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金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利用西余铁路开行城轨列车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西余铁路沿线城市发展建设、客流需求和既有铁路条件等要素的分析,研究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铁路产权归属、接轨条件和沿线建设重点区域等,提出尽快利用既有西余铁路开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初步设想和建议,为西安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思路。
- 杨学金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 基于VR的单轨高架区间疏散救援试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R的单轨高架区间疏散救援试验系统。单轨救援疏散方案实地演练成本高、风险不可控,无法覆盖广大乘客群体。本发明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复现了跨座式单轨在高架区间遇险的紧急情况,考虑人群疏散特征对紧急情况下单轨...
- 李团社陈柏坤雷振国沈增涛赵阳高志宏李文博杨学金吕昌明姜磊李瑞杰陈富安周虎利张浩
- 西安火车站至大雁塔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结合西安市城市人口、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发展情况,通过对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设特征、要素和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在西安市南北轴线火车站至大雁塔的主干路实施快速公交系统的具体构想,并根据沿线规划、客流等分布情况,阐述了布设路线的技术条件及车站分布情况。
- 杨学金
- 关键词:大雁塔快速公交系统
- 具备三向互联互通及双向独立折返运营功能的市域郊铁路配线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三向互联互通及双向独立折返运营功能的市域郊铁路配线系统。现有轨道交通网络规模逐步扩大,难以实现最优配置。本发明上、下行站台间设置上、下行正线,上行正线左侧衔接线路1上行正线、右侧衔接线路2上行正线,下行正...
- 周宏昌强士盎杨学金李谈王学贵沈增涛姜磊李瑞杰赵阳吕昌明王辰宇安珂
- 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市域(郊)铁路速度目标值方案研究--以重庆市域(郊)铁路大足线为例
- 2024年
- 市域(郊)铁路是弥补城市轨道交通覆盖不足,满足外围组团与主城区核心区域快速联系,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轨道交通线路。其速度目标值的合理选择不仅要满足线路的功能定位和运营需求,同时也是确定工程规模、车辆选型、线路条件以及工程投资的基础。为研究市域(郊)铁路速度目标值方案的比选方法,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结合市域(郊)铁路发展趋势,以重庆市域(郊)铁路大足线为例,在分析大足线功能定位及时间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从满足时间目标以及缩短城市空间时空距离两个目标出发,对120,140 km/h以及160 km/h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结合客流特征,通过对不同速度目标值情况下时间目标的适应性、站间距的匹配性、节时效果、达速比、土建工程投资以及运营成本等指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本线采用速度较高的16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能够较好地满足时间目标值需求,为长大距离出行的乘客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 杨学金
- 关键词:速度目标值综合比选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人性化设计被引量:3
- 2016年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是重庆市快速轨道线网规划中的骨干线,在整个线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文章基于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中采用的TBM施工技术、跨江大桥公轨合建模式、同站台换乘、绿色节能设计、环保设计、既有空间利用以及人文装修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进行分析论述,拓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人性化设计的思路,以期为后续同类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 杨学金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人性化
- 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辆段选址及出入段线接轨方案研究
- 2011年
- 对西安地铁一号线后围寨车辆段的选址,提出了位于陇海铁路南侧和北侧两个方案进行比选,经分析推荐采用陇海铁路南侧方案,并以此车辆段为例,结合车辆段和出人段线设计原则进行方案优缺点分析,通过详细分析提出合理的接轨方案.
- 杨学金
- 关键词:车辆段
- 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车站换乘方式研究
- 2011年
- 以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为例,论述了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各条线路与六号线之间所涉及的各种换乘关系,并分析了各换乘车站的优缺点.
- 杨学金
- 关键词:换乘方式
- 一种适用于市域铁路与有轨电车混行的车站布置形式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市域铁路与有轨电车混行的车站布置形式。现有市域铁路与有轨电车混行的线路,在车站停车时,存在站台缝隙过大影响上下车安全及站台高度不同造成上下车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线的方式,在站台一侧设...
- 李团社郑昊迪王得元赵阳沈增涛雷振国高志宏李文博周虎利姜磊王雪鑫陈富安杨学金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线路设计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具有超长线路、支线接轨、线路设计限制条件多,以及小半径曲线多、桥隧结合、公轨合建桥梁、局部线路上下变位重叠、深埋长大隧道、诸多区间高差大、纵坡大,车站埋深大及换乘站形式多样等设计特点,逐一分析这些特点带来的设计难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难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 杨学金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