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娇娇

作品数:3 被引量:6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氮沉降
  • 3篇土壤
  • 3篇大气氮沉降
  • 2篇增氮
  • 2篇高寒草甸
  • 2篇高寒草甸土壤
  • 2篇草甸
  • 2篇草甸土
  • 1篇氧化菌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效氮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生态系统
  • 1篇土壤有效
  • 1篇土壤有效氮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缘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3篇于贵瑞
  • 3篇程淑兰
  • 3篇方华军
  • 3篇郑娇娇
  • 2篇徐敏杰
  • 2篇张裴雷
  • 2篇李英年
  • 1篇王永生
  • 1篇朱天鸿
  • 1篇高文龙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增氮对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土壤有机碳动态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关键环节,有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组成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至今尚未开展。基于中国科学院海北生态站的大气氮沉降模拟控制实验平台,于2010年5月、7月和9月中旬分别测定不同施氮处理下0—10cm、10—20cm、20—30cm土壤中粗颗粒态有机碳(CPOC)、细颗粒态有机碳(FPOC)和矿质结合有机碳(MOC)含量,研究不同施氮类型(NH4Cl,(NH4)2SO4和KNO3)和施氮水平(0、10、20、40 kgN.hm-.2a-1)对土壤POC和MOC含量以及POC/MOC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POC积聚在土壤表层,占总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64%以上,稳定性较差。施氮水平显著改变了土壤CPOC、FPOC和MOC含量,而施氮类型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月份土壤POC和MOC含量对增氮的响应不同,反映了SOC组分对增氮响应的时间异质性。在生长季中期,施氮倾向于增加表层土壤POC含量,而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恰好相反。土壤MOC对增氮的响应不敏感。另外,施氮显著降低生长季初期表层土壤POC/MOC比例,SOC稳定性增加。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较高,未来大气氮沉降增加短期内即可降低活性有机碳含量,相应地改变了其组成和稳定性。
郑娇娇方华军程淑兰于贵瑞张裴雷徐敏杰李英年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颗粒态有机碳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CO_2排放对模拟氮沉降的早期响应被引量:36
2011年
研究大气氮沉降输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大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影响,对于准确评价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碳平衡至关重要。通过构建多形态、低剂量的增氮控制试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CO2排放通量,同时测定相关土壤变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高寒草甸土壤CO2排放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低、高剂量氮输入倾向于消耗土壤水分,而中剂量氮输入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施氮初期总体上增加了土壤无机氮含量,铵态氮累积效应更为显著;施氮显著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土壤CO2排放通量,铵态氮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硝态氮。另外,土壤CO2排放通量主要受土壤温度驱动,其次为地上生物量和铵态氮储量。上述结果反映了氮沉降输入短期内可能刺激了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加剧了土壤-大气界面CO2排放。
朱天鸿程淑兰方华军于贵瑞郑娇娇李英年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土壤有效氮高寒草甸
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主控因子及其对增氮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森林土壤甲烷(CH4)吸收在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碳平衡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论述了森林土壤CH4的产生和消耗过程及其主控因子,有效氮不同的森林土壤CH4吸收对氮素输入的响应差异及其驱动机制,并且明确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重点。研究表明:大气氮沉降输入倾向于抑制富氮森林土壤的CH4吸收,而对贫氮森林土壤CH4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内在的氮素调控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的原因是过去通过高剂量施氮试验所得出的理论难以准确地解释低水平氮沉降情景下森林土壤CH4吸收过程,有关森林土壤CH4吸收对大气氮沉降响应的微生物学机理也缺乏系统性研究。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探讨森林土壤CH4物理扩散和净吸收过程对施氮类型、剂量的短期与长期响应,量化深层土壤CH4累积和消耗对表层土壤CH4吸收的贡献,揭示森林土壤CH4吸收对增氮响应的物理学与生物化学机制。另外,研究森林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活性、结构对施氮类型和剂量的响应,阐明土壤CH4吸收与甲烷氧化菌群落组成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入揭示森林土壤CH4吸收对增氮响应的微生物学机制。
程淑兰方华军于贵瑞徐敏杰张裴雷郑娇娇高文龙王永生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甲烷氧化菌森林生态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