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继鹏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血管
  • 6篇胃癌
  • 5篇血管靶向
  • 5篇肿瘤
  • 5篇靶向
  • 4篇小鼠
  • 3篇细胞
  • 3篇显像
  • 2篇影像
  • 2篇人脐
  • 2篇人脐静脉
  • 2篇人脐静脉内皮...
  • 2篇人血清白
  • 2篇人血清白蛋白
  • 2篇鼠肝
  • 2篇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细...
  • 2篇肿瘤血管
  • 2篇小鼠肝
  • 2篇瘤血管

机构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88...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4篇殷继鹏
  • 11篇吴开春
  • 5篇聂勇战
  • 5篇惠晓丽
  • 4篇李明
  • 3篇方如塘
  • 3篇许冰
  • 2篇窦维佳
  • 2篇信波
  • 2篇刘剑
  • 2篇王钧
  • 2篇王瑞安
  • 2篇刘惊涛
  • 2篇刘洋
  • 1篇康建琴
  • 1篇薛增福
  • 1篇夏丽敏
  • 1篇王汉民
  • 1篇梁淑丽
  • 1篇幺立萍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The 14...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血管靶向肽GX1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用于胃癌近红外活体成像
目的 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前期筛查出的胃癌血管靶向性多肽GX1为基础,设计低毒性、较长体内循环时间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对荷瘤小鼠进行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为胃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以人血清白蛋白(HSA...
李想殷继鹏刘常浩王钧吴开春
胃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
2014年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1]。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进行筛查和精确诊断至关重要。传统的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仍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足的缺点,不能准确诊断胃癌及癌前状态[2]。分子影像的出现和发展则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许冰殷继鹏吴开春
关键词:胃癌分子影像
胃癌血管靶向肽GX2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的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证明胃癌血管靶向肽GX2能够与胃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对胃癌血管具有靶向性。方法:体外实验,合成GX2与FITC的复合物FITC-GX2,分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HUVEC与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共培养,建立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模型来模拟胃癌血管,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GX2与共培养内皮细胞Co-HUVEC的结合情况;体内实验,构建99mTc标记的GX2分子示踪探针,SPECT显像观察GX2的胃癌血管靶向性。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X2能与Co-HUVEC特异性结合,而与人胃癌细胞SGC7901不结合;SPECT显像结果证明了GX2在荷瘤裸鼠体内能够浓集到肿瘤部位,具有良好的靶向性。结论:GX2能与胃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且具有在体靶向到胃癌血管的能力;GX2具有胃癌诊断的潜在价值,并能应用于胃癌血管抑制治疗。
殷继鹏窦维佳李明惠晓丽胡皓幺立萍聂勇战吴开春
关键词:肿瘤靶向胃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Bmi1部分通过Ink4a/Arf通路促进小鼠肝脏卵圆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增殖
目的 探讨在肝卵圆细胞自我更新及增殖的调控中Bmi1是否通过Ink4a/Arf通路发挥作用.方法 利用前期构建的野生型小鼠、Bmi1肝脏特异性敲除(Bmi1alb-/-)小鼠以及Bmi1、Ink4a/Arf双基因肝脏特异...
李晓伟刘希成许冰刘剑殷继鹏聂勇战袭荣文吴开春
JMJD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JMJD6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JMJD6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MJD6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研究JMJD6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JMJD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JMJD6在胃癌组织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P=0.008)、病理分级(P=0.001)、局部浸润深度(P=0.028)、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等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JMJD6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JMJD6低表达的患者(P=0.023)。结论:JMJD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癌基因样作用,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李晓伟许冰刘剑殷继鹏尚鑫夏丽敏吴开春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显像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的显像差异,探讨GX1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荷人结肠癌、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经尾静脉分别注入荷人结肠癌、肺癌小鼠体内,SPECT显像连续追踪24h,观察99Tcm-GX1在结肠癌与肺癌中显像差异,计算机勾划肿瘤及心脏感兴趣区,比较两组T/NT比值差异。结果:99Tcm直接法标记GX1,所得标记率在90%以上,无需纯化,比活度大于200Ci/mmol,满足显像要求。结肠癌组荷瘤小鼠自8h起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即可见放射性浓聚,并高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18h显影最清晰,随时间延长T/NT比值总体呈递增趋势;肺癌组荷瘤小鼠8h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无明显显影,自12h起肿瘤部位开始出现放射性浓聚,并高于心血池本底,18h显影最清晰,T/NT比值随时间延长亦呈递增趋势。比较两组T/NT比值,自8h至24h,结肠癌组比值持续高于肺癌组。结论:GX1可靶向到结肠癌与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并具有肿瘤标志物的影像学特征,与肺癌相比,GX1在结肠癌成像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体内肿瘤组织滞留率和更高的T/NT比率。结合早期胃癌中研究结果,GX1在胃肠道肿瘤早期时相探测方面较肺癌具有更多优势。
