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露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受体
  • 1篇预后
  • 1篇溶血性
  • 1篇溶血性贫血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损害
  • 1篇受体
  • 1篇贫血
  • 1篇缺乏症
  • 1篇肿瘤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儿
  • 1篇紫癜
  • 1篇胃癌
  • 1篇胃肿瘤
  • 1篇文献复习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患儿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甘露
  • 3篇周霖
  • 2篇蔡斌
  • 2篇蒋瑾瑾
  • 2篇雷蕾
  • 2篇高宇

传媒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儿疾病种类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儿科住院患儿疾病种类的变化。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前1年)1931例和2020年2月-2021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618例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常住地、疾病诊断等相关信息,对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的总数、常住地、性别及各系统疾病的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数量减少68.00%(1313/1931)。疫情发生后1年常住地为外省市的患儿数量下降[17.80%(110/618)vs 29.00%(560/1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住院患儿常住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情发生后1年,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减少92.04%(971/1055),占比下降[13.59%(84/618)vs 54.63%(1055/1931)];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增加20.71%(29/140),占比上升[27.35%(169/618)vs 7.25%(140/1931)];新生儿疾病患儿减少43.01%(166/386),但占比上升[35.60%(220/618)vs 19.99%(386/1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年龄分布(P<0.01)和各季节住院患儿数量(P<0.05)均不同。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减少最为明显,肺炎患儿减少93.71%(655/699),疫情发生前、后1年肺炎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38%(44/84)vs 66.26%(699/1055),P<0.05]。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矮小症/生长发育迟缓占比减少、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病例占比增加(P<0.05)。结论COVID-19疫情导致儿科住院患儿明显减少,以呼吸系统疾病占比下降尤为显著,但内分泌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增加,提示疫情防控措施可有效减少需住院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同时导致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患儿增多,需引起综合�
高宇甘露曹诗燕周霖
关键词:儿科学住院患儿疾病谱
己糖激酶缺乏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例己糖激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男性患儿,6个月,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等。基因检查发现HK1存在2个杂合突变位点c.995+5G>A(内含子12)和c.2216G>C(外显子20);患儿父母均为复合杂合突变,c.995+5G>A来自父亲,c.2216G>C来自母亲。文献检索已有报道的32例患者,多表现为出生时贫血、新生儿黄疸及肝脾肿大,基因检测以HK1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核苷酸点突变为主。结论本例患儿为中国首例经基因检测确诊的已糖激酶缺乏症。临床疑似己糖激酶缺乏症时,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夏代提.伊斯拉皮勒周霖蔡斌雷蕾甘露蒋瑾瑾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
性激素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背景和目的 2008年胃癌全世界新发病例约988000人,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继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之后高居第四位。多年来男女性别间的胃癌发病率一直存在着明显差异,男性胃癌发病数目稳定在女性患者数两倍左右的...
甘露
关键词:胃肿瘤性激素受体预后
文献传递
儿童过敏性紫癜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1例HS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我国湖南省、西藏高原地区、武汉市以及印度尼西亚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纳入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87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HSP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以及单纯皮肤、非肾脏混合和肾脏受累HSP患儿的免疫功能。结果纳入研究的91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07∶1,平均年龄为(8.3±2.4)岁,>5岁且≤10岁年龄段是发病高峰,发病季节集中于10~12月;发病原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34例(37.36%)的HSP患儿发病前2周内有明确呼吸道感染史。在临床表现方面,首发症状有皮疹损害者80例(88.89%),随后的整个病程中91例(100.00%)患儿均先后出现皮疹。首发症状有肾脏损害者12例(13.19%),随着病程发展增加到34例(37.36%),低于湖南省的发生率(χ~2=19.194,P<0.01),但高于西藏高原地区和武汉市(χ~2=3.591、12.319,P均<0.05)。>10岁且≤15岁患儿肾脏受累比例高于>5岁且≤10岁和>1岁且≤5岁两个年龄段[57.14%(16/28)vs 30.19%(16/53)、20.00%(2/10),χ~2=5.570、4.077,P均<0.05]。出现各类伴随症状的时间平均约为7 d,肾功能异常出现最晚,平均约10 d。在免疫功能方面,HSP患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其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8.460、9.460,P均<0.01),但在HSP患儿单纯皮肤组、非肾脏混合组和肾脏受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患儿Ig G、Ig A、Ig E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7.841、13.933、6.870,P均<0.01),其中肾脏受累组的Ig G和Ig A水平均高于单纯皮肤组(t=4.941、5.111,P均<0.01)。结论隐匿性感染对HSP发病的影响不容忽视。相比其他临床症状肾脏受累较为隐匿,疾病早期肾功能正常的患儿仍有必要较长时间动态监测尿常规。大多HSP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D4+与CD8+T淋巴�
雷蕾周霖蔡斌甘露高宇蒋瑾瑾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免疫功能肾脏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