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邸敬

作品数:36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电子电信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图像
  • 8篇通信
  • 8篇图像融合
  • 8篇网络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课程
  • 5篇教学
  • 4篇信号
  • 4篇通信工程
  • 4篇耦合神经网络
  • 4篇脉冲耦合
  • 4篇脉冲耦合神经...
  • 4篇教学改革
  • 4篇OFDM系统
  • 3篇信道
  • 3篇信道估计
  • 3篇医学图像
  • 3篇医学图像融合
  • 3篇余弦

机构

  • 30篇兰州交通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0篇邸敬
  • 9篇廉敬
  • 7篇刘玉红
  • 7篇申东
  • 6篇蒋占军
  • 5篇刘冀钊
  • 5篇邵军花
  • 3篇李翠然
  • 3篇李强
  • 2篇郑玉甫
  • 2篇许琼
  • 2篇杨桂芹
  • 1篇周冬梅
  • 1篇李湘文
  • 1篇罗进文
  • 1篇杨燕
  • 1篇周东梅

传媒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4篇自动化与仪器...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红外技术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中国教育技术...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计算机时代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通信技术
  • 1篇信息技术
  • 1篇光通信技术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工业和信息化...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思政教育融入“移动通信原理”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2021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移动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深度挖掘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全面育人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思政教育与"移动通信原理"课程内容相融合角度出发,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课程目标,设计思政元素融合案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思政教育,以期对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邸敬申东刘玉红
关键词:思政教育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工程工科专业课程
基于DV-Hop测距修正的动态调参差分进化定位算法被引量:7
2021年
针对距离向量-跳距(DV-Hop)定位算法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V-Hop测距修正的动态调参差分进化算法(IDV-Hop-DPDEL)。利用多通信半径广播锚节点位置信息,结合节点远近度修正待定位节点与锚节点的测距值;通过动态调整差分进化算法中的变异因子和交叉概率因子,提高搜索精度,得到待定位节点的最优位置。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保证其他参数都固定的情况下,令节点总数、通信半径及锚节点占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实验结果显示,IDV-Hop-DPDEL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比DV-Hop算法低51.56%,且与其他两种经典改进DV-Hop算法相比,IDV-Hop-DPDEL算法的性能较优。
李强黄霞申东邸敬
关键词:传感器DV-HOP算法
基于三分支对抗学习和补偿注意力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2024年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图像融合方法依赖卷积提取特征,并未考虑源图像全局特征,融合结果容易产生纹理模糊、对比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分支对抗学习和补偿注意力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生成器网络采用密集块和补偿注意力机制构建局部-全局三分支提取特征信息。然后,利用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变化构建补偿注意力机制提取全局信息,更进一步提取红外目标和可见光细节表征。其次,设计聚焦双对抗鉴别器,以确定融合结果和源图像之间的相似分布。最后,选用公开数据集TNO和RoadScene进行实验并与其他9种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融合方法进行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获得纹理细节更清晰、对比度更好的融合结果,而且客观度量指标优于其他先进方法。
邸敬任莉刘冀钊郭文庆廉敬
关键词:局部特征提取
基于稀疏位姿优化的激光SLAM算法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基于图优化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算法的后端优化部分一般采用直接非线性优化方法。但是直接非线性优化方法的计算时间与图大小的立方成比例增长,优化大型位姿图成为移动机器人一个比较大的瓶颈问题。因此在基于图优化的框架下,采用基于稀疏位姿优化的SLAM算法,通过直接线性稀疏矩阵求解方法来高效计算约束图的大型稀疏矩阵,并与生成树初始化方式进行配合处理和优化。同时在自主搭建的移动机器人平台上进行实验,并在室内不同环境下对基于稀疏位姿优化的SLAM算法与Gmapping、Hecto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在建图精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内存占用也更小。
申东徐雨航李强邸敬黄霞
关键词:遥感激光雷达
香农编码的优化算法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香农编码作为变长信源编码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效率较低的缺点.本文针对这一缺陷,通过判断码字之间是否互为前缀来确定码字的方法对其编码算法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优化算法的实现步骤,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具体实例与仿真分析得出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编码效率,特别当信源符号概率大小差距较大时,编码效率提高得尤为显著.
邵军花刘玉红邸敬周东梅
关键词:仿真
基于DCT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研究
2010年
根据DCT变换能量集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DCT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改进方法。在分析了传统OFDM系统DFT实现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DCT的OFDM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并比较了基于DCT的OFDM系统和传统的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性能,通过在不同的信道估计方式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基于DCT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性能更优。
邸敬邵军花刘玉红
关键词:信道估计
基于改进加权空间平滑的凸优化协方差估计
2020年
针对相干信号受到非均匀噪声的干扰,在低信噪比环境中常规DOA估计存在估计效果较差甚至失效的情况,基于改进加权空间平滑,提出一种使用凸优化构造最优权重矩阵的方法。改进加权空间平滑算法解相干的同时构造权重矩阵,再用凸优化重构无噪声权重矩阵,将平滑过的协方差矩阵加权,并用MUSIC算法进行DOA估计。仿真结果证实,所提方法相对于空间平滑(spatial smoothing,SS)、基于特征空间MUSIC的空间平滑估计(spatial smoothing and eigen space based MUSIC,SS-ESMUSIC)以及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秩最小化(spatial smoothing based covariance rank minimization,SS-CRM)算法能更好地抑制非均匀噪声和解相干,且减少了低信噪比的干扰,展现出更优良的分辨力和准确性。
邸敬李煜马黎文申东李翠然
关键词:相干信号凸优化
“信息论与编码”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校和中国其他高校一样在双语教学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文章就我校开展的《信息论与编码》双语教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在本科教学中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邵军花邸敬刘玉红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双语教学
低复杂度的大规模MIMO上行链路软输出信号检测被引量:7
2021年
针对信道矩阵维度高以及接收信号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信号检测的混合迭代算法,即结合自适应阻尼雅克比(damped Jacobi,DJ)算法和共轭梯度(conjugate gradient,CG)算法。首先利用CG算法为自适应阻尼雅克比迭代算法提供有效的搜索方向;随后提出切比雪夫方法消除松弛参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在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加快收敛速度;最后,利用信道编译码中的比特似然比近似求解软信息,以提升检测性能。通过理论分析算法的复杂度,仿真在不同判决方式下对不同检测算法进行误码率对比,并对混合迭代算法的收敛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混合迭代算法在少量迭代次数下快速收敛并近似达到最佳MMSE检测性能,且算法复杂度远低于MMSE算法。
申东赵丹李强邸敬
关键词:MIMO共轭梯度对数似然比
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2025年
针对去噪扩散模型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中缺少基准真实值和可见光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条件扩散模型利用拼接技术将拼接源图像作为基准真实值进行训练,获得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提取任务的最优先验分布,在反向去噪过程中引入多通道似然校正模块,更有效地模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复杂分布。然后,提出细节自适应去噪网络来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高低频特征提取任务。最后,在融合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低频并行融合模块,采用区域一致性融合网络和多通道低频特征融合网络分别完成高低频特征的融合。该模型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提供了一种可训练的扩散模型范式用于特征提取,使用特定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融合。通过与近年来提出的9种高水平方法相比,在MSRS和RoadScen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8种客观评价指标平均提升了4.52%~59.62%。本文方法在色彩保真度和纹理细节保持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符合人眼视觉特性,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光照和环境场景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
邸敬王鹤然梁婵刘冀钊廉敬
关键词:图像融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