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元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诗歌
  • 4篇当代诗
  • 4篇当代诗歌
  • 1篇当代诗人
  • 1篇形式本体
  • 1篇意象
  • 1篇隐忍
  • 1篇语言
  • 1篇中国意象
  • 1篇诗歌风格
  • 1篇诗歌话语
  • 1篇诗歌题材
  • 1篇诗歌语言
  • 1篇诗人
  • 1篇诗性
  • 1篇诗性语言
  • 1篇诗意
  • 1篇题材
  • 1篇漂移
  • 1篇西南联大

机构

  • 7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李志元
  • 1篇罗小凤
  • 1篇陈敢
  • 1篇董迎春
  • 1篇谭五昌
  • 1篇陈祖君
  • 1篇杨攀攀

传媒

  • 3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扬子江(诗刊...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沈苇:自觉扩张诗之疆域的当代诗人
2012年
时间:2012年8月31日地点:广西南宁谭五昌:在我本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诗歌阅读印象和评价体系中,沈苇称得上是一位近一二十年来为数不多的非常优秀的当代诗人。虽然沈苇本人好像从来没有处于被诗坛舆论关注的焦点位置,换言之,他在当代诗坛几乎从未"火爆"与"走红",在很多时候,沈苇甚至处于某种"湮没无闻"的边缘状态。人们只是在言谈中提及新疆这个地方的诗人与诗歌写作状态时。
谭五昌陈祖君陈敢李志元罗小凤董迎春
关键词:诗歌题材丰富性细君公主当代诗歌
“隐忍”的诗——西南联大时期穆旦诗歌风格的形成及其原因浅析
2016年
穆旦是我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之一。进入西南联大后,他的诗歌风格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文本细读西南联大时期穆旦的诗歌,用文学外部研究的方法来探究穆旦诗风转变的原因,发现社会现状、西南联大教学环境、学习氛围以及外国现代派、浪漫派诗歌的影响是促成西南联大时期穆旦诗歌风格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
古桦李志元
关键词:西南联大隐忍现代派
当代诗歌发展进程论略
2008年
中国当代诗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76年的集体化写作阶段,1976年到1989年的群体化写作阶段,1989年至今的个体化写作阶段。每一阶段的诗歌写作在题材、主题和表达形态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特征。当代诗歌的发展进程表明,诗歌写作不仅可以见证时代的精神状况,而且可以有效地参与时代的精神建构,其历史演变既受制于具体的文化语境,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与诗歌话语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
李志元
关键词:当代诗歌
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的读者和民歌形式问题被引量:1
2007年
在1949年至1976年的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颂歌建构起了自身独特的传播消费方式和文本形式。工农兵群众作为意识形态的中介,介入并主导着诗歌的生产、传播、阅读和批评等各个话语实践环节,内在地规约了民歌形式的制度化进程。工农兵诗歌及其民歌形式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创新现代文化体制和追求现代文化的民族化发展道路这两个向度的战略考量,同时也为当前诗歌重建中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李志元杨攀攀
关键词:当代诗歌
诗歌语言形式本体论辨误被引量:1
2013年
现代汉语诗歌在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累积了种种问题,其中诗歌观念方面存在的认识论误区主要表现为语言形式本体论的偏执。引入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方法对话语、诗歌话语、诗性语言等概念进行辨误式的厘清,有助于我们认识语言形式本体论的偏执所在。
李志元
关键词:诗歌形式本体话语诗歌话语诗性语言
当代诗歌:漂移中的修复——兼论张德明诗歌的“万难诗意”
2004年
当代诗歌的写作资源经过几次调整之后开始转向形而下的当代生活。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 ,当代诗意逐渐呈现出困难或者说万难性质。就是说 ,当代诗人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讹诈下寻找到了见证当代生活的方式和勇气 ,并创造出一种妥协的、让利性质的“诗意”。此外 ,当代诗歌美学特征的转向还来源于诗人对口语叙事能力的把握和处理。而张德明的诗歌写作 ,正是对当代生活“万难诗意”的认同与表达。其作品展示了细碎而怪异、驳杂而丰富的当代个性经验和体验 ,风格上则体现出冷硬、幽暗、反讽等等后现代特征。张德明用自己的写作表明了当代诗歌可能具有的难度和限度。
李志元
关键词:当代诗歌后现代
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以《西贡河上的诗叶》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2017年
2006年出版的《西贡河上的诗叶》继续保持了与中国文学传统的血缘关联,其较为醒目地体现为越华诗人对中国意象的广泛使用与匠心营造。越南华文现代诗的中国意象,主要集中在文化中国意象、山水中国意象和美学中国意象这三个方面。对这些意象进行归类分析,既可以观察到越华现代诗的独特风貌和艺术水准,也可以进一步揭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对越华现代诗的影响状况。
李志元
关键词:中国意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