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国栋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临床病理
  • 5篇病理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2篇染色
  • 2篇细胞癌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淋巴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甲状腺
  • 2篇肺癌
  • 2篇病理分析
  • 1篇弹力
  • 1篇弹力纤维
  • 1篇弹力纤维染色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实性假乳...

机构

  • 11篇福建省立医院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郭国栋
  • 6篇陈小岩
  • 3篇李峰
  • 2篇晋龙
  • 2篇陈佳菁
  • 2篇黄海建
  • 1篇何少华
  • 1篇唐力
  • 1篇眭玉霞
  • 1篇林瀛
  • 1篇张玮
  • 1篇罗敏
  • 1篇许辉煌
  • 1篇徐迪
  • 1篇林珊
  • 1篇林娟
  • 1篇马明平
  • 1篇包强
  • 1篇林宁
  • 1篇罗敏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肾腺瘤10例临床诊治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 M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MA患者1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讨论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特征、治疗预后。结果右肾5例,左肾5例,肿瘤为灰黄、灰白色结节,直径0.2~6.5cm(3.15±1.67)cm,界限清楚;镜下为均匀一致的瘤细胞排列呈小管状或囊状扩张,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CK(pan)+、CD57+、Vimentin+、WT-1+,CK7-/+,EMA-、CD10-、AMACR-,Ki-67增殖指数低;PCR显示3例BRAFV600E突变;患者随访14~107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MA罕见且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确诊需病理诊断,预后良好但生物学行为存在争议,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郭国栋晋龙童康梅林娟陈志忠吴义娟陈小岩
关键词:后肾腺瘤临床病理预后
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分析10例CN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10例CNC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9-45岁,中位年龄27.5岁。所有肿瘤均位于脑室系统内。镜下,肿瘤由形态一致的小圆形细胞组成,胞质透明,有核周空晕,呈菊形团状或蜂窝状排列,可见特征性的无核神经元纤维基质岛(神经毡)。免疫组化示1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NeuN、Syn(+),9例NSE(+),1例GFAP灶性(+),NF、CgA(-),Ki-67均〈2%。CNC首选手术切除。10例病例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是一种伴神经元分化的罕见肿瘤,肿瘤全切术是治疗首选,总体预后良好。免疫组化有助于CN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峰陈佳菁郭国栋陈小岩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免疫组化临床病理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21例SPNP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肿瘤由乳头区和囊实区混合组成,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抗胰糜蛋白酶(AACT)、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孕激素受体(PR)、共同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CD10)、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CD56)、周期素D1(CyclinD1)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AE1/AE3)、上皮膜抗原(EMA)、嗜铬素A(CgA)阴性表达,Ki-67阳性指数极低。结论 SPNP是好发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少见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SPNP首选治疗方法。
李峰陈佳菁陈小岩郭国栋
关键词: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恶性外胚叶间叶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恶性外胚叶间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右腰部皮下软组织恶性外胚叶间叶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3岁,肿块位于右腰部皮下,肿瘤由小圆细胞构成,可见两种类型细胞,一种是胞质略嗜酸性或嗜酸性细胞,部分呈横纹肌样,另一种是散在分布的胞质淡染细胞,呈小巢状、结节样分布。治疗以手术切除及化疗为主。免疫表型:嗜酸性及横纹肌样细胞成分中desmin、Myo D1、Myogenin均阳性。淡染的小圆细胞成分中NSE、S-100、Syn均阳性,两者均阳性有vimentin、CD56,Ki-67增殖指数约40%。结论恶性外胚叶间叶瘤临床极为罕见,常发生于儿童,可能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组织或者是横纹肌肉瘤,其组织学具有多样性,确诊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郭国栋黄海建陈小岩
关键词: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理
肺癌标本冰冻组织与冰剩组织弹力纤维染色质量比较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肺癌标本术中冰冻组织与术后冰剩组织石蜡切片染弹力纤维染色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脏层胸膜侵犯.方法选取临床诊断肺癌患者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冰剩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改良Gomori醛品红弹力纤维染色,比较肺癌标本冰冻前后弹力纤维染色结果与脏层胸膜侵犯诊断的符合程度.结果改良Gomori醛品红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冰冻组织中弹力纤维清晰可见,呈细丝样、波浪状,呈深紫色,背景染色几乎无着色或浅着色;冰剩组织中弹力纤维呈不连续着色,背景着色深,对比度模糊.术中冰冻组织弹力纤维染色(6.05±2.04)分,冰剩组织弹力纤维染色(4.61±1.4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5).结论采用术中冰冻组织切片弹力纤维染色对提高肺癌脏层胸膜侵犯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游立圣郭国栋林瀛
关键词:弹力纤维染色肺癌
