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永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钎具
  • 7篇渗碳
  • 4篇硬度梯度
  • 3篇韧性
  • 3篇相变
  • 3篇冷速
  • 2篇钎头
  • 2篇强韧性
  • 2篇相变规律
  • 2篇相组织
  • 2篇连续冷却相变
  • 2篇复相
  • 2篇复相组织
  • 2篇变形温度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断裂失效分析
  • 1篇应变速率
  • 1篇元素偏析
  • 1篇再结晶
  • 1篇再结晶行为

机构

  • 15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西宁特殊钢股...

作者

  • 15篇刘雅政
  • 15篇闫永明
  • 12篇徐盛
  • 10篇周乐育
  • 5篇朱洪武
  • 3篇王磊英
  • 3篇王国存
  • 2篇黄斌
  • 1篇蒋波
  • 1篇李俊儒
  • 1篇陈列
  • 1篇王芝林
  • 1篇赵海东
  • 1篇刘广磊

传媒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7
  • 8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钎具钢23CrNi3Mo渗碳后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研究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结合金相-硬度法,研究了23CrNi3Mo钢渗碳后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结果表明:23 CrNi3Mo钢渗碳后以0.05~5℃/s不同冷速连续冷却,渗碳层均为马氏体组织;冷却速度≤0....
刘雅政陈列闫永明周乐育徐盛王磊英王国存
关键词:渗碳相变规律
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连续冷却相变的组织变化被引量:9
2013年
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连续冷却相变组织变化规律,包括静态和动态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等,分析了合金元素作用、冷却速度和热变形对CCT曲线、相变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Cr、Mo、Ni等元素的加入是为了使22Si2MnCrNi2MoA钢可以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得到马氏体+贝氏体为主的复相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变形促进多边形铁素体形成的能力将得到削弱,而变形促进贝氏体形成的能力将得到加强,且贝氏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热变形促进了铁素体和贝氏体相变,细化了贝氏体板条,变形促使马氏体相变转变开始温度略微降低。
朱洪武刘雅政闫永明徐盛王磊英王国存
关键词:相变CCT曲线
一种23CrNi3Mo钎具用材料的硬度分布控制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B>23CrNi3Mo</B>钎具用材料的硬度分布控制工艺,可实现渗碳后钎具由表及里的平缓硬度梯度分布,即由钎具表面到心部组织的显微硬度呈现平缓下降,使得渗碳后钎具形成表面高硬度、心部高韧性及一定宽度过渡...
刘雅政闫永明周乐育徐盛朱洪武
热处理工艺对23CrNi3Mo钎具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为提高钎具的使用寿命,采用SEM、TEM等方法对一种较为理想的凿岩钻具及钎具用钢23CrNi3Mo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23CrNi3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强度的影响不大,而对塑性有较明显的影响。23CrNi3Mo钎具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20℃×45 min)油淬+(200℃×2 h)回火,回火保温完成后,空冷至室温。显微组织中存在碳化物会对冲击韧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热处理后应避免碳化物的出现,淬火保温时间应≥45 min,回火温度应≤200℃。
闫永明刘雅政周乐育徐盛
关键词:正交实验碳化物冲击韧性
热处理对45CrNiMoV钢析出相和力学性能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及硬度、拉伸性能测试,利用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45CrNiMoV高强钢析出相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回火温度对强度和冲击功均有显著影响,550℃回火后强/硬度达到最高值,600℃以上回火强/硬度急剧下降;实验钢回火温度从570℃提高到640℃,析出的碳化物形貌由条杆状向球形演变,570℃回火后,析出的细小的球状碳化物对马氏体板条边界存在钉扎作用。640℃回火后,析出的碳化物已经无法钉扎住板条边界;实验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80℃油淬保温45 min+590℃回火240 min。
徐盛刘雅政周乐育闫永明
关键词:回火温度力学性能析出物
退火工艺对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带状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也镜和能谱仪等研究了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动态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和退火工艺优化,分析了冷却速度对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和相变组织的影响,探讨了22Si2MnCrNi2MoA钢带状组织成因及改善措施.22Si2MnCrNi2MoA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在形变后空冷即可得到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在所选取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710℃退火保温5 h为最优的退火工艺,等温退火并不能改善钢中带状组织的成分不均.带状组织的形成是由于化学元素Si、Mn、Cr、Ni和Mo的偏聚引起的,提高横截面内变形均匀程度对于改善棒材组织均匀性是有利的,但冶金过程成分偏析均质控制才是减轻或消除带状组织成分不均的关键.
朱洪武刘雅政徐盛闫永明王磊英黄斌
关键词:工具钢退火相转变
钎具钢23CrNi3Mo渗碳规律及显微组织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固态渗碳法,从碳浓度分布、表面碳含量、渗碳层深度和显微组织等方面着手,研究了不同渗碳温度和渗碳时间下23CrNi3Mo钢的渗碳规律及显微组织状态.结果表明,23CrNi3Mo渗碳过程中,渗碳温度选择910-930℃时表面碳浓度较高,利于渗碳过程中碳原子由表面向心部的扩散.在渗碳过程中,表面碳浓度应控制在0.80%~0.90%,碳浓度≥0.90%时,在淬火过程中易出现残余奥氏体,表面硬度下降,降低钎具的使用寿命.
闫永明刘雅政周乐育徐盛王国存
关键词:渗碳层深度渗碳温度残余奥氏体
23CrNi3Mo钢动态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演变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道次热压缩变形,通过控制变形温度(900,950,1 000,1 050℃)和应变速率(0.01,0.1和1 s-1)研究了23CrNi3Mo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动态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23CrNi3Mo钢动态再结晶的再结晶激活能为293.23 kJ/mol;采用θ-σ模型较精确地获得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并确定了其平均比值εc/εp=0.63;确定了材料常数和热变形本构方程.通过对热模拟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建立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动态再结晶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
闫永明刘雅政周乐育徐盛
关键词: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
23CrNi3Mo钢热塑性行为及断裂机理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热拉伸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800~1200℃和应变速率0.002~20 s-1范围内23CrNi3Mo钢热塑性行为及断裂机理。结果表明:23CrNi3Mo钢具有优异的高温塑性。不同的变形温度下,峰值应力随温度线性降低,而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峰值应力升高。应变速率2 s-1时,热拉伸过程中,高温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断口呈韧窝形貌。随着温度的升高,韧窝直径变小而深度增加。变形温度1050℃时,随应变速率的降低,断裂机制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应变速率高于0.2 s-1时,断口呈韧窝形貌;而应变速率低于0.2 s-1时,断口呈沿晶断裂形貌。高温拉伸断裂过程中,夹杂物的存在对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闫永明刘雅政徐盛李俊儒
关键词:热塑性变形温度
一种23CrNi3Mo钎具用材料的硬度分布控制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23CrNi3Mo钎具用材料的硬度分布控制工艺,可实现渗碳后钎具由表及里的平缓硬度梯度分布,即由钎具表面到心部组织的显微硬度呈现平缓下降,使得渗碳后钎具形成表面高硬度、心部高韧性及一定宽度过渡层的复相组织,...
刘雅政闫永明周乐育徐盛朱洪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