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冰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北京医学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医学植入体
  • 1篇用药预防
  • 1篇植入
  • 1篇植入体
  • 1篇栓塞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体外冲击波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E
  • 1篇利伐沙班
  • 1篇静脉血
  • 1篇静脉血栓

机构

  • 2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李冰
  • 2篇焦兆德
  • 2篇孙英华
  • 1篇陈连旭
  • 1篇王莉
  • 1篇王复超
  • 1篇任金亭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全髋关节置换前后联合用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抗凝药物方案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但仍存在一定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能否采用置换前后联合用药方案,既不增加出血风险又能更好地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目的:比较置换前维生素E联合置换后利伐沙班与仅置换后利伐沙班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等4所医院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656例,随机分试验组(n=1830)和对照组(n=1826),前者置换前给予维生素E联合置换后给予利伐沙班,后者置换前给予安慰剂联合置换后给予利伐沙班。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低(P<0.01),而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二者接近(P>0.05)。说明置换前维生素E联合置换后利伐沙班比仅置换后利伐沙班可更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且并未额外增加出血风险。
孙英华任金亭王莉王复超李冰焦兆德
关键词:维生素E利伐沙班全髋关节置换静脉血栓栓塞医学植入体
体外冲击波联合扩髓骨泥回植对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扩髓骨泥回植对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SW组、扩髓骨泥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例。ESW组丢弃扩髓骨泥,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ldd开始行ESW治疗,扩髓骨泥组则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将扩髓骨泥回植于骨折断端,联合治疗组在扩髓骨泥回植基础上辅以ESW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第4、8、12和16周,采用x线对3组患者的骨痂及骨折线愈合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术后第4周,联合治疗组、扩髓骨泥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1.55±0.52)分和(1.25±1.03)分、(1.50±0.71)分和(1.20±1.01)分],显著高于ESW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1.11±0.32)分和(0.21±0.63)分,P〈0.05];术后第8周,联合治疗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增高至[(3.01±0.22)分和(4.00±1.46)分,P〈0.05],显著高于ESW组和扩髓骨泥组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2.01±0.67)分和(2.03±1.33)分、(2.10±0.57)分和(2.40±1.14)分,P〈O.05];术后第12和16周,ESW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3.99±0.67)分和(5.81±1.33)分、(4.85±0.57)分和(8.50±1.03)分],扩髓骨泥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3.10±0.63)分和(3.51±1.26)分、(4.05±0.63)分和(6.30±1.26)分],联合治疗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4.95±0.24)分和(8.02±1.48)分、(5.75±0.24)分和(10.90±1.05)分],3组患者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均较前逐渐增高(P〈0.05),同时间点比较后发现,联合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ESW组和扩髓骨泥组,且ESW组评分高于扩髓骨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6周,ESW组、扩髓骨泥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0%、50.0%和
孙英华陈连旭李冰焦兆德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髓内钉股骨骨折骨不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