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恩铭

作品数:98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文学
  • 14篇文化科学
  • 8篇历史地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4篇文学
  • 9篇中唐
  • 7篇唐代
  • 6篇元稹
  • 6篇教育
  • 5篇新唐书
  • 5篇学史
  • 5篇唐诗
  • 5篇文本
  • 5篇文学活动
  • 5篇文学经典
  • 5篇文学史
  • 5篇教学
  • 5篇《新唐书》
  • 4篇叙事
  • 4篇唐宋
  • 4篇图景
  • 4篇文学图景
  • 4篇古文
  • 3篇独孤及

机构

  • 69篇黑龙江八一农...
  • 9篇吉林大学
  • 9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大学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82篇田恩铭
  • 2篇付金柱
  • 2篇陈雪婧
  • 2篇沈文凡
  • 1篇阮洪生
  • 1篇张福军
  • 1篇崔玉东
  • 1篇佟春玉
  • 1篇马金柱
  • 1篇宋博翠
  • 1篇许冬梅
  • 1篇于永忠
  • 1篇杨艳秋
  • 1篇郭永霞
  • 1篇李兴军
  • 1篇张博涵

传媒

  • 4篇文艺评论
  • 4篇北方论丛
  • 4篇唐都学刊
  • 4篇社会科学论坛
  • 4篇关东学刊
  • 3篇天水师范学院...
  • 3篇唐代文学研究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文史知识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殷都学刊
  • 2篇继续教育研究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大庆师范学院...
  • 2篇乐府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新闻知识
  • 1篇兰州学刊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歧与会通: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阐释史
2016年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李白诗作中为数不多的以"叙事之法"言情的作品,可说是将叙事之法融入抒情文本的典范之作,自有其独特之处。这首诗创作时间的论定,詹锳、安旗等学者的观点趋向一致,认为是李白天宝十年(751)春居任城所作。这首诗被采入多种古代的著名唐诗选本中,诗作体现了太白诗作的"叙事之法",这一点获得了古代选家的一致认同,而现代唐诗选本却多弃之不选。对于这首诗的语言艺术水准,古代学者评价甚高,现代选家亦有认可者,却并不普遍。
田恩铭
关键词:阐释史
从独孤及到权德舆:唐代姻亲与文学补论
2022年
独孤氏与权氏家族不仅自身构成姻亲关系,而且分别与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京兆韦氏联姻构成了姻娅之网络,这样胡姓士族与关中士族、山东士族构成了一个政事与文学交融的清流群体。文学复古之所以没有获得较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数沉居下僚,萧颖士、李华等人均是如此,贾至、独孤及、元结等人开始地位上升,却没有形成居于京城的文化核心力量。从权德舆关于独孤氏家族的诗文来看,自独孤及到权德舆、韩愈、柳宗元,这个链条才连接起来,以政事与文学的双重作用推动古文运动的进展。姻亲关系是古文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开启了古文创作的文本经典化进程。
田恩铭
关键词:中唐文学权德舆古文运动
从王维诗作看其仕隐矛盾的解决过程
2004年
王维一生仕隐矛盾较为突出的有两次,均对其人生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仕隐矛盾的解决过程,充分展示了他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
田恩铭
关键词:唐诗仕隐矛盾陶渊明
“小李杜”并称漫话
2017年
杜牧、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如今已成常态。其实,与“李杜”并称相比,“小李杜”并称并非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李杜”并称在中晚唐已广泛传布,如元稹云:“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韩愈即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田恩铭
