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天飞

作品数:3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文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瑶族
  • 6篇石刻
  • 5篇艺术
  • 5篇舒位
  • 5篇文学
  • 3篇艺术特点
  • 3篇诗歌
  • 3篇史料
  • 3篇史料价值
  • 2篇代文
  • 2篇艺术特色
  • 2篇生平
  • 2篇史记
  • 2篇竹枝
  • 2篇竹枝词
  • 2篇惘然
  • 2篇文化
  • 2篇文学课
  • 2篇文学课程
  • 2篇民族

机构

  • 23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5篇广西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28篇石天飞
  • 1篇彭金海
  • 1篇何云燕
  • 1篇梁金凤
  • 1篇许泽琼

传媒

  • 5篇广西民族大学...
  • 3篇创新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大众科技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广西文史
  • 1篇江南社会学院...
  • 1篇南宁师范高等...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桂学研究
  • 1篇文学艺术周刊
  • 1篇西泠艺丛
  • 1篇中国文学地理...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瑶族石刻的界定及其文史价值
对瑶族石刻范畴进行界定,认为瑶族石刻包含瑶族地区石刻、与瑶族相关之石刻;瑶族地区非瑶族人及其石刻、非瑶族地区但与瑶族密切相关之石刻,均可归属瑶族石刻。瑶族石刻反映瑶族历史事件、播迁情况和原因,记录瑶族的建设和发展,记录瑶...
石天飞
关键词:史料价值文学价值
论谢启昆咏帝王诗
2014年
谢启昆咏史诗中的咏帝王诗,共咏秦至元113名帝王。谢诗所咏帝王不仅具有代表性,还有全面性。谢启昆咏帝王诗注重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以总结概括和表现评价人物;既有客观描述,又有主观评价;借用歌谣以介绍和评价人物。谢启昆咏帝王诗是生动的历代帝王图和朝代更迭史、社会发展史,是对前代咏史诗尤其是咏帝王诗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石天飞
关键词:艺术特点
论舒位西南山水诗之内容和写作特点
2015年
舒位入黔从戎,得江山之助,以性灵之笔写西南地理特点和自己行走其间的特殊感受,借助诗画名家、名作、名句描绘西南山水,善造幽深空遂之境。以对比、夸张、想象等多样手法,穷形尽相描绘西南之山峻水险。以文化之眼关照西南山水,既摹写了山水的情态,增加了山水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又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清中叶性灵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天飞
关键词:舒位性灵派
富川瑶族石刻论略
2018年
富川瑶族石刻历史悠久,数量较多,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是瑶族石刻的代表,描绘了偏之东南一隅的富川美景,记录了历史名人的弃官隐居、读书问道,体现了瑶区的自然、人文生态。富川瑶族石刻中所记载的平瑶大事和治瑶规章,是民族冲突与融合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史料佐证。石刻中关于富川瑶区交通、水利、学校、驿站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则见证了瑶区的发展。地方风俗、佛道信仰是瑶区风俗和瑶族信仰的独特反映。富川瑶族石刻对于研究中华瑶族石刻和文化、富川地方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值得保护和研究、利用。
石天飞
关键词:民族文化
千秋文人侠客梦——论《白马篇》对《游侠列传》游侠精神的继承和改造被引量:2
2007年
《游侠列传》开了史书描写游侠的先河,曹植的《白马篇》则是现知最早对游侠进行文学描写的文学作品。《白马篇》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游侠列传》的游侠精神进行了改造,并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彭金海石天飞
关键词:《白马篇》《游侠列传》游侠精神
试论刘勰的史学观——以《史传》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为中心
2005年
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中,从分析《史记》体例入手,高度评价《史记》“虽殊古式,而得事序”,反映出其撰史“得事序”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刘勰认同我国古代史家秉笔直书的传统,称赞了司马迁《史记》的“实录无隐”,并从理论上将其上升为撰史的原则;但另一方面,刘勰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依经”、“附圣”、“尊贤隐讳”,这又使他的“直笔”原则大打折扣。
石天飞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
瑶族石刻文学文化及其传承
2023年
瑶族石刻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瑶族石刻文学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应当加以弘扬和传承。一、瑶族石刻中的历史、民俗及其文学色彩瑶族石刻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背景之下生成,因景生情、记事抒情,带有特定的历史印记。如广西金秀瑶族博物馆《长二长滩二村共立石牌》反映了瑶族的族源和播迁,“伏羲姊妹造人民”的远古传说,可以丰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神话传说内容。
石天飞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古代文学文学色彩瑶族文化
论中国训诂学发展的途径
2004年
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训诂学的源起、研究范围、方法等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中国训诂学只有在内部深化、创新,同时向其他学科辐射、扩展,才能在当代获得自身的发展。
石天飞
关键词:训诂学解释学
瑶族石刻唐诗之路考论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统计并考察瑶族地区或与瑶族相关的唐代、唐诗石刻,对瑶族石刻唐人与唐诗进行了分类阐述,总结了瑶族石刻唐诗之路的四个走向,即本土创作、湘桂走廊、潇贺古道、西京古道。瑶族石刻唐诗带有鲜明的瑶族烙印,对后世瑶族石刻诗歌产生重要影响。
石天飞
关键词:唐诗之路
回首悲歌一惘然——试论黎建三诗的悲情抒写
2014年
黎建三(1750~1809),字谦亭,广西平南人,壮族。生于书香之家,祖父是附贡生,父亲是进士。黎氏从小就受到了诗词文化的熏陶,加之天分甚高,18岁时就中了举人。虽声名早起,但随后多次会试不第,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应大挑之选分发甘肃,历任安化、海城、金城、安西、山丹等地知县,嘉庆五年(1800)任兰州知州,嘉庆九年(1804)丁忧返乡。
石天飞
关键词:悲情悲歌词文化嘉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