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反修 作品数:50 被引量:13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后预测模型与风险分级标准,为术后最优辅助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分别收集2011年5月31日至2018年7月31日在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安阳中心)和2009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汕头中心)连续就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生存随访数据。以安阳中心数据集为建模集,采用基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逐步后退法和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的“两步法”构建总生存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重抽样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统计验证,在汕头中心数据集进行外部验证。根据列线图得分构建预后风险分级标准。结果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分别纳入4171例和18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模型由年龄、性别、肿瘤原发位置、T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数、肿瘤大小、辅助治疗方案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9个变量组成。其中,N分期与辅助治疗方案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01),即与单纯手术相比,N+期患者可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但辅助治疗无法改善N0期患者的预后。建模队列的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28(95%CI:0.713~0.742),经Bootstrap内部验证后为0.722(95%CI:0.711~0.739),验证队列的模型C-index为0.679(95%CI:0.662~0.697)。校准图提示模型预测生存率与观测生存率一致性良好。在两个队列中模型准确性均显著高于第7版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TNM分期系统(P<0.05)。此外,在各TNM分期内部,该模型仍可实现理想的预后风险分层效果。结论本研究为我国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总生存提供了个体化预测模型,并揭示N分期可能是制订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决定因素。 杨文蕾 刘芳芳 徐瑞平 杨伟 何煜 刘震 周福有 衡反修 侯波林 张立新 陈蕾 张凡 蔡奋 许铧文 林妙萍 刘萌飞 潘雅琪 刘英 胡喆 陈环宇 何忠虎 柯杨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中国医院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选型现状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我国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选型现状,发现当前行业选型的难点和需求,为推动行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国672名医疗机构信息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医疗机构对于信息产品供应商和在用系统的整体满意度一般;选型时主要考虑系统稳定、功能全面以及供应商对客户的重视程度;医疗机构对于医疗健康信息产品测评机构和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的态度比较积极;行业协会的测评更受到医疗机构信赖。结论:供需双方在医疗健康信息产品选型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立科学的选型管理模式、构建专业的市场引导机制对于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曾可 刘敏超 衡反修 王力华 朱丽艳 朱卫国 王才有关键词:供应商 信息系统 产品选型 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 2023年 建立输血科闭环管理过程,通过对输血信息系统的改进和完善,使临床输血过程更为标准化和信息化,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方法 联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系统等多系统,输血科,临床科室及输血管理委员会多部门共同协作,将输血全流程进行梳理规范输血闭环各环节并完成输血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改造。结果 完善了输血申请人员资质审核以及申请时间记录;完成了手术室输血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改造;特殊标本的标记和登记模块以及用血信息检索模块;优化库存预警管理,将血液库存信息公开和改进库存动态预警机制;增加的电子签名功能。结论 输血信息系统管理不断改进是有效提高提高医院输血闭环管理和学科发展的有效手段。 牛梦林 衡反修 董克明 孙巍关键词:临床输血 闭环管理 信息管理 AI技术助力提升电子病历质量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AI技术的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对医生书写病历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某肿瘤专科医院中,选取出院日期为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的病历,分月收集整理AI质控和人工抽检的病案质量管理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I质控终末病案数量为人工抽检的24.8倍,AI质控每份病案缺陷数为人工抽检的27.6倍,质控效率大幅提升;AI质控、人工抽检的甲级病案率分别为96.21%、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质控甲级病案率逐月上升,缺陷率逐月下降,病案质量管理指标提升。