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轴承
  • 3篇主轴
  • 3篇污染
  • 3篇降解
  • 3篇废水
  • 2篇水处理
  • 2篇曝气
  • 2篇染料废水
  • 2篇污染物
  • 2篇污水
  • 2篇离子
  • 2篇零价铁
  • 2篇罗丹明
  • 2篇罗丹明B
  • 2篇滑动轴承
  • 2篇芬顿
  • 2篇COD
  • 2篇磁力
  • 2篇磁力轴承
  • 1篇灯下

机构

  • 1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19篇洪军
  • 5篇万玲
  • 5篇谷静丽
  • 3篇洪军
  • 3篇李小虎
  • 3篇李小虎
  • 2篇王焰新
  • 2篇鲍建国
  • 2篇罗小叶
  • 2篇祁士华
  • 2篇李圣全
  • 2篇闫柯
  • 2篇刘保锋
  • 1篇郑第
  • 1篇马腾
  • 1篇孔少飞
  • 1篇孙成
  • 1篇方梦祥
  • 1篇董良杰
  • 1篇冯亮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轴承
  • 2篇化工环保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测试
  • 1篇2006中国...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见光-芬顿降解甲基橙效果的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在节能灯光照条件下,Fe2+/C2O42-/H2O2体系对甲基橙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降解1 000 mL 100 mg/L甲基橙溶液的最佳条件是:H2O2浓度为7.8 mmol/L,Fe2+浓度为0.8 mmol/L,草酸钠浓度为74.6 mmol/L,反应时间60 min。
谷威鲍建国洪军
关键词:甲基橙正交试验
节能灯下Fe^0/H_2O_2/有机酸盐曝气体系处理结晶紫研究
2015年
利用固态零价铁取代传统液态铁离子催化剂,和双氧水发生类Fenton反应,并与低分子有机酸盐形成络合物,提高降解效率。构建节能灯Fe0/H2O2/有机酸盐曝气体系,探究不同p H、Fe0的加入量、H2O2的初始浓度、有机酸盐的初始浓度和温度及不同有机酸体系对结晶紫降解效果的影响,寻求在可溶态铁溶度较低的条件下的最佳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在中性环境下,节能灯下Fe0/H2O2/有机酸盐曝气体系降解结晶紫溶液中,可溶态铁的浓度能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且柠檬酸钠体系比草酸钠体系控制效果更好,在这种条件下,节能灯下Fe0/H2O2/有机酸盐(草酸钠/柠檬酸钠)曝气体系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反应温度约为30℃,有机酸盐初始浓度为1 mmol/L,H2O2初始浓度分别为5.88 mmol/L和3.92 mmol/L,Fe0加入量为19 g和16 g。
万玲洪军刘保锋苏趋
关键词:结晶紫节能灯柠檬酸钠草酸钠
生物质热解生物油特性的分析研究
基于生物油广泛利用的目的,对生物油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色质联机技术分析了不同原料获得的生物油主要组分的分布.生物油由于高含氧量需要进一步改性才能高端应用.
