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管仲国

管仲国

作品数:97 被引量:6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建筑科学
  • 5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抗震
  • 26篇地震
  • 23篇桥梁
  • 15篇斜拉
  • 15篇斜拉桥
  • 15篇减震
  • 13篇混凝土
  • 13篇隔震
  • 12篇抗震性
  • 12篇抗震性能
  • 10篇强震
  • 9篇地震响应
  • 9篇悬索
  • 9篇悬索桥
  • 9篇阻尼
  • 9篇钢筋
  • 9篇大跨度
  • 8篇钢筋混凝
  • 8篇钢筋混凝土
  • 7篇桥梁工程

机构

  • 93篇同济大学
  • 15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青海省地震局
  • 4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杭州市城乡建...
  • 2篇上海市城市建...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中铁大桥勘测...
  • 1篇浙江省舟山连...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安徽省交通规...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 1篇中交路桥检测...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上海城投公路...
  • 1篇苏交科集团股...

作者

  • 94篇管仲国
  • 33篇李建中
  • 14篇张菊辉
  • 4篇张昊宇
  • 4篇黄勇
  • 4篇石文龙
  • 4篇阮欣
  • 4篇李晓波
  • 3篇蔡丽雯
  • 3篇黄承逵
  • 3篇王伟
  • 2篇陈旭
  • 2篇彭凯
  • 2篇汪云龙
  • 2篇范立础
  • 2篇郑志均
  • 2篇吴陶晶
  • 2篇李延
  • 2篇朱宇
  • 2篇胡世德

