
斯俊平刘小伟熊超乔瑜徐明厚
关键词:煤焦NA孔隙结构微晶结构反应性
一种协同脱汞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协同脱汞的脱硝催化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五氧化二钒,5%~10%的三氧化钼,其余成分为二氧化钛。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钛酸正四丁酯、无水乙醇、氨水、柠檬酸溶液混合并震荡得到含钛的溶胶;将偏钒氨酸、三氧...
刘小伟徐明厚赵波斯俊平王超周子健
文献传递
一种协同脱汞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协同脱汞的脱硝催化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五氧化二钒,5%~10%的三氧化钼,其余成分为二氧化钛。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钛酸正四丁酯、无水乙醇、氨水、柠檬酸溶液混合并震荡得到含钛的溶胶;将偏钒氨酸、三氧...
刘小伟徐明厚赵波斯俊平王超周子健
文献传递
燃煤过程中钠对焦特性及细颗粒物控制的影响
煤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中占主导地位,但其在燃烧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细颗粒物以及CO2。燃煤产生的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能够部分穿透除尘设备而逃逸到大气中去,进而伤害人体和环境;O2/C...
斯俊平
关键词:煤燃烧化学形态细颗粒物
燃煤PM_(2.5)炉内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煤燃烧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燃煤过程中PM2.5的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燃煤过程产生的PM2.5主要由超细模态颗粒物及中间模态颗粒物构成,其形成机理各有不同,炉内控制是一种有效抑制PM2.5生成的手段。对几种主要的炉内PM2.5控制方式,包括优化煤质及燃烧条件、炉内喷入高岭土或石灰石等添加剂以及混煤或煤与生物质、污泥混燃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控制PM2.5生成应综合考虑对炉内结渣粘污的影响,并尽可能实现PM2.5与痕量元素等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
徐静颖斯俊平刘小伟王超张扬于敦喜徐明厚
关键词:痕量元素
一种可用于减少燃煤细颗粒物PM2.5生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炉内减少燃煤细颗粒物PM<Sub>2.5</Sub>生成的方法,通过向煤中添加钠铝硅酸盐或钾铝硅酸盐可以有效控制燃煤过程中细微颗粒物的生成,进而可以减少燃煤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PM<Sub>2.5</S...
斯俊平刘小伟王超赵波吴望晨李冬徐明厚
文献传递
O_2/CO_2条件下燃煤颗粒物中As和Pb的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了大同烟煤的燃烧实验,燃烧气氛为O2/N2=21:79、O2/CO2=21:79和O_2/CO2=29:71,采用旋风分离器和DGI(承重撞击器)系统分别收集燃烧产生的粗灰及颗粒物,并应用ICP-MS测量其中As和Pb两种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O2/N2气氛,O2/CO2气氛会抑制颗粒物的生成,在O2/CO2燃烧气氛下,提高氧浓度将促进颗粒物的生成;O2/CO2气氛相较于O2/N2气氛,会提高颗粒物中As、Pb的浓度,特别是PM0.2-0.5;O2/CO2气氛下,提高氧气浓度将降低颗粒物中As、Pb的浓度,特别是PM0.2-0.5;所有燃烧工况下,As、Pb两种元素都大量富集于颗粒物之上,颗粒粒径越小,富集现象越明显,并在PM0.2-0.5处显著增强。
王超刘小伟吴望晨李冬赵波斯俊平徐明厚
关键词:燃料燃烧颗粒物ASPB
一种可用于减少燃煤细颗粒物PM2.5生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炉内减少燃煤细颗粒物PM<Sub>2.5</Sub>生成的方法,通过向煤中添加钠铝硅酸盐或钾铝硅酸盐可以有效控制燃煤过程中细微颗粒物的生成,进而可以减少燃煤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PM<Sub>2.5</S...
斯俊平刘小伟王超赵波吴望晨李冬徐明厚
文献传递
燃煤电厂锅炉中颗粒物在选择性催化还原、静电除尘器和烟气脱硫入口处的分布特性被引量:14
2014年
采用承重撞击器颗粒物采样系统在国内某燃煤电厂4#锅炉进行颗粒物采集,采样点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入口、静电除尘器(ESP)入口和烟气脱硫(FGD)入口。对采集的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特性和无机成分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SCR入口,ESP入口处PM0.2~10的量减少24.45%,但主要减少超微米颗粒物;该锅炉ESP的效率很高,对PM0.2~1.0、PM0.2~2.5和PM0.2~10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9.52%、99.64%和99.79%;S在各采样点浓度差异明显,Al、Si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亚微米颗粒物,Na、Ca浓度几乎不变;FGD入口,PM0.2~1.0中各无机元素的排放总量分别为:Na 0.03mg/m^3、Ca 0.19mg/m^3、Al 0.11mg/m^3、Si 0.26 mg/m^3和S 0.08mg/m^3。
潘凤萍陈华忠庞志强王超斯俊平刘小伟
关键词:颗粒物
富氧燃烧模拟烟气中SO_2和H_2O对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由于汞对CO2压缩设备的腐蚀,富氧条件下烟气中汞的控制标准要比传统空气条件下更为严格,文中从活性炭喷入技术入手,结合O2/CO2燃烧烟气成分,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型实验台架上研究了高浓度CO2、SO2和H2O对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结果表明,O2/CO2燃烧方式下,高浓度CO2对活性炭吸附汞并未造成影响,而高浓度SO2和H2O则极大地抑制了活性炭对汞的吸附,高浓度SO2对该商业活性炭吸附汞的抑制作用要比H2O强。并且O2和H2O的加入对低浓度SO2和高浓度SO2抑制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也不相同。
赵波刘小伟斯俊平王超李冬吴望晨徐明厚
关键词:O2SO2H2O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