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霖
-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过敏原在住院哮喘患儿中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住院哮喘患儿的血清过敏原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有喘息症状且完成过敏原检测的患儿35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出情况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根据诊断将患儿分为哮喘组(109例)和非哮喘组(246例),比较两组的过敏原分布差异及血清T-IgE水平。结果 355例患儿中,40.6%(144例)的患儿过敏原检测呈阳性。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检出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尘螨(82.6%,119/144)、屋尘(10.4%,15/144)、猫毛(10.4%,15/144),食物性过敏原检出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鸡蛋白(12.5%,18/144)、鳕鱼/龙虾/扇贝(10.4%,15/144)、牛奶(10.4%,15/144)。哮喘组患儿的年龄大于非哮喘组[(8.8±2.9)岁vs (2.4±1.4)岁],过敏原sIgE阳性率高于非哮喘组[71.6%(78/109)vs 26.8%(66/246)],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非哮喘组[54.1%(59/109)vs 16.3%(40/246)],多重致敏率高于非哮喘组[26.6%(29/109)vs 10.2%(25/246)],血清T-IgE水平高于非哮喘组[344.0(108.0,920.0)IU/mL vs 79.6(26.2,280.5)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哮喘免疫病理以IgE增高为主。哮喘患儿与非哮喘患儿过敏原阳性率及分布模式存在差异,哮喘患儿过敏原阳性率更高,吸入性过敏原、多重致敏者更多,T-IgE水平更高。
- 刘晓颖高宇郁健雄蔡斌周霖
- 关键词:喘息哮喘免疫球蛋白E变应原免疫治疗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妇紧急分娩1例报告被引量:1
- 2022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因“停经35+5周,规律下腹痛10 h”于2022年4月8日8:40来我院急诊。患者既往体健,来沪1个月余,未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孕期未进行正规产检。4月7日22:00左右患者自觉下腹痛,并逐渐增强。患者近期体温正常,偶有干咳,无发热,饮食可,二便正常,4月7日小区多人混合采样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q PCR法)结果为阴性,抗原检测为阴性。
- 闫枫尚闻笔伟刘胜楠顾仲毅黄菲菲蔡圣芸周霖管睿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妊娠
- 基于血常规的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多参数预测模型
- 2024年
-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多项血常规参数的风险预测模型,用于初步鉴别诊断甲型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甲流)和流感样疾病(ILI)患儿。方法选择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治疗的甲流患儿(n=2686)及ILI患儿(n=1369)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实验室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1岁≤年龄≤6岁、6岁<年龄≤16岁2个亚组,各亚组中患儿被随机分为训练集(占70%)和内部验证集(占30%)。选择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儿科治疗的甲流患儿(n=204)及ILI患儿(n=404)作为外部验证集。对训练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获得甲流的独立影响因素,将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以列线图展示,采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决策曲线分析分别从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3个方面评估模型的性能,并在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中对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在1岁≤年龄≤6岁亚组,年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RP是甲流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识别甲流的AUC值在训练集中为0.746,在内部验证集中为0.771,在外部验证集中为0.753;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高度一致(P=0.216);在16%~60%的阈值概率范围内采取干预措施可以获得净收益。在6岁<年龄≤16岁亚组,性别、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是甲流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识别甲流的AUC值为0.733,在内部验证集中为0.747,在外部验证集中为0.753;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高度一致(P=0.06);在12%~58%的阈值概率范围内采取干预措施可以获得净收益。结论这种基于易获取的血常规参数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甲流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具有较高�
- 时玉霞周霖雷蕾刘伟娜徐通
- 关键词:儿童甲型流行性感冒列线图血常规
- 溶血病因系统分析在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溶血病因系统分析策略在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溶血病因系统分析方法对疑诊溶血性贫血的150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①1506例疑诊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男799例,女707例,中位年龄22岁(4d-86岁)。涉及三大遗传性溶血病因的患者共1413例(94%),其中单一病因溶血1044例(74%),复合型溶血369例(26%)。②在涉及三大遗传性溶血病因的患者中,单一病因血红蛋白病、红细胞膜病及红细胞酶病分别为235例(22%)、656例(63%)及153例(15%)。单一溶血病因与复合溶血病因合并统计,涉及血红蛋白病、红细胞膜病及红细胞酶病分别为489例(29%)、948例(57%)及239例(14%)。上述两种基数统计的三大遗传性溶血病因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69例(26%)复合型溶血中,不同类型遗传缺陷以血红蛋白病合并红细胞膜病最常见(50%,184/369),亦见于红细胞酶病合并红细胞膜病(18%,66/369),血红蛋白病合并红细胞酶病(4%,13/369)。相同类型遗传缺陷复合型血红蛋白病、复合型膜病、复合型酶病分别为29例(8%)、57例(15%)、9例(2%)。其他复合型溶血、贫血、黄疸占3%(11例),见于合并后天因素、继发因素及其他系统异常。结论三大遗传性溶血病因同期检查能对94%的患者进行分类,常见的遗传性溶血病因依次为红细胞膜病、血红蛋白病和红细胞酶病。复合型溶血并非少见,仅单一因素分析不足以提供充分确诊依据。
- 李津婴顾海慧郑素娟查占山花关仙蒋瑾瑾蔡斌周霖贾音方超平钱宝华
- 关键词:贫血溶血性先天性
- 喘可治注射液预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0
