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利江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5篇脊髓
  • 3篇腰椎
  • 3篇内固定
  • 3篇颈椎
  • 3篇脊柱
  • 3篇脊柱骨
  • 3篇脊柱骨折
  • 2篇地震伤
  • 2篇胸腰椎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椎体
  • 2篇螺钉
  • 2篇颈椎病
  • 2篇脊髓损伤
  • 1篇蛋白
  • 1篇多节段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脊柱

机构

  • 13篇绵阳市中心医...
  • 2篇绵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陈利江
  • 7篇崔易坤
  • 6篇宋晋刚
  • 4篇尹振宇
  • 3篇苗艳
  • 3篇赵兵
  • 3篇王军
  • 2篇王泉容
  • 2篇谢春燕
  • 1篇权正学
  • 1篇刘都
  • 1篇王顺和
  • 1篇康斌
  • 1篇叶楠
  • 1篇唐诗天
  • 1篇杨衡
  • 1篇吴永红
  • 1篇王伯通
  • 1篇王陶
  • 1篇石波

传媒

  • 4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西部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压封闭引流在肢体毁损伤保肢术的急诊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肢体毁损伤的病例,探讨肢体毁损伤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343例开放骨折,21例经急诊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肢体毁损伤病例被纳入本研究。男14例,女7例,年龄17-52岁,平均31岁。车祸伤16例,地震伤2例,机器绞砸伤3例。上肢13例,下肢8例。GustiloⅢb型15例,Ⅲc型6例。肢体创伤程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severity score,MESS评分):9例〈6分,6例6-7分,6例〉7分。手术按外科清创术原则清创,修复血管、神经、肌腱,组织覆盖骨外露创面,外固定架固定构建肢体稳定性,负压封闭引流吸引封闭创面。结果 21例患者经1-5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2例无骨外露,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游离植皮成功;5例骨外露面积小,肉芽组织粗盖骨外露后游离植皮,创面愈合;3例骨外露,行组织瓣转移覆盖创面;1例并发严重感染,截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适用于肢体毁损伤的急诊保肢治疗,可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创面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石波王军杨衡王陶唐诗天康斌刘都张定伟陈利江王伯通叶楠
关键词:封闭负压吸引开放骨折保肢术
侧前方减压、双钉-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侧前方减压、双钉-棒内固定在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4月应用胸腰椎前路技术,行椎体侧前方减压、XIA双钉-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14例。结果:随访3~18个月,疗效满意,内固定可靠,植骨愈合,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侧前方减压可靠有效,前路XIA双钉-棒内固定固定系统能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在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崔易坤宋晋刚陈利江王泉容
关键词:脊柱骨折内固定胸腰椎多节段
庆大霉素对截瘫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灌胃和肌注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脊髓损伤并发截瘫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性截瘫模型,以庆大霉素灌胃治疗和肌注治疗两组大鼠为实验组,以脊髓损伤生理盐水灌胃和肌注两组大鼠为相应对照组。采集动物下腔静脉血进行内毒素定量检测和细菌培养,采集肝、脾、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物作细菌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动物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空肠、回肠进行病理切片及染色检查。结果庆大霉素灌胃组内毒素低于其他三组,血细菌培养仅生理盐水灌胃组阳性率高,脾细菌培养仅生理盐水肌注组阳性率高;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庆大霉素灌胃组阳性率低,而生理盐水灌胃组阳性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预防及治疗脊髓损伤性截瘫后并发细菌?内毒素时应以经胃肠道途径给药为主。
陈利江权正学谢春燕
关键词:脊髓损伤截瘫并发症细菌移位
Herbert螺钉结合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舟骨骨折
陈利江
选择性切除椎体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短节段内固定的有效方式。方法:2002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前路选择性切除椎体、植骨融合,单钉-棒及钉-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术中保留骨折椎相对完整的部分和无明显破坏的椎间盘,以减少切除范围和融合的节段,有神经症状者行椎管减压。骨缺损采用自体髂骨或钛网+自体碎骨的方法植骨。共58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后随访的时间6~28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所有骨折患者植骨稳定,无明显移位和塌陷,内固定器无松脱和断裂,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前路选择性切除椎体,单钉-棒及钉-板内固定不仅能够维持胸、腰椎骨折手术后脊柱的稳定,防止移植骨块的松动脱落,而且可以最大范围地减少融合节段,减少术中创伤,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式。
崔易坤宋晋刚尹振宇苗艳陈利江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移植内固定器
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19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4-03~2007-04收治的多节段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19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笼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患者获随访6~23个月,术后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植骨块无松动脱落,MRI显示脊髓及神经根压迫解除。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多节段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宋晋刚崔易坤苗艳尹振宇陈利江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的不同,对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Frankel分级和JOA17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为(5.3±2.5)分,术后随访末次JOA评分为(12.2±3.7)分,改善率为59%,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赵兵崔易坤陈利江尹振宇
关键词: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手术
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会
2008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式。,方法腰椎间盘术后复发28例,其中16例采用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12例采用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非内固定组)。结果内固定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8~29分,平均21.5分,平均改善率88.7%。非内固定组JOA评分6~23分,平均13.7分,平均改善率75.8%。结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应根据复发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崔易坤陈利江宋晋刚王泉容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内固定
地震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56例治疗分析
2008年
目的:总结"5.12"地震中5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OCS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此次地震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7例,手术治疗39例,其中截肢6例。结论:OCS临床以创伤后小腿多见,早期诊治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宋晋刚崔易坤苗艳陈利江王泉蓉
关键词:自然灾害
Nestin在EAE大鼠脑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5年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神经巢蛋白(N estin)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 en ta la llerg ic encepha lom ye litis,EAE)大鼠脑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豚鼠脑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作为抗原,给予W istar大鼠四足皮内注射,建立EAE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AE大鼠脑中N estin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并做成组t检验分析其表达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 estin在EAE大鼠脑室管膜下区和皮质中表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 estin表达显著性增强,表明神经干细胞在EAE大鼠脑中有增殖,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可以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修复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谢春燕王顺和陈利江吴永红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巢蛋白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