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柯
- 作品数:44 被引量:24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永恒魅力被引量:7
- 2003年
- 详细讨论、分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提出了汤姆·索亚情结是《汤姆·索亚 历险记》的永恒魅力这一崭新观点。
- 曹山柯
- 关键词:艺术手法历史意义
- 后殖民主义在我国翻译学上的投影被引量:17
- 2001年
- 西方翻译术语的文化蕴涵逐渐被我国翻译界所接受 ,并与我国本土文化趋于融合 ,使得我国古老的玄学思想和“隐语游戏”的表达方式向西方直接、明了、清晰的表达方式让步 ,表现出一种消解我国传统翻译学中集体无意识的趋向。
- 曹山柯
- 关键词:翻译学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嬗变
- 《时震》中的时空错乱与两面神精神被引量:6
- 2003年
- 本文对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封笔小说《时震》的时空错乱和“两面神”手法进行了探讨 ,认为作者在小说中通过运用以上两种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 区鉷曹山柯
- 关键词:《时震》冯内古特后现代小说
- 后现代语境下的人性之耻——关于《耻》的生态解读
- 《耻》这部小说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隐喻,它通过主人公在后现代语境下的身份迷失来揭示人性之耻。永远隐蔽地敞开着的人性之耻在敞开自己的过程中与天真无邪的自然形成鲜明的对照,它乔装打扮,总是以"善"的面目出现,时刻欺骗着自己和周...
- 曹山柯
- 关键词:《耻》身份迷失
- 文献传递
- 必然性与必然性觉醒——从《序曲》看华兹华斯的思想历程被引量:1
- 2015年
- 国内学者提到华兹华斯时,总是把他与英国浪漫主义先驱诗人联系起来,但往往会忽视促使华兹华斯成为浪漫主义先驱诗人背后的重要因素,即他是如何从一个必然性论的信仰者转变成为一个必然性论的背叛者的。法国革命的基本理念使华兹华斯成为必然性论者,但法国革命当中的一些非理性的、充满暴力的骚乱现象又使华兹华斯最终放弃了必然性的信念,从而真正走进了与世无争的大自然。华兹华斯的这段思想历程在《序曲》里得以充分展现。
- 曹山柯
- 关键词:《序曲》必然性
- 试论中国古诗词的模糊性和可译性障碍被引量:13
- 2006年
- 本文讨论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时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讨论,本文认为,中国古诗词中的模糊性是把这些诗词翻译成英文时的最大障碍。
- 曹山柯黄霏嫣
-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
- 在困境中徘徊的孤独灵魂——《变形记》的生态伦理解读
- 本文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对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进行了分析、讨论和解读,认为: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蜕变成甲虫现象是一个深刻的隐喻,它在告诫人们:"人类中心主义"的泛滥和社会生态伦理道德的失衡使得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发生断...
- 曹山柯
- 关键词:《变形记》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
- 文献传递
- 《荒原》:一个生态失衡的荒漠世界被引量:7
- 2009年
- 虽然生态问题是《荒原》所阐述的重要主题之一,却长期以来受到批评家们的忽略。本文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对《荒原》里展现的一个生态失衡的荒漠世界进行探讨:1)隐藏在宗教意识里的生态失衡;2)生态失衡与人的异化;3)生态失衡与荒原的隐喻。本文认为:由于人类毫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结果导致了自然生态的失衡,并产生了社会生态失衡,使自己陷入"生存着的死亡"的悲苦境地。
- 曹山柯
- 关键词:生态失衡《荒原》
- “真”是一个难圆的梦
- 2002年
- 《荒原》讨论和描述的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伟大主题:生命和死亡,并把这两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突出了生命的真谛,因而它具有了震撼心灵的力量,给读者留下一种难以言说的崇高感。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深奥复杂,不但让哲学家们苦苦思索,也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巨匠。然而。
- 曹山柯
- 关键词:《荒原》文学巨匠崇高感奥维德诗歌选集
- 对峙背后的联姻——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被引量:3
- 2014年
-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是西方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的重要学术思潮,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结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发展而来,它们表面上看似对峙,但实质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里面,解构的萌芽已经出现;在后结构主义思想里面,结构主义的影子还没有消除。正像一块硬币的正反两面,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难舍难分,共同为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某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 曹山柯
- 关键词: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