- 2003年
- 蔡斌周霖单峥峥蒋瑾瑾方凤
- 关键词:喘可治注射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婴儿恶性石骨症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8年
- 病例资料 患儿,男,34个月,因“发现面色苍黄2个多月,咳嗽4 d”于2015年10月30日入院。患儿出生后9个月时因“狭颅症、脑积水”于外院行颅骨缝再造和颅骨整形术,术前体格检查发现双眼失明,术中查血红蛋白(Hb)为91 g/L;无面色苍黄,无气促,无口周青紫,无呕吐、腹胀,无茶色尿,无黑便,后未定期复查血常规。2015年9月19日因“长期便秘、面色苍黄2个月”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Hb为51 g/L,未予特殊处理;2015年10月21日因“颅缝早闭术后”于当时接受手术治疗的医院复诊,查Hb为46 g/L,头颅CT扫描提示颅骨骨皮质增厚;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提示脾脏明显增大,所见肋骨、胸腰椎、骶髂骨等皮质增厚。未予特殊处理。
- 解飞周霖蔡斌高宇蒋瑾瑾
- 关键词:石骨症婴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儿疾病种类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儿科住院患儿疾病种类的变化。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前1年)1931例和2020年2月-2021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618例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常住地、疾病诊断等相关信息,对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的总数、常住地、性别及各系统疾病的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数量减少68.00%(1313/1931)。疫情发生后1年常住地为外省市的患儿数量下降[17.80%(110/618)vs 29.00%(560/1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住院患儿常住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情发生后1年,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减少92.04%(971/1055),占比下降[13.59%(84/618)vs 54.63%(1055/1931)];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增加20.71%(29/140),占比上升[27.35%(169/618)vs 7.25%(140/1931)];新生儿疾病患儿减少43.01%(166/386),但占比上升[35.60%(220/618)vs 19.99%(386/1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年龄分布(P<0.01)和各季节住院患儿数量(P<0.05)均不同。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减少最为明显,肺炎患儿减少93.71%(655/699),疫情发生前、后1年肺炎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38%(44/84)vs 66.26%(699/1055),P<0.05]。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矮小症/生长发育迟缓占比减少、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病例占比增加(P<0.05)。结论COVID-19疫情导致儿科住院患儿明显减少,以呼吸系统疾病占比下降尤为显著,但内分泌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增加,提示疫情防控措施可有效减少需住院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同时导致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患儿增多,需引起综合�
- 高宇甘露曹诗燕周霖
- 关键词:儿科学住院患儿疾病谱
- 己糖激酶缺乏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例己糖激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男性患儿,6个月,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等。基因检查发现HK1存在2个杂合突变位点c.995+5G>A(内含子12)和c.2216G>C(外显子20);患儿父母均为复合杂合突变,c.995+5G>A来自父亲,c.2216G>C来自母亲。文献检索已有报道的32例患者,多表现为出生时贫血、新生儿黄疸及肝脾肿大,基因检测以HK1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核苷酸点突变为主。结论本例患儿为中国首例经基因检测确诊的已糖激酶缺乏症。临床疑似己糖激酶缺乏症时,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 夏代提.伊斯拉皮勒周霖蔡斌雷蕾甘露蒋瑾瑾
-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
- 婴幼儿肠道菌群生理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1年
- 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分,与婴幼儿健康息息相关。关于肠道菌群的来源与建立机制存在许多假说,但大部分理论尚存争议。而肠道菌群也并非一成不变,其生物多样性、丰度等都会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不断分化与演化。目前认为肠道菌群在维系婴幼儿机体的内环境稳态中起到多种作用。该文就近年来对婴幼儿肠道菌群的生理学相关基础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该分支学科在儿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 蔡腾广(综述)孙蔚林(审校)王晨隋彦禹(审校)周霖
- 关键词:婴幼儿肠道菌群生理特征
- 手术治疗106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确诊为OSAHS并接受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岁16例(15.1%)、3~6岁64例(60.4%)、>6岁26例(24.5%)。83例(78.3%)患儿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23例(21.7%)行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门诊随访,随访期间对出现并发症的患儿联合儿科进行诊治。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顺利,术后夜间睡眠情况较术前明显好转,3例患儿术后1 d出现发热(1例反复高热),经儿科抗感染、退热等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6.0±1.4)个月。术后12个月时,88例(83.0%)患儿治愈、13例(12.3%)好转、5例(4.7%)无效。术后6个月内<3岁患儿有1例复发,术后12个月<3岁患儿有5例复发(31.2%,5/16),而3~6岁、>6岁手术患儿无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7例<3岁患儿在术后12个月内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联合儿科随诊及抗感染、免疫调节等积极治疗后治愈。结论手术切除仍是儿童OSAHS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应根据阻塞病因的不同选择相应术式;对3岁以下患儿应在评估风险及预后的情况下慎重手术;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时应与儿科医师配合,以减少远期不良预后。
- 解飞朱乘婧张入元陈莉丽施晓琼肖凌月黄溢群周霖唐海红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