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忠秀
-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马来丝虫病流行区防治后期年传播潜势的纵向观察被引量:2
- 1994年
- 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进行了与丝虫病传播有关的人群和媒介观察,采用Ⅰ、Ⅱ期幼丝虫发育至Ⅲ期幼丝虫的时间内蚊媒存活概率为校正值参与丝虫病年传播潜势计算。结果为终止防治前流行区内平均每人每年受到嗜人按蚊50次感染性叮咬,可接种70条Ⅲ期幼丝虫,终止防治后9年分别降至4次和4条,年传播潜势呈逐年下降,与流行区丝虫病流行趋势分析结果一致。认为用校正值参与年传播潜势的计算方法适用于防治后期丝虫病传播流行趋势的分析。
- 张富南饶忠秀侯崇华税成秀
- 关键词:马来丝虫丝虫病
- 丝虫病防治后期外来传染源纵向监测
- 1999年
- 张富南张选明饶忠秀
- 关键词:丝虫病
- 四川省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张富南饶忠秀范黎姚可刘志荣
- 关键词:丝虫病慢性寄生虫病
- 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传播作用的纵向观察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丝虫病防治后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 方法 1984~ 1996年 ,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选定 3个村为观察区 ,终止防治措施进行观察。 结果 人群微丝蚴率≤ 1.0 3%、微丝蚴密度大多≤ 10条 /12 0 μl的裕农和台子村 ,分别在 5年和 10年微丝蚴率和嗜人按蚊感染率均降为 0 ;微丝蚴率 1.36 % ,微丝蚴密度大多≤ 2 0条 /12 0 μl,有极少数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 (>5 0条 /12 0 μl)的石头村 ,于 10年后仍有新检出病例和感染蚊 ,13年后微丝蚴率仍维持在 0 .2 7%。 结论 少数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作为嗜人按蚊感染源作用较强。但随着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陆续转阴 ,微丝蚴密度的降低 ,人们防蚊意识增强和社会与自然因素的制约 ,裕农和台子村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 ,石头村丝虫病传播正趋于阻断。
- 张富南饶忠秀卢素惠魏银松
- 关键词:嗜人按蚊
- 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人群传染性指数分析
- 1997年
- 根据1985、1987、1988和1996年4次在马来丝虫病观察区收集的数据,计算分析了人群传染性指数(IT),从1985年的0.1621%逐年减至0.0309%、0.0260%和0.0058%;1987、1988和1996年分别较1985年减少80.94%、83.96%和96.42%。说明当地自1983年最后一次治疗病人终止防治措施以后,丝虫病的流行已得到进一步控制,原防治措施的效果肯定;但是个别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仍然是防治后期一个潜在的威胁。
- 饶忠秀张富南魏银松魏银松侯崇华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白色PVC Dot-ELISA用于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血清学监测报告
- 1998年
- 在经过积极防治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地区,微丝蚴血症者明显减少,采用常规的血检方法进行监测很不敏感。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已把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快速的ELISA和Dot-ELISA[1,2]等方法作为丝虫病的诊断方法。在成功地建立了检测抗淋巴丝虫抗体的白色...
- 饶忠秀张选明张富南叶红
- 关键词:丝虫病血清学监测
- 四川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传染源分布特点及巩固措施被引量:13
- 2001年
- 四川省原 3 0个流行县 (市、区 )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 3年内实施巩固措施 ,经过 1 5~ 1 8年病原学监测 ,在第 1~ 6年检出残存传染源 1 98例 ,分布特点为监测初期残存传染源少而分散地局限在少数村庄。分析认为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针对原不同防治措施 ,实施巩固措施和进行人群横向监测与重点人群监测 ,可较迅速彻底地检出和消除残存传染源。在消灭丝虫病的过程中采用全民普服药盐的流行区 ,要充分重视重点人群 ,应将漏查漏治、原阳和疫点人群及迁入人口作为实施巩固和监测措施的重要对象 ;对未全民普服药盐的地区 ,应以横向人群监测、原阳复查和补查补治作为重要巩固和监测对策 ,从而尽快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在消灭丝虫病后 。
- 张富南饶忠秀席芸华卢素惠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丝防后期马来丝虫残存微丝蚴血症者自然消长追踪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1984—1996年终止防治措施期间,对70例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自然阴转情况观察,微丝蚴密度≤50条/120μl的微丝蚴血症者在5—7年中有94.12%—100.00%阴转;>50条/120μl的微丝蚴血症者可维持10年以上.微丝蚴密度与自然阴转率呈负相关。提示在丝虫病防治后期,要及时加强对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的查治,从而加快阻断丝虫病传播的进程。
- 张富南饶忠秀侯崇华王文超魏银松
- 关键词: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
- 四川省消除丝虫病的费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 2003年
- 目的分析投入消除丝虫病的费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方法防治费用按各县 (市、区 )直接投入经费统计和核定丝防各项投入的消耗单价估算费用 ;认定如不开展防治 ,丝虫病人相对稳定在防治前水平 ;将微丝蚴血症者治愈 ,淋巴管结炎和淋巴液肿患者流火发作减少 ,所避免损失的劳动收益货币量及节省的诊疗费用及减少开支的货币量作为产出 ,计算出丝防工作的经济效益 ;对费用和效益采取贴现 ,用费用与效益之比进行分析。结果贴现后防治直接投入总费用为 1 1 0 693 66元 ,按丝防各项投入消耗估算总费用经贴现后为 1 3 0 71 1 3 6元 ,总效益为 63 2 965 94元。结论投入费用—效益比值 :直接和估算投入比值分别为 1∶ 5 .72、1∶ 4 .84 ,即每投入 1元 ,可分别获 5 .72元、4 .
- 张富南饶忠秀
- 关键词:丝虫病计算方法
- 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流行趋势的进一步观察
- 1998年
- 张富南魏银松饶忠秀侯崇华
- 关键词:马来丝虫病流行病学丝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