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彩英 作品数:20 被引量:126 H指数:7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邢彩英 徐兵 蔡娟 杨丽君 李莉 张翠英关键词:手足口病 护理 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6月PICC置管患儿141例(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更换敷料、更换输液接头及冲封管等,观察局部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及断管与堵管的发生率.并与2012年7~12月行常规护理的PICC置管患儿12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局部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早产儿PICC局部静脉炎及堵管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丽娟 徐兵 邢彩英 戴明红 杨丽君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早产儿 早产儿PICC送管体位与导管异位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穿刺时送管体位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将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平卧位组和坐位组。平卧位组送管时患儿平卧,穿刺侧手臂外展大于90°,当导管位置到达肩部时助手将患儿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贴近锁骨;坐位组在导管送入肩部时助手托起患儿,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贴近锁骨,躯干与操作台面垂直。结果平卧位组48例患儿中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37例,导管异位率22.92%;坐位组47例患儿中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30例,导管异位率36.17%;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ICC导管细、软、轻,重力作用小,平卧位送管操作简单、方便。 戴明红 邢彩英 徐兵 李莉 蔡娟 杨丽君关键词:PICC 置管 体位 导管异位 早产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从心理护理,并发症及药物治疗的观察,加强饮食的管理与指导,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及皮肤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18例再无新的皮疹出现,无腹痛及关节痛时给予出院,2例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与观察,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杨丽君 徐兵 邢彩英 蔡振华 刘继秀 李广琴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护理 超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行为测定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NICu高危新生儿82例,按家长意愿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干预,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干预、感官刺激干预及运动训练干预等。比较两组高危儿第14天、28天NBNA得分及3个月时的发育商。结果超早期干预组高危儿第14天、28天时NBNA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且第28天时NBNA得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干预能提高高危儿的神经行为能力,促进智能发育。 蔡荣兰 邢彩英 张云莲 蔡娟 陈娟娟关键词:高危儿 超早期干预 智能发育 1例甲氨喋呤过量导致Ⅳ度口腔溃疡的治疗和护理 2011年 总结了1例甲氨喋呤过量导致Ⅳ度口腔溃疡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评估口腔溃疡的程度,保持口腔清洁,口腔黏膜的护理,保护性隔离,营养的供给,心理护理 等.经过18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王明利 张俊连 邢彩英关键词:甲氨喋呤 口腔溃疡 护理 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观察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与否分为送管通畅组和送管困难组,观察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结果 61例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其中发生导管异位8例,导管异位率为13.11%,34例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其中发生导管异位20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5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3,P<0.01)。结论置管前认真评估,置管中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戴明红 徐兵 邢彩英 杨丽君 杨丽娟 宁艳飞关键词:PICC 置管 导管异位 早产 微量注射泵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早产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所有早产儿入院后除保暖、合理喂养、维持有效呼吸、预防感染外均采用微量注射泵输液。结果:129例早产儿好转出院106例,自动出院13例,病死10例,病死率7.8%。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具有恒速、恒量、容易控制输液速度等特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省时省力的给药方法。 刘丽 蔡荣兰 邢彩英关键词:输注 静脉内 早产婴儿 注射泵 小儿有机氟灭鼠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2003年 邢彩英关键词:有机氟灭鼠药中毒 急救 护理 小儿 洗胃护理 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反向交接班模式在新生儿监护室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程序的反向交接班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危重症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式进行交接班;另将2018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危重症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SBAR程序的反向交接班模式,通过相关专业理论调研与专家指导构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SBAR反向交接班指引单,并对全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实施。比较两组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交接问题发生率、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护士交接满意度和护士交接班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5%(2例),低于对照组的16.36%(9例);观察组护理交接班信息的完整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合格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2%;观察组护士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护士满意度(82%),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平均交接班时间为(18.56±2.10) min,观察组平均交接班时间为(19.12±2.16) min,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BAR程序反向交接班模式可降低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交接患儿信息完整率,同时也提高护士汇报病情的临床思维能力与满意度,让护士有依据有方向有条理的交接患儿信息,减少护理风险,因此这一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杨丽娟 徐兵 邢彩英 戴明红关键词:新生儿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