从叶嘉莹说词看跨文化解读文学经典的启蒙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叶嘉莹以传统文学经典为中心,构建了一个文化传播的辐射场景,进入这个场景的阅读者和听众也就借此领会了本土文化的精华所在。作为启蒙式演讲著作,从《唐宋词十七讲》到《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运用符号学、接受美学、阐释学等外来之理论来解读作品之际,并没有喧宾夺主,更没有强行介入文本之中,而是提供了解读经典的新视角。文本自身的诗性特征为解读之根本,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资源在文化全球化时代里能够站稳脚跟,自身的光彩不变,面目依旧可焕然一新。叶嘉莹的跨文化解读方式是文学文本经典化的一环,文学文本在受众的期待视野中继续其经典化进程。叶嘉莹以文本的审美潜能作为出发点,在学术讲演中,以经典文本为中心追根溯源,发掘作者与既有文学资源的关系,继而以符号学等外来理论观念分析文本的艺术价值,再从文学接受史层面,将"各代读者"的阅读体验拈出并加以阐释。这样的阅读活动正是与进入阅读现场的新读者对话,在与当代读者的对话中构成了新的文学经典化行为。
田恩铭
关键词:文学经典跨文化解读启蒙意义
文官职位与元稹的身份意识被引量:1
2020年
元稹一生之中,谏官、御史官、翰林学士等三个文官身份对其仕宦及文学活动影响极深。元稹身上的谏臣意识往往与文学创作实践与文学观念的生成密不可分,乃是贞元、元和时期谏诤风气的缩影。御史官对于文学之直接影响在于其所撰的与职事相关之文字,其职事活动或可成为创作的素材。元稹任职翰林学士期间最大的文学成就便是改革制诰。元稹因其文学才能而得到擢升,亦因得任翰林学士而愈加名满天下,文学创作因担任此职而有所促动。文官职位与地方官职位的交错让元稹在政事与文学之间增加互动,形成对文学的疏离与融合,文学文本的内涵愈加丰富,元稹的任职经历与其文学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职位所形成的职业痕迹深深地留存在他所创作的文本中。
田恩铭
关键词:元稹文学创作身份意识
盛唐气象与胡姓士人的成长史
2019年
从房融到房琯,从独孤通理到独孤及,还有窦叔向、元德秀、元结等人,盛唐时期胡姓士人德行、政事与文学并重,故而文学与德行、政事融为一体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张说与元德秀、独孤及、房琯均有交游,张说与胡姓士族构成的交游空间对其文学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房琯、元结、独孤及是天宝时期相对活跃的胡姓文学家,独孤及与李白、房琯与王维、元德秀与杜甫并置是盛唐文学的一个侧影。这种并置的意义在于揭示出一条主线和一条辅线:主线自然是以开元后期及天宝时期的王维、李白、杜甫为中心的文学场域,辅线则是以房琯、元德秀、独孤及等人为中心的文学图景。就其所形成的交往群落而言,盛唐时期胡汉之间呈现出相互融合的无阻隔现象。
田恩铭
关键词:盛唐气象文学活动
士族身份与柳宗元的无嗣之忧被引量:2
2013年
中唐时期,士族家庭在婚姻上依然保持着门第观念,而在仕途上,则已经风光不再了。士族出身对士子的仕宦生涯所发生的影响渐小,他们能够守住的是"婚"的底线和优美的家学家风。无嗣之忧与柳宗元的士族出身有直接的关系,这关涉如何传宗接代以继承家学门风。对于柳宗元本人来说,建功立业已经遥不可及,而以著述传世尚可。这就需要有传人,所以他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传播自己的文学观念。家族教育的兴盛、文学教育的看重本就是河东柳氏的传统。没有子嗣意味着家学难以为继的局面。对柳宗元的文学活动做一番考察,就会发现,这是他文学创作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柳宗元对自己身后事的处理中同样存在无嗣之忧的影响。
田恩铭
胡姓士族文学群体与中唐文学格局之形成被引量:1
2020年
盛唐时期胡姓士人的文学活动对于胡姓士族文学群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后,大历时期是胡姓士人的成长期,贞元、元和时期,胡姓士族文学群体已经形成并举足轻重。胡姓士人群体堪称是中唐政事与文学空间的中流砥柱,与山东士族、关中士族、江南士族鼎足而立且毫无愧色。贞元、元和时期的文学活动场域与德行、政事、言语建立不可分割的联系,胡姓文学家族从地方进入台阁,从边缘到核心,进入文学活动的中心地带。唐人选唐诗选本采摭胡姓士人诗作入集发挥了保存文本的文化传承功能,突出了中唐胡姓士人的创作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胡姓与其他家族联姻是民族融合的组成部分,基于此产生的文学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田恩铭
关键词:文学群体中唐
虚实相生:《梁书》传记文本的非写实内容与史家叙事指向的关系
2015年
读过《梁书》当有两个印象深刻之处:一是入传者几乎人人以孝闻;二是入传者几乎个个"善属文"。可见萧梁一朝虽国祚不长,但以"孝"显国威,亦可称为文学之盛世。《梁书》中非写实内容分布甚广,史家用力最多的还在孝行传、处士传和文苑传,这是因类取材的表现,也是时代观念的反映。从这个角度说,梦幻书写的出现出于书写内容的需要,也是史家的自觉选择,这个选择与史家求真的书写意图并不矛盾。姚氏父子既认同了范缜神灭论的观点,也在涉及特殊人物传记书写的时候引入了有助于表现书写意图的非写实内容。非写实内容介入文本后所发挥了弘扬主题的作用,史家显然突出了梦幻书写的功能性特征,也遵守了"明神道之不诬"的撰写宗旨。同样是非写实内容的介入,史家与小说家选取的书写视角的区别正在于史家叙事指向的实在性,而"小说家言"则往往形成了虚幻的独立的叙事空间。
田恩铭沈文凡
关键词:《梁书》初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