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像差
  • 5篇高阶像差
  • 4篇视网膜
  • 4篇手术
  • 4篇内障
  • 4篇年龄
  • 4篇年龄因素
  • 4篇网膜
  • 4篇白内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角膜
  • 3篇病变
  • 3篇玻璃体
  • 2篇摘除

机构

  • 10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王娟
  • 6篇汤欣
  • 5篇张帅
  • 4篇陈松
  • 4篇连慧芳
  • 2篇张珑俐
  • 2篇赵秉水
  • 2篇李燕
  • 1篇李筱荣
  • 1篇李丽华

传媒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探讨利用Pentacam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45例(51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3.2mm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1个月及3个月利用Pentacam测量角膜前后表面的高阶像差(包括总的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以及3~6阶像差),将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按直径范围不同(3mm直径和6mm直径)分为两组,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方法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前表面总的高阶像差术前1d为(0.289±0.171)um,至术后3个月时轻度增加为(0.312±0.158)um(3mm直径);术前1d为(0.980±0.215)um,至术后3个月时轻度增加为(1.054±0.308)um(6mm直径),但手术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1.55,P=0.22),且两组总的高阶像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F=0.95,P=0.42);其余各项高阶像差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总的高阶像差的变化相似。角膜后表面总的高阶像差术前1d为(0.548±0.220)um,至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为(0.661±0.275)um(3mm直径);术前1d为(1.780±0.453)um,至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为(1.945±0.532)um(6mm直径),手术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P=0.00),且两组总的高阶像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F=12.46,P=0.00);其余各项高阶像差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总的高阶像差的变化相似。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但是,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能影响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
王娟汤欣张帅李丽华
关键词:角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年龄因素对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影响
汤欣王娟张帅连慧芳
VEGF-A对大鼠视网膜表达TGF-β1及CTGF的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A,VEGF-A/)后不同时间大鼠视网膜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
王娟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视网膜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法
文献传递
年龄因素对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角膜前表面波前像差随年龄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使用Pentacam(Oculus,Germany)对90例180眼(从20~79岁分为6组,每组30眼,球镜-3.0~+3.0D,角膜散光<2.0D)测量角膜前表面6mm直径范围内的波前像差。分析对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7和0.303,P<0.001);而球差与年龄无相关(r=0.087,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和慧差会增大,而球差无明显变化。
王娟汤欣张帅
关键词:年龄角膜波前像差球差高阶像差
VEGF-A对大鼠视网膜表达TGF-b1及CTGF的影响的研究
陈松王娟
晶状体摘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的影响
陈松王娟张珑俐赵秉水李燕
糖尿病黄斑水肿玻璃体切割手术及手术后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2008年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后功能评价主要包括视功 能和形态学评价。视力、视觉电生理仍为视功能的经典评价指标;黄斑厚度和容积改变,视网膜前膜及视网膜下液形成与否为主要形态学观察指标。多焦视网膜电图、微视野、视觉诱发电位、光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和海德堡共焦激光断层扫描等为手术后视功能及黄斑形态学改变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但要做到科学评价尚需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因素。
王娟陈松
晶状体摘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晶状体摘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7年8月行VRS的68例(80只眼),比较摘除晶状体眼同人工晶状体眼与保留晶状体眼的手术效果,随访5~63个月,平均(12.24±9.13)月。结果术后87.27%的保留晶状体眼及68%的摘除晶状体眼视力提高或不变(χ^2=4.191,P=0.062);再次VRS率在保留晶状体组为12.7%,摘除晶状体组20%(χ^2=0.713,P=0.502);解剖复位率在保留和摘除晶状体眼分别为92.73%和96%(χ^2=0.314,P=1.000);保留晶状体组和摘除晶状体组各2只眼发生虹膜红变(χ^2=0.689,P=0.5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摘除晶状体组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和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保留晶状体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摘除并不增加DR再次VRS率和虹膜红变的发生率,但术后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和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增加。
王娟陈松张珑俐赵秉水李燕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白内障手术
年龄及瞳孔直径对成人正视眼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年龄及瞳孔直径对成人正视眼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将102例正视眼按年龄分为3组:A组40眼(20~30岁)、B组30眼(31-40岁)、C组32眼(41~50岁),使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所有正视眼在3.0、4.0,5.0mm瞳孔直径,5、10、15、20、25、30周/度(cpd)六个空间频率状态下的全眼总MTF曲线以及去除低阶像差的MTF曲线。对年龄与两种MTF作相关性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组、不同瞳孔的两种MTF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瞳孔直径所有空间频率下,年龄与总MTF及去除低阶像差的MTF均呈负相关,空间频率5c/d下3组5.0mm瞳孔直径时的总MTF值分别为0.629±0.147、0.440±0.160、0.415±0.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73,P=0.000)。其他空间频率及瞳孔直径下,3组的总MTF及去除低阶像差的MTF值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空间频率下两种MTF均随瞳孔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结论成人正视眼的总MTF及去除低阶像差的MTF均随年龄的增长、瞳孔的增大而下降,因此用它们来评价人眼视觉质量时,应当对不同年龄、不同瞳孔大小的人眼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连慧芳汤欣王娟
关键词:年龄因素瞳孔视敏度
年龄因素对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影响
汤欣连慧芳王娟张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