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菁 作品数:11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180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分析10例CN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10例CNC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9-45岁,中位年龄27.5岁。所有肿瘤均位于脑室系统内。镜下,肿瘤由形态一致的小圆形细胞组成,胞质透明,有核周空晕,呈菊形团状或蜂窝状排列,可见特征性的无核神经元纤维基质岛(神经毡)。免疫组化示1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NeuN、Syn(+),9例NSE(+),1例GFAP灶性(+),NF、CgA(-),Ki-67均〈2%。CNC首选手术切除。10例病例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是一种伴神经元分化的罕见肿瘤,肿瘤全切术是治疗首选,总体预后良好。免疫组化有助于CN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峰 陈佳菁 郭国栋 陈小岩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21例SPNP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肿瘤由乳头区和囊实区混合组成,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抗胰糜蛋白酶(AACT)、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孕激素受体(PR)、共同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CD10)、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CD56)、周期素D1(CyclinD1)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AE1/AE3)、上皮膜抗原(EMA)、嗜铬素A(CgA)阴性表达,Ki-67阳性指数极低。结论 SPNP是好发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少见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SPNP首选治疗方法。 李峰 陈佳菁 陈小岩 郭国栋关键词:实性假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子宫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1例报道 被引量:3 2017年 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IVLBC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大B细胞性淋巴瘤,其特征为肿瘤细胞选择性地在血管内尤其是毛细血管腔内生长。在国内外已报道的病例中,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神经系统、皮肤、肾、肾上腺、肺等。本例发生于子宫,文献仅有数例报道,因此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总结,以期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患者女性,55岁。因突发言语错乱、四肢乏力3天入院。 林慧 陈佳菁 张冲冲 刘立飞 邱建龙关键词: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子宫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学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5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 5例患者发病年龄14-66岁,均为单侧发生,左侧4例,右侧1例。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紊乱2例,盆腔包块1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无症状1例。病理组织学特点:典型的假小叶结构,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可见空泡样肿瘤细胞杂乱分布,血管丰富。免疫组化染色:5例肿瘤细胞α抑制素、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孕激素受体均(+),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均(-)。1例肿瘤细胞钙网蛋白(+),1例灶区结蛋白(+)。特殊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过碘酸-雪夫染色均(-),网状纤维围绕单个肿瘤细胞。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好发于年轻女性,肿瘤细胞形态温和,诊断上要与卵巢间叶源性肿瘤鉴别,手术切除后多无复发,预后好。 林瀛 陈小岩 陈佳菁关键词:卵巢 硬化性间质瘤 病理分析 肾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性,20岁,外伤后左侧腰部疼痛半个月就诊。B超示左肾混合性回声区,大小14.1cm×10.2cm,边界尚清,结合病史疑肾挫裂伤。 陈佳菁 邱建龙关键词:肾脏肿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病例报道 βⅢ-Tubulin过表达与ERG融合、PTEN缺失密切相关,是预测前列腺癌进展的独立因素 被引量:6 2014年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确立的预后指标包括Gleason分级、肿瘤范围、术前PSA水平以及临床分期等,但这些参数都不足以使个体化治疗决策达到最优化,为此,作者拟寻找更合适的生物学标记来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Tsourlakis M C Weig P Grupp K 陈佳菁 林慧 余英豪关键词:前列腺癌 ERG 过表达 GLEASON分级 恶性肿瘤 伴有ALK基因融合的Spitz痣、非典型Spitz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4 2014年 Spitz肿瘤是一组发生于青年人,主要由梭形及上皮样肿瘤细胞组成的黑色素细胞肿瘤。Spitz黑色素肿瘤包括良性的Spitz痣,恶性潜能未定的非典型Spitz肿瘤和Spitz样恶性黑色素瘤。目前通过皮肤病理学形态上鉴别惰性病变或是侵袭性致命肿瘤仍是一个难题。有研究表明,Spitz肿瘤存在包括ALK基因融合在内的多种基因融合,且这些基因融合肿瘤具有特定的临床病理特点。 Busam K L Kutzner H Cerroni L 陈佳菁 余英豪关键词:SPITZ痣 基因融合 临床病理学特征 恶性潜能 皮肤病理学 鼻咽巨大零细胞垂体腺瘤1例 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性,42岁,1年前因持续双侧鼻塞行CT检查,示鼻咽顶后壁巨大占位,颅底骨破坏;鼻咽部MRI平扫:颅底斜坡处软组织肿块影,大小4.4 cm×4.3 cm,侵及后组筛窦及鼻道,侵犯双侧蝶窦及右侧海绵窦(图1);鼻咽镜下见鼻咽部顶壁巨大新生物,表面有轻度糜烂。 陈佳菁 郑智勇 姚丽青关键词:鼻咽肿瘤 垂体腺瘤 肾Ewings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肾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EWS)/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分子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6例肾EWS/p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EWS/pPNET男、女性各3例,年龄3个月~41岁(中位年龄23岁)。肿块最大径4~15 cm(平均9 cm)。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呈索状或弥漫分布,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胞质少,界不清,可见Homer-Wright菊形团,核分裂象可见,有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阳性,NSE、Syn、CgA、CD56不同程度阳性,部分细胞vimentin、S-100均呈阳性,而CK、WT-1、CD45、desmin和MyoD1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40%~60%。6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术后给予化疗;随访3~66个月,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4个月死亡,2例无复发,2例失访。结论肾脏pPNET临床十分罕见,确诊主要依赖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检测,组织学特征需与发生于肾脏的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鉴别。EWS/pPNET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并结合术后化疗。 陈佳菁 黄海建 林慧 邱建龙关键词:肾脏肿瘤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基因检测 胃肠道间质瘤中碳酸酐酶Ⅱ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Ⅱ(CAⅡ)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GIST组织中C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组织中CAⅡ表达阳性率为66.7%(36/54),CAⅡ表达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及危险度分级有关(P<0.01)。结论 CAⅡ表达可能与GIST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林慧 张冲冲 陈佳菁 康锶鹏 陈远钦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