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剑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下颌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口腔
  • 3篇超声
  • 2篇岛状
  • 2篇第三磨牙
  • 2篇动脉
  • 2篇牙槽
  • 2篇腮腺
  • 2篇舌前腺
  • 2篇舌前腺囊肿
  • 2篇阻生
  • 2篇阻生第三磨牙
  • 2篇阻生牙
  • 2篇黏骨膜
  • 2篇黏骨膜瓣
  • 2篇颌面
  • 2篇下颌阻生
  • 2篇下颌阻生第三...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第二...
  • 8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5篇汤剑明
  • 11篇张国志
  • 7篇张国权
  • 6篇孙海鹏
  • 6篇黄盛兴
  • 4篇翁汝涟
  • 1篇宋国俊
  • 1篇戴昱
  • 1篇徐敏
  • 1篇潘娱

传媒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锥形束CT与曲面断层在下颌区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比锥形束CT(CBCT)与曲面断层(OPG)在下颌区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行CBCT和OPG检查的189例患者,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下颌区颏孔、颏神经环、副颏孔、切牙管、颏棘上孔的检出率及显示效果,记录下颌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骨内牙根长度、可用骨高度、下颌骨牙槽嵴顶跟间骨宽度、下颌骨根尖处根尖骨宽度。结果:CBCT和OPG对颏孔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对颏神经环、副颏孔、颏棘上孔、切牙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OPG(P<0.05),对颏孔、副颏孔、颏神经环、颏棘上孔及切牙管的诊断准确率亦显著高于OPG(P<0.05)。CBCT前牙区骨内牙根长度短于OPG(P<0.05),前牙区、磨牙区可用骨高度低于OPG(P<0.05),前牙区下颌骨根尖处根尖骨宽度大于OPG(P<0.05)。结论:CBCT对下颌区颏神经环、副颏孔、颏棘上孔、切牙管检出率及显示效果优于OPG,其用于下颌后区牙种植可获得更精准的数据信息。
戴昱冯力陈芳汤剑明
关键词:锥形束CT牙槽骨骨量
颊部皮脂腺癌一例
2013年
皮脂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源于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表现与良性肿瘤相似。极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颊部皮脂腺癌患者,在保存面型及美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根治肿瘤。
潘娱汤剑明翁汝涟
关键词:皮脂腺癌颊部皮肤附属器生物学行为良性肿瘤癌患者
964例唾液腺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25年来唾液腺肿瘤的临床及构成特点.方法:对198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唾液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唾液腺肿瘤共964例,其中良性肿瘤有789例,占81.8%,男女...
汤剑明张国志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疾病构成
复发舌前腺囊肿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复发舌前腺囊肿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复发舌前腺囊肿采取囊肿及同侧或双侧舌前腺完整摘除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舌前腺有其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舌前腺囊肿不宜按一般黏液囊肿治疗原则进行,舌前腺囊肿及同侧或双侧舌前腺完整摘除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可靠手段。
孙海鹏汤剑明汤剑明张国志
关键词:黏液囊肿舌前腺手术复发
嗅神经母细胞瘤伴腮腺与颈淋巴结转移一例报告
2010年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胚层起源的鼻腔恶性肿瘤。文章报道一例主述右面颈部无痛性肿胀伴鼻出血半年的年轻女性患者,经肿物活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右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伴腮腺及颈部淋巴结转移(Kadish C期)。光镜下可见肿物具有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和腺样结构。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早期易误诊,及时诊断加上综合治疗可提高其疗效。
汤剑明张国志张国志
关键词:口腔病理嗅神经母细胞瘤
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部洞穿性缺损的语音功能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腭部肿瘤切除术后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重建腭部洞穿性缺损对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腭部肿瘤切除后的洞穿性缺损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的方式分成两组,修复重建组20例,即在手术切除腭部肿物同期运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部洞穿性缺损;非修复重建组20例,即腭部肿物术后的洞穿性缺损未行手术重建。采用主观语音清晰度(SI)测试法评价患者术后SI,另选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修复重建组、非修复重建组和正常对照组的SI平均测定值分别为(95.5±1.82)%、(60.9±4.57)%、(97.6±1.19)%,单因素两两比较显示,非手术重建组SI显著低于手术重建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手术重建组和正常对照组间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部洞穿性缺损能更好地保持患者发音时口鼻腔的封闭,在语音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孙海鹏黄盛兴黄盛兴汤剑明张国权
关键词:腭部语音功能
应用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注射硬化剂治疗舌前腺囊肿的效果评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应用The WAND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囊腔内注射硬化剂治疗舌前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使用The WAND进行舌前腺囊肿囊腔内注射5%鱼肝油酸钠或4%碘酊,对照组使用传统针管式手动注射5%鱼肝油酸钠或4%碘酊。评定相应实验方法的治愈率和注射时疼痛程度。结果:无论是5%鱼肝油酸钠还是4%碘酊,使用无痛注射仪注射无痛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注射器注射,用t检验分析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使用无痛注射仪注射治愈率明显好于传统注射器注射,用χ2检验分析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注射硬化剂治疗舌前腺囊肿明显优于传统针管式手动注射治疗效果,治愈率提高,疼痛减轻。
孙海鹏汤剑明汤剑明张国志
关键词:舌前腺囊肿局部注射硬化剂
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对比研究
<正>目的探讨一种更加有效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需翻瓣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50例。实验组50例,采用Gow-Gates法阻滞麻醉,对照组一50例,采用下颌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对照组二在采用对...
张国权张国志翁汝涟汤剑明徐敏
关键词:阻生牙
文献传递
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22例腭缺损,同期修复20例,二期修复2例,观察术后缺损愈合及语音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无组织瓣坏死,19例一期愈合,缺损区外形与语音功能恢复满意,3例组织瓣部分边缘愈合不良。结论对4cm范围内的腭缺损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同期修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黄盛兴张国权孙海鹏汤剑明
超声骨刀在口内进路水平截骨颏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口内进路水平截骨颏成形术是矫正各种颏部畸形的常规手术。目前颏成形术常规采用来复锯或摆动锯等电动骨切割方式进行,术中面临着电动骨切割工具损伤颏神经、损伤颏部舌侧肌血管等风险。损伤颏神经可导致患者暂时或永久性下唇麻木;损伤颏部舌侧肌血管可引发口底血肿形成,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
孙海鹏张国志汤剑明黄盛兴
关键词:口内进路超声骨刀常规手术下唇麻木血肿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