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浩猛

作品数:22 被引量:28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卒中
  • 5篇短暂性
  • 5篇短暂性脑缺血
  • 5篇短暂性脑缺血...
  • 5篇血症
  • 5篇同型半胱氨酸
  • 5篇缺血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脑缺血
  • 5篇脑缺血发作
  • 5篇梗死
  • 5篇氨酸
  • 5篇半胱氨酸
  • 4篇酸血症
  • 4篇脑卒中
  • 4篇康复
  • 3篇动脉系统
  • 3篇预后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21篇朱浩猛
  • 10篇杜会山
  • 10篇张伟东
  • 7篇谈晓牧
  • 7篇魏建朝
  • 7篇耿晓坤
  • 5篇孟繁花
  • 4篇姚兴祺
  • 4篇张伟东
  • 3篇刘建国
  • 3篇程哲
  • 2篇申珊
  • 2篇王雪梅
  • 2篇刘怀翔
  • 2篇韩芳
  • 2篇王雪梅
  • 2篇耿赤子
  • 1篇张瑞华
  • 1篇彭如臣
  • 1篇姚剑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首都医药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二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1
2013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脑血栓(CE)的临床疗效,以更好的指导脑血栓的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1年4月收入院的8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卧床休息,调压,溶栓等治疗稳定病情,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口服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9个月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9月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综合以上指标判断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在6个月后IMT厚度减少,而对照组厚度增加;治疗9个月后,患者TC、LDL-C、TG均降低,HDL-C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疗效,还能降低血脂,不失为治疗脑血栓的一种良好药物,建议各医院推广使用。
吴成思申珊朱浩猛
关键词:辛伐他汀脑血栓临床疗效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及死亡预后影响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前瞻性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ieinemia,Hhcy)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患者再发及死亡事件发生的影响,为进一步综合干预IS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45例随访5年的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根据Hcy水平再划分为Hhcy组和非Hhcy组,追踪观察两组患者IS再发及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另选取52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Hhcy组与非Hhcy组患者5年脑梗死再发率分别为41.05%和20.00%(P<0.01);TIA发生率分别为11.58%和4.67%(P<0.05);IS(包括脑梗死及TIA)事件再发率分别为52.63%和24.67%(P<0.01);多次再发患者比例分别为1 3.68%和5.33%(P<0.05);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63%和3.3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升高是再发IS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171:95%CI:1.118~1.227;P<0.01)。结论 Hhcy与IS再发、死亡密切相关。
谈晓牧刘建国耿晓坤朱浩猛孟繁花张伟东魏建朝杜会山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访
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对判断卒中患者再发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前瞻性观察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对缺血性卒中(IS)再发及死亡事件发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对IS综合干预提供有用情报。方法检测245例IS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并在5年内追踪观察患者IS再发及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T/T纯合型IS再发率显著高于C/T杂合型和C/C野生型(P<0.05),C/T杂合型高于C/C野生型,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基因型之间随访脑梗死再发率、TIA再发率、多次再发患者比例、及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均为T/T纯合型高于C/T杂合型,后者高于C/C野生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升高是再发IS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171,95%CI:1.118~1.227,P<0.01),而MTHFR基因C677T突变未进入回归模型。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与IS再发密切相关,MTHFR基因C677T突变导致血浆Hcy水平升高,是再发IS遗传易感因素。
谈晓牧刘建国刘怀翔耿晓坤朱浩猛孟繁花张伟东魏建朝杜会山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基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访
无典型症状桥脑梗死误诊原因辨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典型症状桥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头颅MRI检查确诊但首诊误诊的42例桥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均无桥脑梗死典型的交叉性瘫痪,其中34例入院误诊为大脑半球梗死,8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2 h内查头颅MRI均检出CT未检出的桥脑梗死灶,确诊为桥脑梗死,予活血、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无典型症状的桥脑梗死临床较易误诊,早期行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朱浩猛程哲
关键词:桥脑梗死误诊大脑半球梗死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而为动脉硬化及TIA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19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患者责任血管状况进行评价,并以对照组Hcy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hcy组和非Hhcy组进行研究。结果Hhcy组患者责任血管病变较非Hhcy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Hhcy是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优势比为4.707(95%CI:1.992-11.123)。结论Hhcy与TIA患者责任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孟繁花王雪梅耿晓坤朱浩猛谈晓牧张伟东魏建朝杜会山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抗动脉硬化效果的随访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行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TAS)后抗动脉硬化的远期效果。方法:39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均采用自膨式支架经股动脉入路行PTAS,治疗过程中均使用保护伞,术后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PTAS术后再狭窄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血管狭窄率为82.02%,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0.13%,较术前明显下降,其中24例脑梗死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8±3.16,治疗后为5.42±2.7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为21.79±3.05,治疗后为22.63±2.5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未再发作。平均随访21个月,再发脑供血不足3例,TIA 2例,脑梗死1例;6例均存在治疗依从性差、危险因素控制不理想情况,其余患者治疗依从性好,无卒中症状再发,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支架部位血管通畅良好,未出现血管再狭窄。结论:PTAS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微创、有效的方法,术中使用保护伞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提高治疗效果。
谈晓牧耿晓坤朱浩猛魏建朝杜会山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随访研究
醒脑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2007年
朱浩猛
关键词: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醒脑静注射液有效率椎动脉
黛力新对青年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青年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神经功能康复及心理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黛力新抗抑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对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经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黛力新治疗青年卒中后抑郁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朱浩猛程哲张伟东杜会山
关键词:青年黛力新神经功能康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检查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选择TIA患者30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行DSA检查60例中48例(80%)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即狭窄程度≥50%的有30例(50%)。结论: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朱浩猛张伟东杜会山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粥样硬化斑块病因
帕罗西汀并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康复治疗方法对卒中偏瘫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123例大脑半球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A组)、帕罗西汀+康复治疗组(B组)及对照组(C组)。A组在常规卒中治疗同时加用帕罗西汀口服,B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康复干预,C组仅给与常规卒中治疗,对3组患者抑郁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定期观察。结果治疗前3组间HAMD、FMA、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周、4周后,A组和B组各项评分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8周后A组和B组各项评分仍均优于对照组,且B组各项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帕罗西汀配合康复训练比单独应用帕罗西汀更加有效。
张伟东谈晓牧朱浩猛姚兴祺耿晓坤
关键词:卒中康复抑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