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攀攀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许地山
  • 2篇宗教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职业
  • 1篇代文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歌
  • 1篇当代文学
  • 1篇许地山小说
  • 1篇学生职业规划
  • 1篇医学生
  • 1篇医学院校
  • 1篇院校
  • 1篇拯救
  • 1篇生涯
  • 1篇生涯规划
  • 1篇生涯规划指导
  • 1篇诗歌

机构

  • 3篇广西师范学院
  • 3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杨攀攀
  • 1篇李志元
  • 1篇潘涛
  • 1篇梁晶晶
  • 1篇麻武成
  • 1篇蔡佳佳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拯救与文学——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许地山在五四新文学发展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着为人生的理想,借助宗教救苦救难的羽翼,使其成为五四时期比较另类的作家。他的小说有很大一部分是抒写女性苦难的,本文便是以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视角,从中探讨其艺术观和人生观。
杨攀攀梁晶晶
关键词:许地山宗教拯救女性形象
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的读者和民歌形式问题被引量:1
2007年
在1949年至1976年的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颂歌建构起了自身独特的传播消费方式和文本形式。工农兵群众作为意识形态的中介,介入并主导着诗歌的生产、传播、阅读和批评等各个话语实践环节,内在地规约了民歌形式的制度化进程。工农兵诗歌及其民歌形式的试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创新现代文化体制和追求现代文化的民族化发展道路这两个向度的战略考量,同时也为当前诗歌重建中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李志元杨攀攀
关键词:当代诗歌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悖论色彩
2011年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奇特的作家,许地山的小说表现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悖论色彩。在思想文化倾向方面,许地山因其个人的宗教因缘而形成了杂糅的宗教哲学观,佛、耶、道精神的冲突,使其小说显示出了强大的张力与悖论的意味。受此影响,"出世"与"入世"成为了许地山小说创作的一个重大命题,这在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身上,既表现为"生本不乐"与积极进取两种矛盾的人生态度,又表现为同时具有的"圣女"和"贞女"的悖论品格。总的说来,许地山的小说创作有着宗教的世俗化和世俗的宗教化双重意味。探析其小说创作的悖论色彩,可以使我们加深对现代小说丰富性的体认。
杨攀攀
关键词:许地山小说宗教悖论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初探——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
2011年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两者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行了初步探讨。
杨攀攀潘涛
关键词:生涯规划
当代文学形式拓展之新途径——从《不能说的秘密》说开去
2008年
《不能说的秘密》首映获得成功,成功原因大家各执一词。巨额的门票收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观众团体(这个观众团体类似于姚斯接受美学中所提到的读者)。运用接受美学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影片做一些浅显的探讨,并且从读者期待视野、期待重构和召唤结构三个方面解读剧本的成功之处,进一步初探当代文学形式拓展的新途径。
杨攀攀麻武成
关键词:接受美学当代文学
医学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被引量:2
2016年
大学在规划个人职业理想时,务必要结合国家大局,以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为发展目标,以国家利益和国家需要为导向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1]。笔者将2015年《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以桂林医学院为例》进行整理,分析职业规划、个人情商、学校教学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对医学生的综合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杨攀攀蔡佳佳
关键词:医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