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开平

作品数:30 被引量:3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7篇冶金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文明
  • 9篇铜器
  • 7篇铜矿
  • 7篇铜矿资源
  • 6篇铁器
  • 6篇铜器时代
  • 5篇中华文明
  • 4篇石器
  • 4篇铁器时代
  • 4篇西方文明
  • 4篇教学
  • 4篇本科
  • 3篇生产力
  • 3篇希腊文
  • 3篇希腊文明
  • 3篇基督
  • 3篇基督教
  • 3篇计算机
  • 3篇古希腊
  • 3篇古希腊文明

机构

  • 30篇北京科技大学
  • 23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30篇王开平
  • 26篇毛卫民
  • 4篇高同林
  • 3篇王顺
  • 1篇李一鸣

传媒

  • 23篇金属世界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明之初的文字与铜器被引量:5
2022年
人类社会具备了超过维持其温饱生存的生产力水平之后进入文明时代。文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成熟的文字。苏美尔、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等早期文明都在约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期间独立地形成了成熟的文字体系。在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西亚地区腓尼基人创造了拼音文字。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之后的古希腊文字是基于腓尼基文字改编而来,是当今所有拼音文字的源泉;古阿拉伯文字也受到了腓尼基文字一定的影响。在联合国所使用的六种官方文字中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和阿拉伯文等五种拼音文字都与腓尼基的拼音文字存在一定渊源;只有中文与之无关,是独立传承至今的象形文字。所有古老文字的早期书写载体以泥板、石料、陶器为主。至今能被解读出来的象形文字已对铜器有所描述。鉴于中国极为普及而发达的冶铜业和制铜技术,早期的古汉字还被大规模地铸在铜器上。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统一的文字及大量留存于铜器上的文字记录对保持中华文明的融合统一特征以及生生不息的强大传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毛卫民毛卫民
关键词:秦统一中国象形文字腓尼基人早期文明苏美尔古汉字
工业革命与材料技术被引量:2
2022年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运动,以期实现机器从多个方面取代和扩张人工劳动,且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简述了人类有史以来所经历的四次工业革命过程,介绍了传统铁器、钢铁材料、信息材料、智能材料对各次工业革命的支撑作用,显示出材料技术的进步是工业革命及工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毛卫民毛卫民
关键词:钢铁材料
中国及周边地区早期的铜器
2024年
公元前3000年及之前,中国多地出现了人工冶铜技术,进而制作出了红铜、白铜、黄铜、锡青铜、砷铜等不同化学成分的铜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期间,人工冶铜技术在中华文明地区以及周边更大范围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东亚文明地区相互扩散。鉴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存在的地理、地质、气候等方面的阻隔,东亚文明区的人工冶铜技术难以受到来自西亚方面的影响。公元前1000年之后人类才逐渐掌握定量控制铜器化学成分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中国早期铜器多样化的化学成分应主要取决于各地所能获取的各自不同的铜矿资源。
毛卫民李一鸣李一鸣
关键词:东亚文明早期铜器铜矿资源锡青铜中华文明
科学的观念与古代的人工冶铜被引量:1
2023年
科学观念的萌生、演变与成熟反映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类理性,中西方社会概不能免。科学的观念客观地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及理性知识的积累,因而应该对古今中外的科学观念作一致性的阐述;不应把阐述者源自不同视角的主观认知过多掺入对科学观念的描述。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到科学的发展,而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长期统治则压抑了科学精神,但中国仍持续有科学成果的出现与积累。例如,中国在人工冶铜方面的知识体系曾领先于世界,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相对于宇宙和世界,人类的知识体系永远是极为有限的,但这并不妨碍人类继续深入地完善对世界的认知和理性知识的积累,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毛卫民王开平
