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习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超微
  • 8篇超微结构
  • 5篇细胞
  • 4篇电镜
  • 4篇植物
  • 4篇扫描电镜
  • 4篇微波辐射
  • 4篇根瘤
  • 4篇根瘤菌
  • 4篇刺槐
  • 3篇电子显微镜
  • 3篇生物样品
  • 3篇切片
  • 3篇显微镜
  • 3篇超微结构观
  • 3篇超微结构观察
  • 2篇盐胁迫
  • 2篇扫描电子显微...
  • 2篇种根
  • 2篇微观结构

机构

  • 25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野生植物...
  • 1篇肇庆学院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作者

  • 25篇甘习华
  • 4篇陈敏忠
  • 3篇黄金生
  • 3篇丁雨龙
  • 3篇韩素芬
  • 2篇彭冶
  • 2篇徐呈祥
  • 2篇朱伟华
  • 2篇徐柏森
  • 1篇潘明珠
  • 1篇丁彦芬
  • 1篇施季森
  • 1篇杜俊
  • 1篇蒋恕
  • 1篇郑兴峰
  • 1篇王章荣
  • 1篇张卫明
  • 1篇杨静
  • 1篇曹福亮
  • 1篇樊汝汶

传媒

  • 11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竹杆锈病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被引量:4
1994年
竹杆锈病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周世国,甘习华,姜力(南京林业大学电镜室,南京210037)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竹杆锈病原孢子的形态,病组织中菌丝分布和致病机理。观察发现竹杆锈菌的夏孢子开始产生时仅是产孢细胞顶端的囊状膨大,表面光滑无疣状突,...
周世国甘习华姜力
关键词:扫描电镜
微波辐射超薄切片快速染色法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介绍一个微波辐射超薄切片快速染色法。该方法与常规染色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染色速度快且操作简便,整个染色过程可在数分钟内完成;经微波辐射染色处理的动植物组织切片染色均匀,污染少,反差比常规染色法稍强。动植物组织切片微波辐射染色的最佳辐射时间有所不同,铀染色动植物组织切片最佳辐射时间均为30秒;铅染色动物组织切片最佳辐射时间为30秒,而植物组织切片为20秒。染色液经微波辐射后的温度应控制在20~40℃。
陈敏忠甘习华
关键词:快速染色微波辐射超薄切片TEM生物学
微波辐射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的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本文以生物样品为材料,对生物样品微波辐射扫描电镜样品制各技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制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各种反应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制样的质量。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制备扫描电镜生物试样可以将常规方法中临界点干燥前试样处理所需的6~8小时缩短为1.5~3.5小时,而其结果可以和常规制样方法的结果相媲美,甚至超过常规方法。
陈敏忠甘习华徐柏生
关键词:微波辐射生物样品电子显微镜
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过程中ATP酶活性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透射式电镜,通过胚性细胞的超微切片观察,对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ATP酶活性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的质膜、液泡膜等膜系统当中存在ATP酶活性,质体、核膜、细胞壁以及细胞间隙上有少许沉积;早期胚性细胞ATP酶反应产物主要沉积于质膜、液泡膜上、淀粉粒、细胞壁加厚处;胚性细胞后期ATP酶活性从质膜逐渐转移入细胞内,细胞质、壁旁体、胞间连丝、细胞膜与细胞间隙、细胞核等处均有ATP酶活性反应.随着胚性细胞的发育及分裂,包裹细胞的厚壁、细胞核、核仁与染色质等处也出现ATP酶活性反应沉淀物.说明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发育过程中存在丰富的能量代谢.
陈金慧施季森甘习华彭冶
关键词: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ATP酶
炭化过程中竹材内部形态结构的变化被引量:32
2004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压汞法研究了在200~900℃的炭化过程中,竹材的横截面和纵截面的内部形态结构和竹材中原有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炭具有与原料竹材相似的维管束和基本薄壁组织等内部形态结构,但在高温下纵截面上有明显的形变;在200~600℃的炭化过程中,竹材中孔隙的孔径分布从250~50000nm这一较宽的范围逐渐漂移至较窄的5500~50000nm之间,其中200~400℃之间变化最为显著;在600~900℃,孔径分布基本稳定在5500~50000nm范围内,但在高温下有变宽的倾向。本研究还探讨了炭化过程中竹材内部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与竹材炭化机理之间的联系。
左宋林高尚愚徐柏森甘习华
关键词:竹材炭化
马蹄参属木材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9
1998年
报道了马蹄参属DiplopanaxstachyanthusHandMaz的木材解剖特征,通过比较研究支持将马蹄参属从五加科Araliaceae中移出,改隶于山茱萸科Cornaceae的处理,归入单室山茱萸亚科Mastixiodeae。马蹄参属在山茱萸中处于比较原始的演化水平。
朱伟华向其柏甘习华陈军肖伯仲
关键词:山茱萸科五加科木材解剖系统学意义
水晶掌胚状体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对多肉植物水晶掌离体器官从培养前到愈伤组织产生,直至早期胚性细胞、球形胚、鱼雷胚、心形胚、叶状胚等各个时期的胚状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水晶掌离体培养胚状体发生过程中细胞质、细胞壁、细胞间隙及胞间连丝、细胞核、液胞、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结构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黄清俊丁雨龙甘习华
关键词:胚状体发生超微结构多肉植物
‘紫梗籽银’桂种子休眠原因的初步探讨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对‘紫梗籽银’桂种子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种子发芽率、生活力、种皮吸水量测定以及种子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影响的试验,初步探讨了‘紫梗籽银’桂种子的休眠原因。结果表明,‘紫梗籽银’桂种子坚硬的外种皮不是引起休眠的原因,种子的休眠可能是由于种皮和种仁内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引起的。
杨秀莲丁彦芬甘习华
关键词:种子休眠
稻秸皮层硅物质的分布及超微构造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探索稻秸表面硅物质的分布和超微构造,该文以稻秸各皮层的硅物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canning electric microscopy coupled with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y,SEM-EDS)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探讨稻秸各皮层硅物质的分布及构造。SEM-EDS研究表明,硅物质主要分布在叶鞘、茎秆的外层,且叶鞘中硅物质的含量高于茎秆。叶鞘外层的硅物质主要以小颗粒物存在、夹杂少量大颗粒物和毛状物。茎秆外层硅物质分布更为均匀,大颗粒物和毛状物进一步减少。叶鞘和茎秆小颗粒物均呈哑铃状规律出现,小颗粒物的粒径约为1μm。XRD研究显示,稻秸的叶鞘、茎秆、节和穗呈现纤维素I型的晶型结构,其结晶度分别为叶鞘55.3%,茎秆59.0%,节47.8%,穗57.4%,内含晶体尺寸约为叶鞘2.10 nm,茎秆2.13 nm,节1.36 nm,穗2.22 nm。稻秸各组织中提取的Si O_2均呈现非晶态特征。研究结果为仿照稻秸纤维-Si O_2结构,诱导纳米无机材料沉积在有机质表面,并且调控纳米颗粒在生长过程中的粒径和形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潘明珠杜俊甘习华吕歆悦
关键词:秸秆微观结构
植物细胞核内含体的研究
黄金生姜力甘习华樊汝汶朱伟华蒋恕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植物细胞核内含体的研究始于1987年6月,完成于1996年12月,属基础研究。近30多年来国际上对植物细胞核内含体的电镜研究较为广泛。在此之前中国尚无专题研究。1987年在楸树超微结构的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植物梓树属楸树黄金树杉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