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义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癫痫再次手术的探讨和启示 2008年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手术后无缓解或缓解一段时间后症状再次加重的原因以及再次手术的预后,为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法选择提供经验。方法对1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其中11例初次手术后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再次手术主要采用皮层电极监测下癫痫灶切除,对于功能区采用软膜下热灼或多处软膜下横切的方法。再次手术前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术中采用皮层脑电监测。术后口服抗癫痫药物至少1年。随访至少2年。结果9例患者二次手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4例患者完全缓解。结论再次手术前应结合脑电、影像学以及初次手术的病理结果进行严格筛选,术中对癫痫灶进行彻底处理。 邢亚洲 雷町 张召 曾义军关键词:再手术 颅脑损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型和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参数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脑外伤后24 h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于伤后1、3、7、14 d采血测定Plt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并同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Plt、MPV和PDW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伤后1、3、7 d Plt计数分别为(106.21±36.31)、(102.76±35.23)、(108.37±31.32)×109/L,较对照组[(210.41±68.56)×109/L]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伤后1、3、7 d MPV分别为(12.34±1.34)、(11.21±1.52)、(10.78±1.36)fL,PDW分别为(15.78±1.26)、(17.67±1.16)、(16.72±1.21)fL,均较对照组[MPV:(8.24±1.76)fL,PDW:(12.86±1.42)fL]明显升高(P<0.05);伤后14 d Plt、MPV和PDW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8分组伤后1 d Plt计数为(96.85±36.52)×109/L,明显低于GCS>8分组[(123.85±35.78)×109/L],而GCS≤8分组MPV为(12.14±1.32)fL,PDW为(18.63±1.21)fL,均明显高于GCS>8分组[MPV:(9.78±1.34)fL,PDW:(16.72±1.34)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1天Plt与随访6个月GOS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5)。结论中型和重型颅脑损伤后Plt计数明显降低,MPV和PDW值明显升高,且与伤情及预后有关。Plt及其参数的检测有助于对伤情、预后的判断。 淡冰 曾令春 彭宗清 郑锋 易勇 曾义军 余水 王强平 杜德明关键词:颅脑损伤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KARs亚单位和在人难治性颞叶癫痫和恒河猴癫痫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难治性癫痫是指经过三种及以上一线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两年以上,每月仍发作至少2次以上的癫痫.其中,颞叶内侧型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ILE)是难治性癫痫的最常见类型.近年在... 雷町 陈兢 曾义军 张恒 方嫒轻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计数等参数与边缘带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等参数与边缘带梗死的关系。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纳入轻型颅脑损伤患者147例。分别记录年龄、多发伤、低血压、低血小板、血管狭窄以及在入院后14 d是否出现边缘带脑梗死。使用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探索边缘带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回归模型的评估价值。结果:年龄>60岁、低血压及低血小板是边缘带梗死的影响因素,但无独立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外伤后边缘带梗死有诊断价值。结论:轻型颅脑外伤后边缘带梗死可能与低血压、低血小板有关。 余水 曾令春 彭宗清 淡冰 曾义军关键词:颅脑损伤 血小板 低血压 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参数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PLT)参数与外伤性脑梗死(T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符合纳入除标准的颅脑损伤患者191例。将伤后14 d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划入观察组,余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第24、48小时,第3、7、14天,采集肘静脉血对PLT计数、PLT平均体积(MPV)、PLT体积分布宽度(PDW);伤后24 h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6个月随访行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分别分析脑梗死与上述PLT参数的关系、PLT参数与颅脑损伤病情轻重的关系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LT计数降低、MPV升高、PDW升高;观察组患者GCS/GOS与PLT计数呈正相关,与MPV、PDW呈负相关。结论 PLT计数、MPV、PDW均与TCI有关,三者中PLT最具临床意义。PLT计数越低、MPV和PDW越高,脑梗死可能性越大,颅脑损伤可能越严重,预后可能越差。 淡冰 余水 曾令春 彭宗清 曾义军 杜德明 郑锋 王强平关键词:颅脑损伤 血小板 预后 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对92例TSAH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腰椎穿刺加腰大池置管脑脊液(CSF)引流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45例,轻残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轻残17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生存1例,死亡l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TSAH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及材料易得等优点,便于临床开展。 淡冰 易勇 曾义军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置管引流 疗效观察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26例颅脑损伤病人(伴有复合伤除外)的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CT扫描结果确定有无TSAH,并分为有TSAH组和无SAH组,探讨TSAH与不同年龄、性别、致伤原因、GCS评分、CT评分、合并原发性脑损伤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47例发生TSAH(45.09%)。随着年龄的增加,TSAH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组20岁以下和20~60岁的发生率分别为17%和66.6%;致伤原因中以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多见,分别为66.6%和14.2%。TSAH常合并的脑损伤是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48.7%和42.9%);随着病情的加重,TSAH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预后越差。结论:TSAH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常见。伤情越重,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淡冰 易勇 曾义军关键词:颅脑损伤 预后 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与MRI影像表现的有序回归模型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与MRI影像学特征参数的有序回归模型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星形细胞瘤患者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排出标准的星形细胞瘤患者共163例,使用χ2检验(蒙特卡罗法)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其8项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将筛选出与病理分级有关的MRI特征参数纳入有序回归模型并分析,最终建立有序回归模型并使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MRI增强情况和水肿程度与病理分级关系最密切;建立的有序回归模型预测准确性为73.56%。结论:有序回归模型对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和MRI影像学表现的研究有意义,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彭宗清 余水 曾令春 曾义军 王强平 杜德明 李自强 淡冰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利用Stata编写ADO命令实现多样本多重比较的Nemenyi检验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利用Stata编写nemenyi.ado命令文件,从而实现Stata统计软件的非参数两两比较。方法利用Stata自带的do文件编辑器编写nemenyi.ado命令文件,根据已有文献实例进行演算说明使用方法。结果利用nemenyi.ado命令文件对实例数据分析,所得结果准确。结论本文所提供的ado命令文件与Stata统计软件的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结合使用,可协助科研工作者进行类似数据分析。 余水 淡冰 曾令春 曾义军 王强平 彭宗清关键词:STATA 腰池持续引流与腰穿释放脑脊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比较腰池持续引流(LCD)与腰穿释放脑脊液(LP)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比较LCD与LP治疗tSAH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进行分析,合计1488例tSAH患者。Meta分析显示,LCD组远期疗效明显高于LP组[RR=1.38,95%CI(1.22,1.56)];LCD组治疗及随访期末脑积水发生率[RR=0.29,95%CI(0.19,0.45)]、死亡率[RR=0.33,95%CI(0.20,0.54)]明显低于LP组,但颅内感染率明显高于LP组[RR=9.77,95%CI(1.27,74.93)]。结论腰池持续引流治疗tSAH疗效优于腰穿释放脑脊液,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运用,但发生颅内感染风险明显增高,临床应用中应作相应防范。同时因存在纳入研究总体质量不高等易致偏倚的因素,影响论证真实性,期待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王强平 曾令春 曾义军 余水 淡冰 彭宗清关键词:腰大池 持续引流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