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敏
- 作品数:42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护理
-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疗法,即休克纠正后尽早实行胃肠道营养与静脉高价营养原则.结果 54例患者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创面愈...
- 景福琴孙聪北王丽敏唐娜
- 从量化评分调查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 张献丽景福琴冯可王丽敏
- 放射性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放射性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在对6例放射性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根据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认真实施,逐一落实。结果: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
- 唐娜景福琴王丽敏
- 熟练专科技能,化解医患紧张关系——浅谈小儿烧伤护理体会
- <正>小儿烧伤发病率高,烧伤后家长常情绪浮躁激动,有的甚至情感缺如,迁怒于医护人员,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如下护理。1.对新入院新鲜烧伤患儿,立即采取冷疗法,数分钟内,可有效缓解疼痛,平复家属焦急情绪,而将一般性入院介绍放在...
- 赵程冉王丽敏冯可
- 文献传递
- 烧伤科患者压疮预防和监控管理
- 目的 降低烧伤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实施对烧伤卧床患者压疮预防和监控的护理干预。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预测护理的能力,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结论 对烧伤科患者实行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风...
- 王丽敏
- 关键词:烧伤压疮监控管理
- 重度烧伤病人应用悬浮床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悬浮床是利用流体流动悬浮原理设计的,具有治疗作用的病床,悬浮床的出现解决了大面积烧伤创面不受压,创面不加深和促进创面干燥的难题,同时它还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保证了患者的充足睡眠。
- 董娟王丽敏李清
- 关键词:重度烧伤悬浮床护理
- 下肢严重深度烧伤创面的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 夏成德狄海萍薛继东赵耀华邢培朋曹大勇王丽敏田社民张俊峰
- 下肢严重高压电击伤、长时间热烤伤(如一氧化碳中毒或癫痫发作意思丧失引起的烧伤)等易致肢体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肌肉、血管、神经等深部组织损伤、裸露,修复起来比较困难。课题组自2007年开始研究下肢严重毁损伤创面的修复,并取...
- 关键词:
- 关键词:烧伤创面显微外科治疗
- 游离股前外侧或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患者颜面部严重烧伤的效果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或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患者颜面部严重烧伤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8例颜面部严重烧伤患者,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5~78岁。4例伴面颊部洞穿性缺损者移植自体中厚皮替代口腔黏膜,8例患者早期行负压封闭引流并移植自体中厚皮缩小创面,至皮瓣移植前创面面积14 cm×6 cm^22 cm×14 cm。15例患者创面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另3例患者创面采用游离小腿内侧皮瓣修复,皮瓣面积16 cm×7 cm^24 cm×17 cm。术中将面动脉或颞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或胫后动脉于显微镜下常规手工端端吻合,将2条伴行静脉采用Coupler微血管吻合器进行端端吻合。供瓣区拉拢缝合或移植自体中厚皮。记录静脉吻合时间,计算血管通畅率,观察皮瓣存活情况,随访观察受区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2条静脉吻合时间为6~10 min,平均8.5 min,静脉和动脉通畅率均为100%,无因血管吻合问题所致血管危象。16例患者游离皮瓣存活良好;1例患者术后6 h皮瓣下出血,经手术探查止血后皮瓣血运转好;1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坏死3 cm,经过换药及自体中厚皮移植后创面封闭。出院后随访2~24个月,患者五官功能大部分恢复,皮瓣颜色、质地等与面部正常皮肤不一致,部分皮瓣略显臃肿。4例面颊部洞穿性缺损者口腔完整性得以修复,张口度2.2~3.5 cm。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或小腿内侧皮瓣可以较好修复颜面部严重烧伤创面,术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静脉耗时短,可保证静脉吻合质量。
- 夏成德狄海萍薛继东田社民杨焕纳邢培朋曹大勇王丽敏赵耀华
- 关键词:烧伤面部显微外科技术
- 人文关怀护理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消除消极心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 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全程...
- 景福琴贺芳王丽敏
- 烧伤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气道灌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 目的 探讨气道灌洗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34例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采用常规的超声雾化吸入、吸痰、翻身扣背等护理方法 ,并增加气道灌洗4-6次/天,即两人一组配合用无菌生理盐...
- 孙丽超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