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治国

作品数:71 被引量:275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显像
  • 15篇正电子
  • 14篇脱氧
  • 14篇脱氧葡萄糖
  • 13篇正电子发射
  • 13篇计算机断层
  • 13篇PET/C
  • 13篇PET/CT
  • 11篇腺癌
  • 10篇单光子
  • 10篇发射计算机
  • 9篇动脉
  • 9篇断层显像
  • 9篇心肌
  • 9篇甲状腺
  • 9篇核素
  • 7篇正电子发射断...
  • 7篇核素显像
  • 7篇SPECT/...
  • 6篇蛋白

机构

  • 71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沈阳铸造研究...
  • 1篇东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1篇王治国
  • 65篇张国旭
  • 29篇郝珊瑚
  • 24篇张彤
  • 21篇郭佳
  • 18篇吴锐先
  • 17篇石庆学
  • 15篇陈宪英
  • 14篇张宗鹏
  • 11篇张文文
  • 11篇左峰
  • 10篇陆国秀
  • 10篇战莹
  • 10篇武晓丹
  • 6篇王辉山
  • 5篇张兆中
  • 4篇王秋
  • 3篇刘凤敏
  • 3篇赵芳欣
  • 2篇郑伟

传媒

  • 9篇中国疗养医学
  • 8篇临床军医杂志
  • 7篇标记免疫分析...
  • 6篇中国医学装备
  • 5篇中国临床实用...
  • 4篇中华核医学杂...
  • 4篇中华核医学与...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同位素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8篇2018
  • 1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显像对冠脉搭桥术后不同时间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陆国秀郝珊瑚王治国张彤王辉山张国旭
联合显像在冠脉搭桥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干细胞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一定争议。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多模态影像评价技术是目前研究的关键点之一,其可以从分子影像学角度评估干细胞移植疗效。目的:影像学评估冠脉搭桥术联合不同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n=20),分别接受单纯冠脉搭桥、冠脉搭桥+骨髓干细胞及冠脉搭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12,24个月依次接受心脏超声、门控13N-NH3·H2O/18F-FDG PET/CT及冠脉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受累冠脉狭窄程度、左室射血分数、13N-NH3·H2O心肌血流灌注/18F-FDG代谢异常心肌放射性分布评分值(定义为A值)及缺损面积比(定义为R值)。结果与结论:(1)门控13N-NH3·H2O/18F-FDG PET/CT诊断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85.6%,93.4%及78.4%;(2)3组患者治疗后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以治疗后1个月效果显著(P<0.05);(3)与治疗前比较,冠脉搭桥+骨髓干细胞组、冠脉搭桥+外周血干细胞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4)冠脉搭桥+骨髓干细胞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异常心肌放射性分布评分A值减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4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较治疗后12个月也进一步降低(P<0.05);(5)与治疗前相比,冠脉搭桥+骨髓干细胞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心肌灌注/代谢缺损面积比显著降低(P=0.019);(6)结果表明,联合多模态显像,可以从不同角度更好地评价冠脉搭桥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门控13N-NH3·H2O/18F-FDG PET/CT对存活心肌诊断准确性高,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疗效评估;冠脉搭桥基础上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有助于短期内提高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与冠脉搭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相比,�
陆国秀郝珊瑚王治国张彤王辉山张国旭
关键词:干细胞心肌梗死冠脉搭桥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冠脉血管造影
^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与相关血清学标志物(抗CCP抗体、RF及CRP)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科进行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的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64例,其中男72例,女92例,平均年龄48~71岁,病程0.5~2年,所有入选患者均有相关血清学检测指标(抗CCP抗体、RF及CRP水平),最终诊断以201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和EUALR指定的RA诊断分类标准为依据,对全身骨显像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4例受检者中最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8例,血清学检测灵敏度59.38%,特异性58.33%;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灵敏度77.34%,与血清学检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55.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优于血清学检测;且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更易于评价全身关节受累情况。
郭佳王治国郝珊瑚刘凤敏张国旭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SPECT/CT全身骨显像
骨质疏松症的检测和评估问题被引量:11
2001年
骨质疏松症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X线平片、单光子吸收法(SPA)、双能量 X线吸收法(DEXA)、定量 CT、定量超声、核素骨显像和性激素、脱氧吡啶啉(DPD)和细胞因子的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应用,以评估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的变化对骨质疏松症作出早期诊断,预告骨折危险性和评估疗效。
陈宪英张国旭张兆中王治国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11)C-PIB合成物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在人体显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GE公司合成器Tracerlab FX C合成β淀粉样蛋白(Aβ)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剂^(11)C-荧光匹兹堡化合物B(^(11)C-PIB),研究其在小鼠体内分布,并探讨其在人体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经过合成器合成的质量控制显像剂注射于12周龄正常小鼠,测出各个时间点的放射性摄取分布。同时将此显像剂分别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检查,对比PET-CT图像特点。结果:产品放射性化学产出率为13.5%(校正后),其纯度>98%。小鼠注射显像剂5 min后放射性摄取分布达到最大,10~15 min后小鼠体内药物分布已经趋近平衡。^(11)C-PIB在人体内图像分布特点是,额前叶(包括眶回)、内侧顶叶(特别在楔前叶)、外侧顶叶、部分外侧颞叶皮层以及纹状体呈高分布区域;岛叶、丘脑及枕叶相关皮层相对低摄取;初级视觉皮层及周围区域、内侧颞叶、初级感觉和(或)运动区域呈更低的区域分布;小脑基本无^(11)C-PIB分布。结论:^(11)C-PIB是较理想的Aβ斑块显像剂,合成快速方便,适于AD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
王治国左峰张国旭张宗鹏石庆学吴锐先
关键词:自动化合成PET-CT显像阿尔茨海默病
PET/CT联合显像在雌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研究不同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载脂蛋白E(ApoE)的表达,探讨11 C-PIB、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对AD的诊断价值。分析绝经后女性AD患者75例,依据雌激素水平分为低E_2组(E_2<16.2 pmol/L,n=36)、正常E_2组(16.2pmol/L≤E_2<65.7pmol/L,n=39)。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ApoE等位基因(ε2、ε3、ε4)表达率、TNF-α表达水平以及PET/CT脑显像标准化摄取比值(standard uptake radio,SUVR)。研究发现,在不同E_2组AD患者中,低E_2组^(18)F-FDG联合11 C-PIB及单独11 C-PIB脑显像诊断AD的灵敏度均较正常E_2组高,差异显著(χ~2=4.869,P=0.027;χ~2=3.636,P=0.047);AD患者E_2水平与SUVR及TNF-α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363,P=0.001;r=-0.248,P=0.032),而SUVR及TNF-α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1,P=0.168);低E_2水平AD患者组ApoE等位基因表达率高,差异显著(Z=-2.228,P=0.026)。结果表明,^(11)C-PIB和^(18)F-FDG联合显像对AD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陆国秀张国旭郝珊瑚郭佳张文文王治国张景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雌二醇载脂蛋白E肿瘤坏死因子-Α
