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义凤

作品数:85 被引量:34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专利
  • 3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同位素
  • 18篇盆地
  • 13篇稀有气体
  • 12篇页岩
  • 12篇源岩
  • 12篇烃源
  • 12篇烃源岩
  • 12篇煤成气
  • 10篇碳同位素
  • 10篇天然气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地球化学特征
  • 7篇岩石
  • 7篇气藏
  • 7篇煤系
  • 7篇勘探
  • 7篇氦同位素
  • 7篇SUB
  • 6篇油页岩

机构

  • 7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勘探...
  • 5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5篇王义凤
  • 52篇李志生
  • 50篇李剑
  • 45篇王东良
  • 34篇王晓波
  • 32篇李谨
  • 26篇谢增业
  • 26篇马成华
  • 24篇崔会英
  • 23篇郝爱胜
  • 23篇马卫
  • 18篇方朝合
  • 14篇张英
  • 13篇国建英
  • 12篇王晓波
  • 11篇孙庆伍
  • 10篇王蓉
  • 10篇王志宏
  • 9篇郑德温
  • 9篇魏国齐

传媒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天然气工业
  • 3篇石油学报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现代科学仪器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外能源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碳、氢同位素分馏特征
烃类气体的碳、氢同位素组成己被广泛用于气源岩的有机质类型、成熟度等方面的研究。影响天然气中烃类气体碳、氢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母质类型、沉积环境、热成熟作用、成藏作用以及气藏形成后遭受的各种次生作用等。本文选择两钟代表...
王义凤马成华崔会英
关键词:天然气同位素分析热模拟实验烃类气体
文献传递
浅谈烃源岩排烃效率的研究方法
排烃是天然气生成聚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烃效率是滞留烃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参数.然而,长期以来,业内对排烃效率的认识分歧很大,争论不休,尤其是近些年随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力兴起,排烃效率再一次成为热论...
王东良王义凤马成华马卫李剑李志生国建英李谨
关键词:天然气藏烃源岩排烃效率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特征
本文通过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本地区的地质背景,认为桑塔木断垒和桑南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欠补偿盆地相沉积的寒武—下奥陶系海相烃源岩。同位素序列倒转现象普遍,说明天然气为同一烃源岩中同一类型母质不同演...
王义凤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藏特征
烃源岩高—过成熟阶段排烃机理被引量:3
2013年
烃源岩排烃过程也就是油气的初次运移过程,常规油气只有排出烃源岩后才有可能对油气的运聚成藏作贡献。古老烃源岩演化程度高,怎样排烃的问题,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选择高—过成熟泥岩和灰岩样品,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压汞、孔隙度、渗透率及CT扫描等实验技术,观察原始泥灰岩中微孔隙及微裂隙的发育情况;然后再将岩石样品在高压釜中加热并恒温恒压72h,生排烃后与原始样品进行比对后发现,岩石在高成岩阶段温压共控下矿物发生了明显的重结晶作用,矿物颗粒变大,有大量烃类的生成,许多细小颗粒被生成的酸性物质溶蚀,从而产生了微孔隙。烃源岩孔隙度及渗透率明显改善,没有增加新裂缝。研究认为,高成岩阶段微孔隙是烃源岩的主要排烃通道之一。
王义凤王东良马成华李剑李志生陈践发王晓波
关键词:烃源岩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砂特征及成藏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为油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该区多处发现油砂露头,因此,深入、系统地开展该地区油砂特征和成藏模式分析,对该地区下一步的油砂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地区油砂为例,采用物理和化学实验的方法,分析了该区油砂的物理特征及油砂含油率特征,初步计算出该区油砂油的地质资源量;通过对地质、构造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油砂的富集模式,发现该区砂体空间展布和物性较好,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多期构造活动为油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整合面和断裂体系非常发育,对该区油气的运移起着控制作用,这两个主控因素对该区油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方朝合李剑刘人和拜文华王义凤
