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芬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系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毒素
  • 1篇对虾
  • 1篇对虾暴发性流...
  • 1篇细菌
  • 1篇虾病
  • 1篇检测法
  • 1篇光合细菌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河豚
  • 1篇河豚毒素
  • 1篇暴发性流行病
  • 1篇TTX

机构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青岛医学院

作者

  • 3篇李秋芬
  • 3篇徐怀恕
  • 1篇许兵
  • 1篇纪伟尚
  • 1篇叶军
  • 1篇石杰
  • 1篇刘嘉蓉

传媒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关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一些看法
1994年
1993年全国沿海各省都发生了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我们认为这次虾病的大暴发是现行养殖模式的必然结果。类似的虾病流行1988年发生在台湾地区,前几年已经在广东、福建出现,1993年在全国沿海各省暴发。 现行养殖模式的缺点在于养殖面积过大,特别是集中在海湾地区,超过了海域的自净能力。单位水体养殖密度太大。
徐怀恕纪伟尚叶军李秋芬杨学宋邱维福马建康
关键词: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虾病
河豚毒素(TTX)及其微生物起源被引量:44
1994年
河豚毒素(TTX)是一种强毒性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最初是从豚科鱼(Tetrodontidae)中发现.故1909年被Tahara命名为Tetrodotoxin(TTX).本文介绍了TTX的化学特性、毒性作用机制、药理作用、检测方法、在不同生物种中的分布、能产生TTX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TTX 微生物起源学说的国内外最近研究报道.并提出了TTX微生物起源学说的应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李秋芬徐怀恕
关键词:河豚毒素检测法海洋生物
海洋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用红色硫细菌培养基从青岛沿海潮间带海泥中分离出8株光合细菌,经鉴定菌株HD_1属最小着色菌(Chromatium minutissimum),HD_2、HD_4为细着色菌(Chromatium gracile);菌株SL_1、SL_1x、PL_1和PL_2为嗜酸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acidophila),菌株HCx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分离菌株均具运动性,不需生长因子。菌株HD_1、HD_2和HD_4在厌氧光照条件下利用硫化物,且在细胞内贮存硫粒。菌株HD_1、HD_2的最适盐度为4.0%,最适pH为7.0,8.0。当培养基中硫化物含量为0.01—0.04%时,菌株HD_1、HD_4生长良好。菌株PL_2在初始pH为6时生长最好。酵母膏对菌株HCx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许兵李秋芬刘嘉蓉徐怀恕石杰
关键词:光合细菌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