SMARCA4缺失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SMARCA4缺失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SMARCA4缺失性NSCLC的临床资料,对肿瘤标本进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全部是男性,全部吸烟。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状排列伴片状坏死,胞质较丰富,胞质呈完全透明状至淡染嗜酸性。部分细胞内可见淡蓝色黏液。细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肿瘤细胞间见微脓肿及嗜酸性小球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MARCA4均阴性,细胞角蛋白(CK)7、p53和SMARCB1均弥漫强阳性,CK5/6、p40、甲状腺转录因子1、Napsin A、突触素、嗜铬粒素A、SALL4、CD34和SOX2均为阴性,2例CD56局部弱阳性表达。PCR检测5例均未检测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BRAF基因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基因重排。随访4例死亡,1例无瘤生存。结论SMARCA4缺失性NSCLC是一种罕见肿瘤,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及分子表型,生物学行为易转移,预后差。
眭玉霞晋龙郭国栋罗敏秦晓英游立圣陈灵锋
关键词:甲状腺转录因子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肿瘤标本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肝细胞癌Villin及Glypican-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Villin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illin和Glypican-3在100例肝细胞癌与非肿瘤性肝组织的表达。结果Villin在肝细胞癌和非肿瘤性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73/80)和20.0%(4/20)。Glypican-3在肝细胞癌和非肿瘤性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68/80)和0%(0/20),两者在肝细胞癌和非肿瘤性肝组织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HBsAg以及有无肝硬化不是Villin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而肿瘤的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以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是Villin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Villin和Glypican-3在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有助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李峰郭国栋陈小岩
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VILLINGLYPICAN-3
4种固定液对甲状腺冷冻切片固定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液对甲状腺冷冻切片的固定效果。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南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新鲜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30例,通过徕卡CM1950-1冷冻切片机行快速冷冻切片,分别用4种不同固定液固定,并通过HE染色观察4种固定液对甲状腺冷冻切片的固定效果。结果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的冷冻切片,组织结构模糊,核质对比度差,核固缩,核染色模糊,大部分胶质脱落。经95%乙醇固定的冷冻切片染色效果一般。组织结构尚清晰,核质对比度一般,胞核染色不佳,核收缩,滤泡胶质很少着色,部分胶质滤泡缺失。经AF液固定的冷冻切片,组织结构较清晰,核质对比度一般,核轻微收缩,胶质滤泡几乎全部着色。经AFA液固定的冷冻切片,组织结构清晰,颜色鲜艳,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淡粉色,细胞形态清晰,核质对比度良好,滤泡胶质全部着色。结论 AFA液固定的甲状腺冷冻切片,固定效果好,镜下最接近石蜡切片HE染色,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童康梅郭国栋黄海建陈小岩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固定液冷冻切片HE染色切片质量
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在子痫前期孕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index,3D-PDI)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8月就诊于本院晚孕期孕妇的资料,122例孕妇分为子痫前期组(观察组,60例)和正常妊娠组(对照组,62例)。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3D-PDU)并通过超声活检法获得的胎盘3D-PDI—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来定量监测胎盘血流灌注情况;CD34单克隆抗体染色法计数胎盘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比较两组间的各项差异,并对3D-PDI(VI、FI、VFI)与MVD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孕周、VI、FI、VFI及M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盘3D-PDI(VI、FI、VFI)与MVD均成正相关,且以VFI相关性最佳,三者B值分别为7.758、1.276、15.903。结论:超声活检法的应用扩大了3D-PDU的适用范围,使得晚孕期的胎盘3D-PDI(VI、FI、VFI)更加准确方便快捷监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的血流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叶晓铿林宁唐力柳之彦郭国栋
关键词:子痫前期微血管密度
舌鳞状细胞癌的MRI表现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对舌部鳞状细胞癌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舌部鳞状细胞癌的MRI征象,记录病灶大小、形态、位置、浸润深度、T2WI及DWI的信号强度,以及是否转移、复发率,并测量病灶实性部分的ADC值.结果:20例中,MRI首诊为鳞状细胞癌18例,另2例分别为腺样囊腺癌、黏液表皮样癌,鳞癌待除.舌鳞状细胞癌好发于舌体中1/3侧缘处,边界清晰或不清,T2WI常呈较均匀稍高信号,坏死较少见,DWI为稍高信号(高于正常舌肌,低于腭扁桃体信号),ADC值高于淋巴瘤,但低于其余良恶性肿瘤,20例病灶实性成分的ADC均值为1.005×10^-3 mm^2/s,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术后复发者坏死常见,T2WI及DWI信号不均匀,呈不均匀强化;通过观察淋巴引流区域可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结论:MRI对舌鳞状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玮张玮包强马明平罗敏
关键词:舌肿瘤鳞状细胞癌淋巴结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