CA19-9、增强MRI和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CA19-9、增强MRI和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92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占位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行CA19-9检查、腹部增强MRI扫描及全身PET/CT扫描,以术后病理或临床综合评价诊断为标准,比较CA19-9、增强MRI和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92例患者中,确诊胰腺癌82例,非胰腺癌10例。CA19-9检查、腹部增强MRI及全身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8.0%、86.6%和92.7%。PET/CT具有较高灵敏度,显著优于CA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ET/CT优于增强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在胰周淋巴结转移判断方面,增强MRI和PET/CT的灵敏度分别为46.9%、8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肝转移判断方面,增强MRI和PET/CT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4.5%、72.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结论PET/CT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灵敏度,优于CA19-9、增强MRI;PET/CT有助于发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病灶,获得更加准确的术前分期,从而避免诊断性剖腹探查手术。由于仍然存在假阴性、假阳性,应该综合其他检查方法对疾病作全面分析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王治国石庆学郭佳左峰吴锐先张宗鹏张国旭
关键词:胰腺癌CA19-9增强MRIPET/CT
^18F-氟-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双时相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诊断价值
2018年
目的 探讨^18F-氟-2-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双时相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行PET/CT检查胰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恶性患者42例,良性患者23例.所有患者注射^18 F-FDG后50~60 min行早期显像,注射后120~150 min行延迟显像,记录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计算滞留指数(RI).比较二者对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胰腺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患者SUV早期(8.18±3.52)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4.2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5),恶性病变患者SUV延迟(10.34±4.46)高于良性病变患者(4.5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胰腺良性病变组SUV早期和SUV延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05),胰腺恶性病变组SUV早期和SUV延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P〈0.05).恶性病变患者RI为(27.76±20.65)%,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7.54±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P〈0.01).PET/CT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1.6%、31.2%、69.2%.双时相RI诊断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6.5%、61.5%和81.5%.结论 ^18 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田翠舒啸尘王治国战莹莹
关键词:胰腺病变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双时相显像
氯化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氯化锶(89Sr Cl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应用89Sr Cl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的患者35例,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缓解、骨转移灶转归及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变化情况,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为(8.03±1.89)分,治疗6个月后为(4.14±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次数、联合云克治疗、卡氏(KPS)评分是疼痛缓解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3~6个月后,行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灶转归进行评价,其中,有效5例,显效2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3%(33/35);联合唑来膦酸治疗、KPS评分是骨转移灶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89Sr Cl2治疗前与治疗1~3个月后的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分别为(177.75±123.28)ng/ml与(102.51±66.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9Sr Cl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疗效确切,KPS评分对疼痛缓解与骨转移灶转归均有影响。
郝珊瑚王秋纪立秋王治国张彤张文文葛香妍张国旭
关键词:氯化锶放射性核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瘤
^(18)F-FDG PET/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术后随访过程中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CA153、CEA在乳腺癌术后随访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2—2016年收治6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和常规乳腺影像检查(CT、超声和MRI),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结果,将PET/CT显像结果与常规影像检查进行比较,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和CEA与PET/CT显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常规乳腺检查(CT、超声和MRI)比较,PET/C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发现更多转移灶。CA153、CEA单独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3.3%、96.6%,灵敏度为55.3%、42.1%,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68.4%,较单独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真阳性的患者中,血清CA153的水平明显高于真阴性组(P<0.05),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检查方法(CT、超声和MRI)比较,PET/CT显像在乳腺癌术后随访过程中监测复发和转移具有优势,PET/CT真阳性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较真阴性患者显著升高,表明肿瘤标志物在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监测价值。
张国旭武晓丹王秋王治国战莹张彤郝珊瑚
关键词: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CA153乳腺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