关键词:油砂资源量成藏模式准噶尔盆地
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烃类扩散系数测定用设备及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烃类扩散系数测定用设备及测定方法。该设备主要包括岩石扩散系数测定仪、真空泵、围压加压泵、烃类气源、N<Sub>2</Sub>气源、左活塞容器、右活塞容器、自动加压泵、色谱检测仪、计算机、烘干装置...
李志生王晓波王东良李剑杨春霞严启团王义凤王蓉马卫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天然气来源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藏最早发现于盆地西北缘。近年来,又相继在盆地腹部(石西)、东部(五彩湾、滴西)石炭系发现油气藏和含油气构造。经过证实,油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其次来源于石炭系。本文对石炭系烃源岩发育环境、烃源岩地球化学...
马成华王东良李志生张英王义凤李谨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稀有气体全组分含量及同位素分析技术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大型综合性设备,对天然气、烃源岩、储层包裹体、原油、地层水等多种类型油气地质样品中的稀有气体进行纯化、富集,同时进行He、Ne、Ar、Kr、Xe全组分含量及同位素分析。开发形成了不同类型油气地质样品中稀有气体制样技术系列,建立了完整的稀有气体He、Ne、Ar、Kr、Xe全组分及同位素分析技术。选取松辽、塔里木盆地大气田典型天然气样品,开展了稀有气体He、Ne、Ar、Kr、Xe全组分含量及同位素分析,明确了长深、徐深及克拉2气田天然气样品中稀有气体He、Ne、Ar、Kr、Xe全组分含量总体分布特征,建立完善了稀有气体He、Ne、Ar、Kr、Xe多种成因类型判识图版。对长深、徐深及克拉2气田天然气中稀有气体进行了综合成因判识,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技术支持。
王晓波李志生李剑王东良陈践发谢增业孙明良王义凤李谨王蓉
关键词:稀有气体
四川盆地含硫化氢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7
2013年
以四川盆地内高含硫化氢气藏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含硫化氢天然气干燥系数多接近于1,为干气,天然气中CO2、N2、H2S等非烃含量较高,不同油气区气藏中天然气非烃各组分变化范围大。天然气中硫化氢的硫同位素分布范围为9.3‰~31.0‰,与相同储层中硬石膏的硫同位素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天然气中硫化氢的硫元素与同储层硬石膏的硫元素具有相同来源,天然气中的硫化氢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的产物。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对甲烷氢同位素影响不明显,但随硫化氢含量增加,CO2含量亦逐渐增大,表明气藏中CO2的生成与硫化氢关系密切。此外,硫化氢含量对乙烷碳同位素影响大,这可能是由于储层中的TSR反应优先消耗C2H6以上的重烃,造成乙烷碳同位素变重,再次印证了高含硫化氢储层发生TSR的事实。
李志生李谨王东良崔会英马成华王义凤孙庆伍
关键词: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地球化学特征硫同位素四川盆地
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新进展与勘探领域被引量:18
2018年
随着天然气勘探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拓展,勘探对象日趋复杂,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以指导勘探和发现更多的大气田。为此,"十二五"以来,在开展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今后大气田勘探的重点领域。结果表明:(1)"十二五"以来完善了有机质全过程生烃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干酪根热降解生烃、有机质接力成气等有机质生烃地质理论;(2)建立了多元天然气成因鉴别新方法、不同类型封盖层定量评价方法、低生烃强度区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成藏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天然气生成、天然气成因鉴别和天然气成藏等基础地质理论,有效指导了近年来我国重点盆地大气田的勘探突破和重大发现。结论认为:(1)古老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前陆区、页岩、火山岩等是今后大气田勘探的主要领域;(2)克拉通和前陆盆地仍是大气田勘探的重点领域,古隆起、平缓斜坡、冲断带是大气田的主要富集区带;(3)古老层系、深层领域是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方向;(4)海相盆地原油裂解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是未来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资源。
李剑王晓波王晓波杨威魏国齐李志生杨威王义凤谢增业李君李志生
关键词:天然气勘探领域致密砂岩克拉通前陆盆地大气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