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朝洪 作品数:17 被引量:200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天文地球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9 2000年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继发明用火以来的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在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考古工作中。都发现了时代早于 1万年的陶器。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庙岩、湖南道县玉蟾岩、河北阳原于家沟等多处遗址中的发现了早期陶器。经多种科学方法测定 ,其最早的年代可达 1.7万年前后 ,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从已发现的早期陶器看 ,均为夹砂陶器 ,胎壁普遍较厚 ,烧成温度较低 ,大致在 6 0 0 -80 0℃之间 ,器型主要是罐 (釜 )类 ,成型方法多为手捏 ,有的也使用了泥片敷贴法 ,反映了早期制陶工艺的特点。 赵朝洪 吴小红关键词:陶器 考古 制陶工艺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2016年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朵奇葩.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我们的古代先民审时度势,殷勤耕耘,沐日月光辉,与天地同庆,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他们爱玉、尊玉、崇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近万年来,虽然这块土地上发生过无数次沧桑变化及王朝更迭,但是玉文化却一直能够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并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拓展其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推陈出新,高潮迭起,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这在世界物质文化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赵朝洪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玉文化 民族文化 中华文明 文化史 北京斋堂东胡林全新世早期遗址的黄土剖面 被引量:19 2002年 门头沟斋堂东胡林遗址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最早且内涵最丰富的新石器早期遗址(9281±120~8270±60 a BP)。该遗址的黄土剖面清晰,包含了晚更新世及早全新世的黄土堆积、全新世早期的沉积间断及埋藏古土壤。在相对精确的^(14)C年龄时间框架下,本文对保存该遗址的黄土剖面的分层、黄土的粒度特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孢粉图谱及蜗牛的相对丰度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本地区晚更新世气候比较干冷,气候的明显转暖应在全新世早期(早于9281±120 a BP),在约8500 a BP华北地区的年均温度可能已达到比现在高约2~3℃左右的状况。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山顶洞人的后裔们,在清水河畔的阶地上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郝守刚 马学平 夏正楷 赵朝洪 原思训 郁金城关键词:早全新世 黄土 矿物成分 古气候 从玉器原料来源的考察看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 近年来,笔者在对辽海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的玉器原料来源进行考察的同时,对邻近的海岱地区的大坟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部分玉器的玉料来源情况也作了初步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对红山文化与大坟口文化的关系问题也作了... 赵朝洪 员雪梅 徐世炼 王时麒 于洗关键词:红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玉器 文献传递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中华民族爱玉,尊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玉文化。近万年来,虽然中华大地上发生过无数次沧桑变化及不断的王朝更迭,但是玉文化却能够连绵不断地发展起来,并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拓展其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推... 赵朝洪关键词:玉文化 历史地位 文化内涵 文献传递 北京东胡林遗址人骨的体质演化与生物文化适应 被引量:3 2020年 北京东胡林遗址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重要遗址,遗址出土的人骨遗存是了解晚更新世到早全新世华北地区人类体质演变及古人生活、行为适应方式的重要材料。东胡林遗址最早的3具人骨材料发现于1966年,受条件所限,仅有少量测量数据发表,且现保存地点不详[1]。1995年,北京大学地质系田野考察中于遗址内发现半具人骨并进行了采集,校正后的人骨碳十四测年数据约为公元前7500年[2]。 何嘉宁 赵朝洪 郁金城 崔天兴 王涛 郭京宁 袁永明 贠雪梅 杨岐黄关键词:头骨形态 北京东胡林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44 2020年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坐落在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三级阶地上,高出现在的河床25米,海拔高度约400米。当地环境属于清水河中游斋堂盆地边缘地带,遗址东部面向河谷,西南为山坡,背风向阳。2001~2006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现了房址居住面、灰坑、火塘、墓葬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动物遗骸等遗物。 赵志军 赵朝洪 郁金城 王涛 崔天兴 郭京宁关键词:狗尾草 白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05年 白龙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分为四期七段。其中,第一期的文化内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第二期发展为仰韶文化庙沟期,到了第三期则可归入到以大地湾四期为代表的仰韶文化中。第四期时,在下游的秦岭谷地发展为仰韶文化晚期类型,上游的甘南高原则演变为有区域特征的马家窑类型。 张强禄 赵朝洪 张江凯 严文明 李仰松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文化谱系 仰韶文化 天下美玉出和田 琳瑶瑜琪此为冠——从“凡玉入中国,贵重者尽出于阗”谈起 2024年 中华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透闪石质玉为主流载体,以礼乐文化为主要特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玉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赵朝洪关键词:礼乐文化 中华文明 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平谷上宅遗址骨柄石刃刀的微痕分析:来自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的证据 被引量:11 2010年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柄石刃刀是一种狩猎采集经济工具,但近年来不断受到学者的质疑.本文使用环境扫描电镜对距今7000年前北京平谷上宅遗址出土的一件骨柄石刃刀进行观察,并对细石叶的器表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环境扫描电镜的观察和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骨柄石刃刀刃部残留有磷、钙、碳、氧等物质成分,为我们认定其用途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其当时可能用来加工肉类.分析还发现石刃背缘部位覆盖有胶层并含有均匀分布的钡盐、锌盐等.这一发现对重新认识史前居民制胶工艺提供了新的线索,但尚需要该遗址以及其他遗址的材料进一步支持. 崔天兴 杨琴 郁金城 周双林 赵朝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