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支山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当代文学中的柳青被引量:9
- 2008年
- 尽管对于柳青的创作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有过争议,但这些争议并不能阻碍他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即使是那些对他有批评的评论家也不否认这点。这场争议表面上看来是关于人物塑造过程中理想性和真实性之间的争议,是如何让人物获得可理解性的讨论,但其背后却隐含着文学史叙述和评价的标准问题,即柳青所言"英雄人物"的塑造乃当代文学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其意义绝非所谓的"中间人物"可以代表,而对其评价也绝非原有的评价体系所能容纳。事实上,联系到上世纪80年代后对柳青的重新评价,可以发现在文学史的叙述中,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是因了评价体系的变更而被淹没。因此,重新提出柳青在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和评价问题,在今天并非没有意义。
- 萨支山
- 关键词:当代文学
- “社会史视野”:“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被引量:9
- 2015年
- 大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洪子诚先生的两篇文章《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当代文学”的概念》以及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对当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对延安时期之后的“左翼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渐成主流的叙述框架下日益萎缩的状况得到改变。
- 萨支山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社会史左翼文学
- 对历史“原生态”的追求
- 2014年
- 不同的史家选择不同的体例记述历史,有着不同的原因。今年有好几部编年体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出版,我相信作者们选择这一体例的原因应该是各不相同的。不过,从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采用编年体例可以看成是对大叙述历史的一种反动。历史的起讫时间和分期不再有结构性的意涵,比如卓如、鲁湘元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编年》,起讫时间为1900-1949(下部1950-1999,还未出版),刘福春的《中国新诗编年史》,起讫时间是1918--2000,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样的大叙述历史,其历史分期背后充分显示其历史意识和叙述框架不同,只是单纯的时间概念。在大叙述历史框架被质疑的当今的学术氛围下,以编年体例铺陈历史自然会引人注目。
- 萨支山
- 关键词:历史意识原生态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后现代史学编年体
- 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 2009年
- 因由近些年学界对“现代性”的反省而引发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讨论,仍然成为2008年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2007年8月在湖北九宫山召开的“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研讨会就是一个代表。会议论文多在2008年刊发。
- 萨支山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代中国文学文学学科学科观念
- 风格变化的背后——周立波短篇小说《盖满爹》细读
- 2023年
- 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周立波的创作风格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在《山乡巨变》之前创作的短篇小说《盖满爹》中就已出现。风格变化的背后,是周立波在接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对思想与生活关系不断思考和在创作中总结的结果。《盖满爹》看似平淡实则含蓄,既有风俗画的热闹,又体现出意味深长的美学风格,这背后是周立波意图将政治融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追求。
- 萨支山
- 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被引量:65
- 2001年
- 以“农村题材”作为分类方式来描述50至70年代的中国小说,揭示这一时期的创作与批评如何通过文学想象建立现实的意义秩序,并建立起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范式。该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在《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等作品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如何“建立故事的‘真实’的话语等级”,使这些作品所呈现的小说范式及其“历史必然性”,进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认识范畴。
- 萨支山
- 关键词:农村题材《创业史》长篇小说文学想象
- 总体性视野与历史感生成——第五届青年学者创新研讨会听会札记
- 2025年
- 这次会是个务虚会,就像会议的主题“挑战与未来”,都不是能轻易落实的话题,所以不要求提交会议论文。这对于越来越正规化的学术会议来说似乎很少见了。不过会议的初衷就是提供青年学者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尽管现在网络发达,随时可以线上交流,但再怎么方便,也比不了面对面的交流。
- 萨支山
- 关键词:青年学者历史感总体性
- 国家意识之建立——以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在中共取得国家政权的同时,其革命逻辑也必然要向全社会的各个方位渗透。这种基于左翼内部的革命体验如何扩展到整个社会,将个人有效地纳入、整合到国家中,并形塑革命中国的形象,这是中共建政后亟需处理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抗美援朝中几次国内的群众宣传运动,形象地展示了个人通过这些运动,融入集体、产生国家意识的过程。
- 萨支山
- 关键词:爱国运动抗美援朝国家政权中共社会
- 赵树理小说的农村想象被引量:7
- 2006年
- 赵树理小说“农村想象”的特殊之处,在于保持农村内容的完整和因阶级意识而造成的农村分裂之间的矛盾。赵树理采取温和方式处理这种矛盾,使之不同于居主流地位的柳青的“农村想象”。
- 萨支山
-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阶级意识
- 《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个成长的寓言被引量:1
- 2005年
- 萨支山
- 关键词:《十八岁出门远行》《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活着》创作小说先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