结论使用AI技术进行电子病历质控,对提升医生书写病历内涵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莫陶欣 王丹 李晨雄 王立军 刘伟伟 衡反修 薛冬关键词:人工智能 电子病历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肿瘤专科病历质控系统建设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意义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实现病历书写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医院病历质量。方法/过程基于医院医疗数据搭建智能中台,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技术形成具有肿瘤专科特色的知识库、规则库,实现电子病历“前置审核、全面覆盖、过程监管、闭环管理”的全新质控模式。结果/结论应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肿瘤专科病历质控系统后,质控覆盖率由1%提升至100%,甲级病案率提升至96%以上,具有较好的实时性与准确率,为医院病历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刘伟伟 王立军 庞娟 王丹 衡反修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 电子病历 基于攻防实战的医院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优化 2024年 目的:通过攻防实战演练检验医院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防护能力,对原有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进行测试,形成优化方案,提升医院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和安全管理团队的实战对抗能力。方法:攻击团队和防守团队在约定时间和医院生产环境内进行无破坏性入侵对抗,攻击手段不限、攻击路径不限,模拟真实网络攻击事件。结果:第一年攻防实战后的经验总结和网络安全专项建设,促进了医院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优化提升,帮助医院在第二年攻防实战中顺利取得防守胜利。结论:攻防实战可以提升医院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帮助医院挖掘隐匿隐患,锻炼安全管理团队的实战能力,有效促进医院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防护能力优化。 李金刚 衡反修关键词:攻防实战 医院网络安全 基于全院统一的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建设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实现全院各类不良事件的统一上报与管理,对上报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利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不良事件管理。方法运用主流关系型数据库ORACLE、IIS和应用软件实现系统安装部署,接入医院信息系统(HIS),以及护理、输血和药品等信息系统,建立院内统一的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结果实现了全院不良事件的统一管理、移动端上报处理和短信提醒功能。同时,该系统具备审批流程设置、数据分析利用和个性化功能定制功能。结论系统从信息化角度支撑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改善与提升,满足业务部门系统需求,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黄伊玮 庞娟 衡反修关键词:信息系统 基于多学科诊疗的肿瘤单病种管理系统设计与建设 2023年 目的:完善多学科诊疗诊前、诊后流程,实现多学科诊疗前诊疗信息采集与多学科诊疗后诊疗效果追踪与评估,形成多学科诊疗专病诊疗数据库。方法:围绕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一套多学科诊疗系统,同时围绕多学科诊疗过程中评估消息建设诊疗前多学科信息采集平台,实现多学科诊疗前的医疗信息整合。并建设围绕多学科诊疗方案执行的诊中、诊后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多学科诊疗意见追踪。结果:围绕患者多学科诊疗开展,完善诊前信息采集、多学科诊疗、诊中信息和诊后信息采集,实现患者诊疗全流程管理与数据采集,最终形成以多学科诊疗为核心的专病数据库。结论:通过多学科诊疗系统建设,完善了多学科诊疗的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多学科诊疗工作的开展。 王术梅 王立军 庞娟 衡反修关键词:单病种 数据库 肿瘤 大数据技术下静脉血栓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肿瘤患者常见术后并发症。在所有首次发生VTE的病例中20%~30%和肿瘤相关,同时肿瘤患者VTE发生率比非肿瘤患者高4~7倍。肿瘤患者作为VTE发生的高危人群,加强肿瘤患者的VTE防治工作,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方法:基于Caprini评估量表和Padua评估量表,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智能提取评分指标内容,实现评分量表的机器自动评估、自动推送、提前预警,提高肿瘤患者VTE评估率。结果:基于大数据技术的VTE风险智能评估技术将原来手工11%~87%的院内VTE评估率提升到了机器自动100%评估。实现外科患者Caprini全评估,内科患者Padua全评估。结论:基于大数据的VTE风险智能预警系统做到肿瘤患者VTE有效预防、提前诊疗,构建完成医院内部完整的VTE防治体系。 王立军 庞娟 王丹 衡反修关键词:肿瘤 VTE 医院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辨析与思考 被引量:9 2022年 近年来,各行各业掀起了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已不能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数字化转型为医院提供有力支撑,以驱动业务模式创新,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从定义与内涵、差异、联系等方面对医院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进行辨析与探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不是割裂的、对立的,而是联系的、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 左惠玲 朱卫国 刘敏超 衡反修 王力华关键词: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