惠晓丽刘惊涛刘洋殷继鹏方如塘李明吴开春
关键词:肿瘤血管靶向结肠癌肺癌
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在小鼠肝癌诱发过程中的表达与意义
2012年
目的:建立BALB/c小鼠肝癌动物模型,观察分析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在建模过程中表达的变化及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联合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乙醇的方法诱导正常成年BALB/c雄性小鼠150 d,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变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TA1在肝脏病变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肝脏镜下依次出现炎症、纤维化和肿瘤性改变。在肝脏病变进展的进程中,MTA1的表达量增加;且肝硬化期,MTA1主要在胞质中表达。结论:MTA1在DEN诱发小鼠肝肿瘤过程中表达量增加、表达位置改变,提示MTA1可能在肝脏肿瘤形成的全程均具有重要作用。
信波王雪莹李颖覃君慧马小娟殷继鹏王瑞安
关键词:肝癌免疫组织化学
BALB/c小鼠肝肿瘤模型建立过程中胰腺的改变及肝脏超微结构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在建立诱发性BALB/c小鼠肝肿瘤动物模型过程中,研究胰腺的改变及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将78只正常成年BALB/c雄性小鼠完全随机化分为5组,即实验1,2,3,4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4只和对照组22只,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乙醇的联合诱导方式喂养实验组小鼠。于第60,90,120,150天取材小鼠,分别观察肝脏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胰腺的形态学和血糖值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存活小鼠肝脏组织出现肿瘤性改变,胰腺发生脂肪变性;第150天时,其血糖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肝脏组织超微结构形态改变符合肿瘤性病变的特征。结论BALB/c小鼠肝肿瘤动物模型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类似于人类肝癌;且小鼠胰腺脂肪变性、血糖值降低。
信波殷继鹏王艳霞崔颖张立成王瑞安
关键词:肝肿瘤超微结构脂肪变性
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与NGR在胃癌中显像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肿瘤血管内皮特异性靶向肽GX1与NGR在胃癌中显像差异。方法:构建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99Tcm直接法制备99Tcm-GX1、99Tcm-NGR,由尾静脉分别注入荷瘤小鼠体内,SPECT显像连续追踪24h,观察两组小肽在胃癌中显像差异,计算机勾划肿瘤及心脏感兴趣区,比较两组T/NT比值差异。结果:99Tcm直接法标记NGR,所得标记率在90%以上,无需纯化,比活度大于200Ci/mmol,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两组荷瘤小鼠自8h起右后肢背侧肿瘤部位均可见放射性浓聚,T/NT比值随时间延长总体呈递增趋势。99Tcm-GX1组自8h起,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即高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99Tcm-NGR组8h-18h肿瘤部位放射性分布均低于心血池本底,T/NT比值<1,至24h其肿瘤部位放射性明显浓聚,并超过心血池本底,T/NT比值增高至1.34。比较两组T/NT比值,自8h至18h,99Tcm-GX1组其比值持续高于99Tcm-NGR组,但至24h小时,99Tcm-NGR组比值迅速升高并高于99Tcm-GX1组。结论:99Tcm直接法标记NGR,标记率大于90%,比活度高,体内外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完全可以满足SPECT显像的要求。99TcmGX1、99Tcm-NGR均能够靶向到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具有肿瘤标志物的影像学特征,与99Tcm-NGR相比,99Tcm-GX1灵敏度更高,适合早期实时探测,而99Tcm-NGR在晚期实时探测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刘惊涛惠晓丽刘秦元刘洋方如塘李明殷继鹏吴开春
关键词:肿瘤血管靶向胃癌NGR
慢病毒载体介导SV40LT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永生化被引量:3
2011年
为成功分离与鉴定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用猿猴病毒40大T抗原(SV40LT)异位表达建立永生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将含SV40LT cDNA片段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连续传代培养。通过形态、细胞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管状成形试验进行原代及转染后细胞形态学和功能学鉴定及检测SV40大T抗原表达。结果SV40LT转染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扁平多角形或短梭状,呈单层铺路石状镶嵌排列。特异性表达Ⅷ因子、KDR、SV40LT表达,并具有管状成型能力。说明成功分离与鉴定永生化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为后续血管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梁淑丽薛增福吕艳香刘洋梁树辉殷继鹏窦维佳赵晓迪赵宏喜聂勇战吴开春
关键词:内皮血管永生化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