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磊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枢椎
  • 3篇内固定
  • 3篇后路
  • 3篇畸形
  • 3篇脊柱
  • 3篇脊柱畸形
  • 2篇肉瘤
  • 2篇三维重建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功能
  • 2篇手术
  • 2篇前路
  • 2篇环状
  • 2篇脊柱矫形
  • 2篇矫形
  • 2篇骨肉瘤
  • 1篇钉棒系统
  • 1篇有限元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软骨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作者

  • 9篇杨庆磊
  • 5篇尹庆水
  • 4篇夏虹
  • 3篇马向阳
  • 2篇赵卫东
  • 2篇石林
  • 2篇杨进城
  • 1篇吴增晖
  • 1篇黄金龙
  • 1篇石亮
  • 1篇李知玻
  • 1篇刘雅普
  • 1篇章凯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第Ⅲ代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三维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比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固定系统(TARP)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具新鲜上颈椎尸体标本(C0-3),随机分为正常组、TARP组、后路钉棒组。每组标本均利用美国魔神运动分析技术公司步态分析系统(Motion Analysis,co.6Eagle系统)测量屈伸、侧屈、旋转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RO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路TARP钢板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组在屈伸、侧屈、旋转各个方向上与完整标本差异显著。前路TARP钢板组与后路椎弓根钉棒组在屈伸、侧屈、旋转各个方向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前路TARP固定系统具有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相当的三维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前路TARP系统可作为寰枢椎可靠内固定的选择方法之一。
石林夏虹赵卫东刘雅普杨庆磊尹庆水
关键词:寰枢椎前路后路内固定生物力学
环状RNA hsa_circ_0001017在骨肉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
骨肉瘤多发于青少年,致残和病死率高,预后差。随着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环状RNA成为肿瘤研究中的热点,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找到可用于骨肉瘤的诊断及治疗靶点的环状RNA临床意义重大。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分...
杨庆磊
关键词:骨肉瘤生物学功能
前路TARP系统与后路钉棒系统对枢椎下拉力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前路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系统与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对枢椎的下拉力量。方法取6具新鲜上颈椎尸体标本,分别将TARP钢板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于寰枢椎上,模拟手术撑开复位过程,在前后路分别加载相同撑开负荷(60、80、100N),测试两套系统在加载撑开负荷过程中对枢椎的下拉分离力及寰枢椎间分离的位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施加60、80、100N撑开负荷时TARP组对枢椎产生的下拉力分别为26.11±2.08、36.08±2.40、45.01±2.26N,而后路钉棒组分别为22.09±1.45、29.77±2.36、40.80±3.41N,TARP组寰枢椎间分离位移分别为0.87±0.07、1.07±0.07、1.14±0.06mm,而后路钉棒组分别为0.82±0.07、1.01±0.08、1.06±0.0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RP系统对枢椎产生的下拉力及寰枢椎间分离的位移均大于后路钉棒系统,提示前路TARP系统可作为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一种较好的选择方案。
夏虹石林赵卫东石亮杨庆磊尹庆水
关键词:枢椎内固定器
环状circRNA Hsacirc0001017在骨肉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
背景骨肉瘤多发于青少年,致残和病死率高,预后差。随着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环状RNA成为肿瘤研究中的热点,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找到可用于骨肉瘤的诊断及治疗靶点的环状RNA临床意义重大。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骨肉...
杨庆磊
关键词:骨肉瘤
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复杂脊柱矫形手术的初步研究
研究背景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与应用,从各个方面丰富了当前的医学诊疗手段,改变了医学诊疗模式。特别是在骨科领域,基于骨骼系统及骨科手术的特殊性...
杨庆磊
关键词:后路截骨体感诱发电位三维重建
文献传递
重度脊柱畸形后路截骨术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三维矫形理论和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发展,重度脊柱畸形后路截骨术在临床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该技术具有矫形效果好、减压充分等优点,但也存在缺乏标准化及个性化治疗策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该文综述后路截骨技术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术前检查及评估,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矫形效果,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等。
杨庆磊尹庆水马向阳杨进城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镁合金JeRP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镁合金及钛合金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RP)内固定系统对于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固定效果和应力分布。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寰椎的空间结构信息,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JeRP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椎前弓双骨折三维实体模型,利用Ansys软件模拟寰椎生理载荷中立位、屈伸、侧弯及旋转运动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镁合金及钛合金JeRP系统内固定后的应力分布,计算骨折端的移位和内固定材料的形变量分析内固定效果。结果 (1)所建JeRP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椎前弓双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好,应力分布合理。(2)JeRP系统内固定术后,在所有运动状态下,内固定系统主要应力均集中在JeRP钢板的中部及螺钉根部。屈伸运动时螺钉尖部以及侧弯运动时同侧螺钉中部亦承受较大应力。(3)生理载荷下,两种材料JeRP系统的钢板及螺钉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内固定材料的形变量及骨折端的位移均非常小,骨折端均存在一定应力,但镁合金组大于钛合金组。结论两种材料JeRP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椎前弓双骨折时均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及良好的内固定效果,但理论上镁合金组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优于钛合金组。
杨庆磊尹庆水黄金龙马向阳夏虹
关键词:镁合金有限元
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模拟脊柱矫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使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重建CT数据并模拟脊柱矫形对临床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脊柱畸形病例共62例,分为模拟手术组31例及非模拟手术组31例。所有病例术前行T1~S1脊柱多层螺旋CT扫描,模拟手术组病例获取CT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进行脊柱及周围软组织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并模拟手术操作。非模拟手术组术前不进行上述操作。术后通过X线检查及CT钉道扫描比较两组矫形效果及椎弓根螺钉位置,并随访10~28个月。[结果]应用Mimics软件平台可以清晰地重建脊柱及周围重要软组织,术前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模拟手术操作。两组病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见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并发症,模拟手术组置钉418枚,成功率为97.1%,非模拟手术组置钉451枚,成功率9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Cobb角纠正率(模拟手术组63.3%±14.3%,非模拟手术组58.3%±13.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方式而言,术前应用Mimics软件重建CT数据并模拟脊柱矫形可以获得更好的脊柱畸形个体化诊疗效果。
杨庆磊杨进城尹庆水马向阳夏虹
关键词:脊柱畸形三维重建模拟手术
枢椎内生软骨瘤1例报道
2013年
1病历摘要 男性患者,19岁,因“发现右颈部包块2年余,颈部活动受限1年”于2013年6月3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包块2年余,逐步增大,未予重视及特殊诊疗,1年前开始出现颈部活动受限,以旋转受限为主,无四肢麻木、疼痛,无踩棉花感、胸腹部束带感,后自觉肢体轻微乏力,持物尚可,无寒战发热、午后盗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消瘦、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CT及MRI检查结果考虑“寰枢椎占位并软组织浸润”,予颈胸腰支具固定,后转入我院诊治。
李知玻章凯杨庆磊吴增晖
关键词:枢椎内生软骨瘤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