关键词: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主观认知
高等学校专业课计算机教室的建设
2002年
一、概述目前在高等学校中除了各校的计算中心之外,有条件的各院系都在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组建自己的专业课计算机教室,用以开展各自专业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类计算机室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对计算机的配置,对于运行专业软件往往有特殊的需要,这是区别于以基础课和普及教学为主的计算中心的最大差别。例如:高等学校CAD中心实验室。为了满足CAD教学的需要,对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处理图形的能力、显示器的显示尺寸配置、图形输入、输出设备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基础课教学为主的计算机一般满足不了此类课程上机的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又是很不经济的。
高同林王开平杜若莹王顺
关键词:计算机房专业课计算机教室计算机室教学设备基础课教学
关于微机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措施
1997年
机械工程学院计算中心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开放性实验室,目前共有33台386SX-33微机,承担着在校本科生、函授生以及部分研究生计算机语言课程和自学习的实习任务。 1.
高同林王开平王顺
关键词:微机原理教学法实验教学高校
金属的使用与中西方文明的发展(Ⅱ):铜器与铁器的使用被引量:5
2018年
发达的铜器时代使得早期中华文明以及奴隶制社会的形成比欧洲早期文明领先约2000年。早期中华文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在宗教兴盛前形成,因而皇权大于神权且原始禅让民主制完全消失。基于融合交流传统,历史上中华文明表现出对内中央集权、对外睦邻交流的特征。欧洲古罗马率先获得了成熟的冶铁制铁技术,并运用于军事装备,武力征服了欧洲其他地区,并以行省及其他不平等制度进行盘剥。欧洲早期铜器时代的低迷以及古罗马铁器时期的快速扩张使原始的民主制度未来得及消失而有机会延展到后世。古罗马大规模而残酷的奴隶制度导致带有平等色彩的基督教得以迅速蔓延。古罗马灭亡后造成了许多王权国家和统一的基督教并存的局面,因而导致神权对王权的制约,王权无法形成绝对专制。另外,欧洲对基督教文明以外的其他文明仍多采用古罗马式的武力征服。因此,历史上西方基督教文明表现出对内民主平等、对外扩张征服的特征。
毛卫民毛卫民
关键词:古罗马文明基督教
教学用计算机的整体评估
2002年
根据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尝试了一种本科教学实验室用计算机的选型方法.这种方法不单纯追求高级品牌和高档配置,而着重寻求计算机硬件的最佳配置、技术性能的实用性和应用率,兼顾计算机更新周期、性能价格比等综合指标.实践表明这种选型方法可以使有限的实验教学资金发挥更大、更充分、更合理的作用.同时也为我校"211工程"建设中教学用计算机的选型与购置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决策参考.
王开平高同林王顺
关键词:本科教学计算机选型
金属的使用与中西方文明的发展(Ⅰ):铜器制造和使用的差异被引量:7
2018年
相对于新石器时期,铜器的广泛使用明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得以生产出高于基本消费的财富,由此引发了战争、产生了奴隶。同时铜器也被大量地用于制作兵器,并影响到战争的进程。中国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铜矿资源,使得各地冶铜制铜业得以较均衡地发展,融合与交流成为了中华文明初期重要的特色,并在非常大地地域融合成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由于欧洲铜矿资源不是非常充沛,而且冶铜技术也出现过滞后,铜器时代的欧洲冶铜制铜业相对比较低迷,因此导致欧洲早期文明明显落后于中华文明。
毛卫民毛卫民
关键词:铜器时代社会生产力金属铜矿资源新石器时期
材料工程专业入门教育现状与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材料本科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兼顾新生高中理科生知识背景,削弱系统专业知识推介,注重调动专业兴趣,缩减学时等措施。教学实践中注意以生动、联系时事的方式阐述材料与人类历史及当今社会高新技术发展的密切关系。教学实践显示,学生初步了解了材料专业,体验了材料学科思维模式,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并对课程教学给出积极评价。相关的尝试可为各工科专业入门课程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毛卫民王开平
关键词: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新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