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宇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成像
  • 7篇血管
  • 6篇磁共振
  • 4篇细胞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痉挛
  • 3篇功能磁共振
  • 3篇X线
  • 2篇多期扫描
  • 2篇性病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血管母细胞瘤
  • 2篇影像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螺旋CT

机构

  • 2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作者

  • 21篇秦宇红
  • 8篇龙莉玲
  • 7篇黄仲奎
  • 4篇李向荣
  • 4篇邓东
  • 4篇李文美
  • 3篇张小波
  • 3篇罗曙光
  • 3篇蒋牧良
  • 2篇梁漱溟
  • 2篇梁玉梅
  • 2篇杨新官
  • 2篇李春燕
  • 2篇林盛才
  • 2篇李春兰
  • 2篇曾自三
  • 2篇韦静
  • 2篇杨璐
  • 1篇叶伟
  • 1篇李会会

传媒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幕上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MRI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幕上HB,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行CT平扫检查,1例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实质肿块型7例,囊实性4例。MRI平扫,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MRI增强扫描,瘤体实性部分显著性强化,其中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伴囊变4例。8例瘤体或瘤周见流空血管影。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11例术前均误诊,其中误诊为脑膜瘤4例,胶质瘤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血管外皮瘤1例,转移瘤1例,颅咽管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主要原因是少见发病部位及其MRI表现不典型。结论幕上HB少见,MRI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肿块实性部分显著性强化伴有流空血管影有助于诊断。
李向荣秦宇红蒋牧良黄丽轩叶伟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误诊
副鼻窦肿瘤的CT表现在其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副鼻窦肿瘤的CT表现在鉴别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最大径、生长方式、形态、边界、密度、有无钙化、囊变坏死及骨质破坏、累及部位等征象。比较良、恶性肿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生长方式、有无钙化、囊变坏死及骨质破坏、累及部位等的差异。结果:在53例副鼻窦肿瘤中,良性肿瘤17例,恶性肿瘤36例。良、恶性肿瘤患者在病变部位、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最大径、生长方式、形态、边界、密度、是否钙化和囊变坏死及骨质破坏、累及部位等表现在副鼻窦良、恶性肿瘤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在鉴别副鼻窦肿瘤的良、恶性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文小婷秦宇红曾自三李尚荣蒋牧良董妍
关键词:副鼻窦副鼻窦肿瘤CT表现良恶性肿瘤
帕金森病的结构性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8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当疾病进展为帕金森病痴呆时对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早期诊断并给予神经保护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通过磁共振成像对PD的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就PD磁共振成像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李向荣李津秦宇红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1 例行DCE—MRI 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一共30 个病灶,...
李文美覃夏丽秦宇红李春燕梁俊丽雷毅武唐成韦明晖胡尧邓承迪祁小丫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肝癌的600例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308例不论肿瘤大小(包括114例结节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最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292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600例中409例为巨块型(占68.2%),114例为结节型(占19%),77例为弥漫型(占12.8%)。308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9%、98%、92%、98%。结论螺旋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早期肝癌诊断,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龙莉玲黄仲奎秦宇红
关键词:螺旋CT肝癌多期扫描
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92例前循环缺血发作患者行16层螺旋CTA检查,其中55例于CTA检查前后1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64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CFDS)检查。CTA扫描横断面轴位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测量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统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分别与DSA和CFDS结果比较。结果 CTA与DSA对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判断的一致性为90.9%(Kappa=0.87,P<0.01),CTA对颅外段颈内动脉各级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CTA与CFDS在颈动脉的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共同判断的113处斑块的性质判定的一致性为77.9%(Kappa=0.67,P<0.01)。结论 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筛选的常规方法。
蓝玉罗曙光秦超秦宇红王进曾自三赵伟佳陈娅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造影术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附17例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总结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肺泡灌洗或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PAP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并复习文献资料,对PAP的CT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双肺弥漫性斑片状或片状磨玻璃样改变17例(100%),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者14例(82.35%);在磨玻璃影中可见弥漫性分布的网格状影,呈"铺路石征"者10例(58.82%);在斑片状阴影中见支气管充气征者12例(70.59%)。同一病例中可同时有上述几种改变。结论:PAP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并能反映其病理变化,结合临床分析,可与其他病变鉴别。
邓东武莹莹杨新官黄仲奎龙莉玲张小波林盛才秦宇红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
POEMS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00年
秦宇红梁漱溟云丽琼
关键词:POEMS综合征X线诊断
眼睑痉挛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数低频振幅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研究眼睑痉挛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活动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探讨眼睑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4例眼睑痉挛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功能磁共振分数低频振幅的差异,将患者差异脑区的分数低频振幅算法(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分别与眼睑痉挛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眼睑痉挛组fALFF值升高脑区主要位于左侧中央后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及左侧小脑前叶,而双侧内侧额上回、双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右侧角回、双侧楔前叶fALFF值低于健康对照组(t=-5.2495~5.3675,均P〈0.01,高斯随机理论的多重比较校正)。眼睑痉挛患者中,差异脑区fALFF值与眼睑痉挛程度、SAS及SD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感觉及辅助运动区的异常及小脑、默认网络均直接或间接参与眼睑痉挛的发病。
赵诚诚罗曙光韦静银琼杨荣杏杨璐雷毅武秦宇红
关键词:眼睑痉挛磁共振成像静息态
面神经MRI的3D-T_1WI序列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三维薄层T1加权血管成像(3D-T1WI)序列在面神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面肌痉挛者进行术前MRI常规序列(T1WI、T2WI及T2WI-FLAIR)及3D-T1WI序列扫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面神经血管压迫的显示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在MRI常规序列图像中全部病例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均未见显示;在3D-T1WI序列图像中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均清晰显示,显示率100%;33例共34侧(1例双侧,32例单侧)面肌痉挛,术前3D-T1WI序列诊断面神经受血管压迫23侧,手术后证实有面神经血管压迫29侧,假阴性6侧,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82.36%。结论:3D-T1WI序列可清晰显示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可提示面肌痉挛的病因是否因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对手术对象的筛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李文美黄仲奎龙莉玲秦宇红毕桂南黄玮
关键词:MRI面神经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