谭洪骆仲泱王树荣洪军董良杰方梦祥岑可法
关键词:生物质生物油理化特性改性
文献传递
零价铁类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介绍了Fe0-H2O2体系、紫外光-Fe0-H2O2体系和可见光-Fe0-H2O2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特点和效果,并对未来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罗小叶洪军谷静丽李圣全万玲
关键词:芬顿试剂零价铁光降解氧化降解
离子交换树脂D001对罗丹明B的吸附特性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Rh B)。SEM和FTIR表征结果显示:D001树脂表面存在孔隙,可增加树脂的比表面积;树脂表面的磺酸基团可通过与阳离子染料Rh B络合而将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树脂对Rh B的吸附规律,升高温度有利于树脂吸附Rh B;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初始Rh B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吸附活化能为7.06 k J/mol;树脂对Rh B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熵推动的过程;颗粒扩散为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树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刘保锋洪军王丽童晨
关键词:阳离子交换树脂罗丹明B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
武汉市江汉区湖泊的水质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对武汉市江汉区6个小型湖泊及周边水域进行了野外考察,并对水质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发现,6个湖泊的水质指标中,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和总氮平均在正常范围,但COD过高,致使北湖、菱角湖和后襄河达到Ⅴ类标准,机器荡子、西湖和小南湖为劣Ⅴ类。文章分析了上述6个湖泊COD超标与湖泊周围环境的关系。
万玲洪军谷静丽
关键词:湖泊水体污染COD
智能主轴技术发展综述被引量:2
2023年
主轴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其智能化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对智能主轴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目前智能主轴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描述了智能主轴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详细阐述了智能主轴的状态监测、多源信息融合以及状态决策和主动调控这3大功能,论述了智能主轴的发展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认为自顶向下设计、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实时数据处理和决策、以预测为中心的控制和维护等潜在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智能主轴的发展。
李阗岐李小虎李小虎闫柯闫柯
关键词:滚动轴承信息融合数控机床智能化传感器
江汉平原地下水中铁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江汉平原水质型缺水问题严重。作为重要水源的地下水存在着铁含量过高等水质问题,因此,开展江汉平原地下水中铁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对于认识地下水中铁的来源、保障饮用水水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江汉平原典型沉积相钻孔沉积物、浅层地下水的采样、测试,该文分析了湖积相、冲积相和残坡积相地下水中铁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湖积相和冲积相地下水中Fe(Ⅱ)/Fe比值分别为0.77和0.81,均高于残坡积相地下水Fe(Ⅱ)/Fe比值0.36,表明湖积相和冲积相以Fe(Ⅱ)为Fe在地下水中存在的主要形态,而残坡积相地下水则以Fe(Ⅲ)为主。进一步的沉积物铁形态提取和水化学分析表明,Fe的还原性溶解是高铁地下水富集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不同沉积相类型钻孔沉积物铁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湖积相钻孔各深度有效态铁含量平均值达到9.544 mg/g,远高于冲积相及残坡积相。湖积相沉积物以有机质结合态铁为主;冲积相钻孔主要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残坡积相则呈现浅层以水溶态和Fe-Mn氧化态为主、深层只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的分布模式。(2)湖积相和冲积相地下水均以Fe(Ⅱ)为主要形态,Eh呈现强还原环境;而残坡积相地下水以Fe(Ⅲ)为主,呈现偏氧化环境。(3)不同沉积相的地形地貌、风化沉积过程差异将会导致含水层封闭性、水动力条件、质地、有机碳含量及铁矿物形态分布的分异,进一步导致了铁矿物相还原性溶解过程的不同,从而影响了高铁地下水的富集。
童晨冯予诚尚睿华王志强马腾马腾
关键词:江汉平原沉积相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自然挂膜法进行培养微生物,研究了以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作为膜组件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好氧、厌氧、先好氧后厌氧以及先厌氧后好氧等不同曝气方式、不同膜丝种类和曝气压力对系统序批式去除餐饮废水COD、NH3-H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方式不仅对餐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而且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当进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46.0g/L、30-60mg/L,曝气压力为60kPa,膜丝为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好氧曝气处理12h时,MABR能够较容易的使餐饮废水出水的COD保持在0.4gm以下,NH3-N的质量浓度保持在4mg/L以下,达到CJ343-2010排放标准。
谷静丽洪军冯亮万玲
关键词: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CODNH3-N餐饮废水中空纤维膜
UV/Fenton体系中Fe^(2+)/Fe^(3+)的相互转化规律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控制UV/Fenton方法中铁元素的用量,合理利用溶解态铁的催化反应过程并提高其降解效率,研究以难生物降解性染料罗丹明B为目标物,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UV/Fenton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利用一元线性方程模拟了罗丹明B退色反应的的动力学方程.结果显示,当体系的最初pH为3.00,溶液中[Fe2+]=0.180mmol.L-1、[H2O2]=124.022mmol.L-1时,UV/Fenton氧化罗丹明B退色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了总铁含量维持在0.180mmol.L-1、保持紫外光照射、4次向同一UV/Fenton体系中添加1.7mLH2O2,每次反应后Fe2+/Fe3+的循环转化规律和溶液的脱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每次反应结束阶段(30min),Fe2+浓度均高于Fe3+浓度,残余液仍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9.9%;退色反应速率常数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最后一次循环反应结束后,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2547,相对于初始反应速率常数只下降了17%左右.
鲁思伽洪军祁士华王焰新
关键词:UV/FENTON罗丹明B降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