传媒

  • 11篇振动与冲击
  • 7篇同济大学学报...
  • 7篇中国公路学报
  • 7篇结构工程师
  • 4篇工程力学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公路
  • 3篇桥梁建设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铁道学报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第二届全国土...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混凝土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1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群桩基础桥梁抗震分析简化模型被引量:10
2006年
首先回顾了桩土结构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和我国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中对于桩基础的处理方法,然后在分析已有的桩基础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议了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桩基础简化模型。采用各种简化模型对一座大跨度桥梁进行抗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议桩基础简化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葛继平管仲国李建中
关键词:群桩基础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桥梁抗震简化模型
减隔震装置作用机理及其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中的应用被引量:35
2009年
分别介绍了三种减隔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并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对减隔震装置在大跨度连续梁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对这三种减隔震装置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固定盆式支座换成摩擦摆支座,并在活动墩上采用粘滞阻尼器或Lock-up装置,能够在可控墩梁相对位移下有效减小固定墩所承受的地震力,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吴陶晶李建中管仲国
关键词:减隔震装置大跨度连续梁桥抗震性能
近断层斜拉桥弹塑性索与阻尼器组合横向减震被引量:9
2016年
研究了近断层地震条件下,使用弹塑性减震索和黏滞阻尼器组合体系进行横向减震的斜拉桥的地震响应和减震规律.采用等效脉冲模型对实际近断层地震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人工合成Ⅱ类场地下的模拟近断层地震波3组,以永宁黄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对人工近断层地震输入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在不同脉冲周期的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减震措施设计参数对于塔梁相对位移等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合近断层地震下结构响应与实际地震相差较小,可以满足工程计算需求;近断层地震易造成大位移响应,弹塑性索参数设计时应使结构周期避开脉冲周期;容许减震索进入塑性与保持弹性相比,塔梁相对位移并不会明显增加,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会减小.
管仲国游瀚郭河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黏滞阻尼器斜拉桥
预制小箱梁近支点湿接缝抗剪机理试验及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预制小箱梁采用整体抽拉式钢内模形成的近支座处接缝处于剪力最不利位置,界面上纵筋配筋率低、无预应力钢束穿过、锚固端在此形成刚性的剪切键。为揭示此种接缝构造的抗剪承载机制,设计制作9组18个Z形直剪试件进行静载试验,通过分析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及抗剪承载力,研究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单独加入界面钢筋、刚性剪切键以及将界面钢筋和刚性剪切键组合在一起(简称为组合试件)对结合面剪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界面钢筋能有效提高结合面的抗剪承载力,界面钢筋试件的抗剪承载力为基本试件的1.74~2.67倍,构件抗剪承载力与界面配筋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界面钢筋的承载机理符合摩擦抗剪理论,试件沿平行结合面约40°方向错动;刚性剪切键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刚性剪切键在结合面处起销栓作用,破坏模式为销栓抗剪引起的混凝土破坏;组合试件的抗剪承载力为基本试件的3.23~3.48倍,其中界面钢筋提供的抗剪能力占构件平均抗剪承载力的48.6%~52.2%,刚性剪切键提供的抗剪能力占构件平均抗剪承载力的20.2%~24.6%;将刚性剪切键受剪导致混凝土破坏的抗剪承载力表达为基材混凝土强度、剪切键直径以及剪切键边距的函数,建立了刚性剪切键抗剪承载力计算经验公式;对4种类型试件的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承载力表达式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张菊辉赵玉川牛朝乾管仲国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剪性能新老混凝土预制小箱梁
双层高架桥梁框架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该文以某双层高架桥为背景,设计了两个配筋率不同的双层高架桥梁框架墩模型,采用拟静力试验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立柱纵筋配筋率对双层高架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立柱配筋率较高时,横梁和节点会发生严重的损伤;减小立柱配筋率后,破坏主要集中于立柱,横梁和节点的损伤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桥墩的延性能力提高。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桥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增加,双层高架桥梁的延性能力逐渐下降,同时横梁会先于立柱发生破坏,导致结构不能满足强梁弱柱的性能目标。
张洁管仲国李建中
关键词: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推倒分析
混凝土结构冲击的研究现状
混凝土是当前土木工程结构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在其使用期间内除了受到恒荷载、活荷载的作用外,还可能遇到冲击、碰撞等偶然荷载。已有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在冲击、碰撞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与静力荷载下有很大不同。为了总结混凝...
张超峰管仲国
关键词:混凝土受力特性冲击荷载
钢护筒-混凝土灌注桩承台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探究钢护筒与承台的合理连接方式,对钢护筒-混凝土灌注桩承台节点浅嵌入、锚筋嵌入、深嵌入三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三种不同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承载力、刚度、延性及耗能性能等抗震指标,研究钢护筒与承台连接节点形式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嵌入节点构造方式的抗震性能最佳,可明显改善节点的承载能力、累积滞回耗能与刚度。锚筋嵌入和浅嵌入试件的主要破坏模式为近节点区承台混凝土的开裂与剥落,浅嵌入的破坏效应最为明显,承载力最差,锚筋嵌入形式虽在承载能力上相较浅嵌入形式提高20%,但仍然提供一种弱节点连接形式。
张菊辉王伟姜大威管仲国
关键词:钢护筒混凝土灌注桩滞回性能
一种山区大跨度桥梁横向减震体系参数求解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区大跨度桥梁横向减震体系参数求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桥梁结构,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获取目标设计位移,设置桥梁各位置阻尼器初始的阻尼参数;基于此时的阻尼参数计算实际位移,根据目标设计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差...
管仲国张世春卢峻锐肖涛李阳汪劭袆吴勇木肖益锋
弹塑性索和黏滞阻尼器系统用于斜拉桥横向减震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旨在研究弹塑性索对与黏滞阻尼器组合减震系统用于大跨度斜拉桥横向抗震设计作用。依据Caltrans规范构建了弹塑性索对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基于永宁黄河大桥弹性索对与黏滞阻尼器组合减震系统设计,通过调增地震波幅值,使弹性索进入塑性状态并分析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容许拉索进入塑性可以显著增加其变形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结构应对强震作用的能力;与塔梁固定的常规体系相比,引入弹塑性索与黏滞阻尼器组合体系可以大幅降低主塔塔底弯矩及主梁加速度响应;与理想弹性索对工况相比,采用弹塑性索对虽然会导致较大的主梁残余位移,但对于控制最大索力和改善主梁加速度响应效果明显,同时塔梁、墩梁最大相对位移和塔底弯矩基本不变。
游瀚管仲国
关键词:斜拉桥黏滞阻尼器
大跨公轨合建斜拉桥主‒引桥地震相对位移响应与控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巴拿马运河四桥研究了公轨合建斜拉桥在地震下的主‒引桥相对位移响应与控制问题,分别建立了漂浮抗震设计方案、仅塔梁固结方案和固结方案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三种约束方案的相对位移响应。基于单自由度振子研究了相邻结构周期比和阻尼特性对结构相邻位移的影响。结合理论与参数分析,研究了主‒引桥相对位移的控制方法。结果显示:主、引桥纵向首阶振型周期比、等效阻尼比之比以及阻尼机制对相邻结构的相对位移影响显著,其中周期比对相对位移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案对主‒引桥梁端相对位移的减震效果不同,直接在主、引桥梁‒梁之间设置粘滞阻尼器有助于改善主桥与引桥梁端位移的同步性,控制效果最好;同时在主桥各墩位处和主、引桥梁‒梁之间设置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次之,但易于设计和安装,适应性好。
管仲国徐瑜窈郑志均
关键词:周期阻尼特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