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东毅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静脉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帕瑞昔布
  • 3篇麻醉
  • 3篇
  • 2篇胸腹
  • 2篇胸腹腔
  • 2篇胸腹腔镜
  • 2篇瑞芬太尼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食管癌根治
  • 2篇食管癌根治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全麻
  • 2篇芬太尼
  • 2篇腹腔镜手术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作者

  • 10篇范东毅
  • 7篇杨禄坤
  • 2篇朱颖娴
  • 2篇周少朋
  • 2篇肖笑雨
  • 2篇张茹
  • 1篇李坚
  • 1篇林雪君
  • 1篇梁军
  • 1篇候冰宗
  • 1篇苏永辉
  • 1篇孙玉勤
  • 1篇欧珊珊
  • 1篇孔凡根
  • 1篇蔡潮农
  • 1篇叶君
  • 1篇江燕华

传媒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单纯臂丛神经阻滞,B组为右美托咪定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T0~T5时点抽血5 ml,测定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 B组麻醉完成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术毕即刻(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低于麻醉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时点的MAP和HR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氧饱和度(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术后6 h(T4)及术后24 h(T5)时点的VEGF浓度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5时点的VEGF浓度分别为(182.6±38.6)、(195.3±33.7)、(234.1±42.4)、(288.2±37.5)、(318.3±38.8)pg/ml,高于A组的(171.6±40.5)、(176.3±41.2)、(206.2±36.8)、(234.1±33.3)、(266.2±36.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臂丛神经阻滞能促进VEGF的分泌,更有利于上肢骨折患者的术后愈合。
范东毅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骨折愈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帕瑞昔布钠抑制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敏反应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瑞芬太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组(B组)两组,每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两组诱导方法相同,以0.2~0.4μg/(kg·min)瑞芬太尼和1.5%~3%七氟烷维持麻醉。B组在缝皮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两组术前(T0)、术毕(T1)、苏醒(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10min(T4)及拔管后30min(T5)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口述疼痛评分(VRS)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T2、T3、T4及T5时点的MAP、HR均高于T0(P〈0.05),且高于B组(P〈0.05)。B组患者苏醒时Ramsay评分和VRS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但B组患者术后躁动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周少朋候冰宗欧珊珊范东毅肖笑雨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帕瑞昔布钠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20-5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帕瑞昔布钠组,每组20例。帕瑞昔布钠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则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测定拔管前两组患者的Comfort评分及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返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fort评分:镇静满意率帕瑞昔布钠组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P<0.05)。躁动评分:帕瑞昔布钠组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可获得苏醒期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返流误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朱颖娴范东毅林雪君杨禄坤
关键词:躁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
帕瑞昔布钠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帕瑞昔布钠是否可以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需行PRFA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P组和N组,每组30例,其中P组术前15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N组术前15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两组患者术中都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泵入维持麻醉。记录术前及术中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记录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及静脉麻醉药的用量;观察术中出现体动、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用量P组显著少于N组(P<0.05),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P组均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以减少肝癌射频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范东毅朱颖娴杨禄坤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射频消融瑞芬太尼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单肺通气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 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40例,性别不限,年龄42 ~ 63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和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麻醉诱导后,DLT组经口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随后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导管的位置.BB组先经口插入单腔气管导管,随后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插入支气管封堵器.记录插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肺萎陷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导管移位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术毕行肺萎陷评分;记录气管拔管后2d内声嘶、喉痛的发生情况和术后7d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DLT组比较,BB组插管时间和肺萎陷时间延长,术后声嘶和喉痛发生率降低(P<0.05),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肺萎陷评分、导管移位、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单肺通气的效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似.
杨禄坤梁军苏永辉肖笑雨范东毅周少朋
关键词:食管肿瘤
一种质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质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显示质控项目生成界面,所述质控项目生成界面包括用户列表和项目列表;响应于目标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用户列表和所述项目列表确定质控内容;对所述质控内容进行指标汇总分...
张茹孙玉勤江燕华范东毅
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95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51例,女44例;年龄33~69岁,中位年龄44岁。根据术中有否采用LCVP分为LCVP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LCVP组切肝期间维持中心静脉压(CVP)<5 cmH_2O(1 cmH_2O=0.098 kPa)。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LCVP组切肝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分别为(28±3)min、(132±15)min、(102±18)ml、(35±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3)min、(169±19)min、(235±19)ml、(78±7)ml(t=-11.34,-10.55,-35.03,-34.51;P<0.05)。LCVP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1 d的ALT分别为(50±9)ml、(28±10)min、(101±16)U/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7±11)ml、(36±11)min、(189±19)U/L(t=-22.81,-3.71,-24.44;P<0.05)。结论 LCVP技术可减少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且对术后肾功能无影响。
杨禄坤范东毅孔凡根蔡潮农李坚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腹腔镜肝硬化
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胸腹腔镜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腹腔镜术后静脉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胸腹腔镜手术后使用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或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患者资料,共纳入患者70例,右美托咪定组34例,氟比洛芬酯组36例。镇痛液配方右美托咪定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2μg·kg^(-1)或氟比洛芬酯3.0 mg·kg^(-1)复合氢吗啡酮0.12 mg·kg^(-1)和托烷司琼8.96 mg。评估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6 h、48 h,右美托咪定组VAS评分低于氟比洛芬酯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05);术后24 h,VAS评分和PCIA有效按压次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2组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氢吗啡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腹腔镜PCIA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
王玥范东毅杨禄坤
关键词:氢吗啡酮胸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
乌司他丁对老年单孔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谵妄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单孔充气式纵膈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孔充气式纵膈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麻醉诱导前,乌司他丁组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 U·kg^-1,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评估POD发生率,检测麻醉前(T0)、术毕(T1)和术后第3日(T2)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S100β水平。结果发生POD共13例,其中对照组11例(32%),乌司他丁组2例(6%),乌司他丁组PO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T0时比较,2组T1、T2时IL-6水平和T1时S100β水平均升高(P<0.05),乌司他丁组T1、T2时IL-6水平和T1时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和2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能够有效预防单孔纵膈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老年患者POD的发生,可能与抑制术后炎症介质水平有关。
杨思敏范东毅戴逸骅杨禄坤
关键词:乌司他丁谵妄
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未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予丙泊酚2.5 mg·kg^-1静脉注射,P组仅予丙泊酚麻醉,PD组在丙泊酚给药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PL组于扩张宫颈前宫颈管3、6、9、12点的黏膜下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2 mL。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生命体征、体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PD组和PL组扩宫颈时、吸宫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次数和评分、术毕30 min下腹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 <0.05),PD组苏醒时间延长(P <0.05),PL组苏醒时间缩短(P <0.05),呼吸抑制发生率下降(P <0.05)。与PD组比较,PL组扩宫颈时的MAP和HR、术中体动次数和评分、下腹疼痛VAS评分降低(P <0.05)。PD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头晕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叶君范东毅张茹杨禄坤
关键词:利多卡因丙泊酚宫颈旁阻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