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银松
-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动物》编辑部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抗人ε链McAb检测丝虫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的初步探讨
- 1993年
- 为了探讨丝虫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种类,作者用ES作固相抗原,抗人IgE重链ε单克隆抗体(McAb)为第二抗体,采用ELISA法进行了试验,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
- 钱晓洪魏银松姜惠仙崔丽娜
- 关键词:丝虫病免疫球蛋白E单克隆抗体
- 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的流行趋势观察被引量:3
- 1990年
- 在经过防治微丝蚴率降至1%左右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一乐山市中区裕农、台子、石头村,在终止防治措施的条件下,1984~1989年连续观察6年。微丝蚴率分别由1985年的0.81、1.03和1.36%降至0、0.15和0.39%;1985年俭出的6例微丝蚴血症者中,2例因年老死亡,至第6年已有31例转阴,1987年在石头村新检出微丝蚴血症者1例;剖检嗜人按蚊11590只,阳性蚊55只,平均幼丝虫感染率0.47%,7只蚊含第3期幼虫13条;剖检中华按蚊1781只,仅1987年在石头村一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家中检获阳性蚊2只,含第1期幼虫3条。裕农村已连续3年未检获阳性蚊。认为裕农、台子村的丝虫病流行已趋终止,中华按蚊已失去媒介作用。
- 魏银松张富南饶忠秀王文超郑德福喻尊鹭卢素惠侯崇华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传播作用的纵向观察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丝虫病防治后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 方法 1984~ 1996年 ,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选定 3个村为观察区 ,终止防治措施进行观察。 结果 人群微丝蚴率≤ 1.0 3%、微丝蚴密度大多≤ 10条 /12 0 μl的裕农和台子村 ,分别在 5年和 10年微丝蚴率和嗜人按蚊感染率均降为 0 ;微丝蚴率 1.36 % ,微丝蚴密度大多≤ 2 0条 /12 0 μl,有极少数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 (>5 0条 /12 0 μl)的石头村 ,于 10年后仍有新检出病例和感染蚊 ,13年后微丝蚴率仍维持在 0 .2 7%。 结论 少数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作为嗜人按蚊感染源作用较强。但随着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陆续转阴 ,微丝蚴密度的降低 ,人们防蚊意识增强和社会与自然因素的制约 ,裕农和台子村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 ,石头村丝虫病传播正趋于阻断。
- 张富南饶忠秀卢素惠魏银松
- 关键词:嗜人按蚊
- 以查治为主要措施防治班氏丝虫病的远期效果
- 1996年
- 以查治为主要措施防治班氏丝虫病的远期效果四川秀山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秀山648900徐晓兀,陈煜秀山县卫生防疫站代泽武指导者: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魏银松秀山县清溪场镇(原清溪公社)为四川东南缘一山间平坝,原为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自1970年起采取...
- 徐晓兀陈煜代泽武魏银松
- 关键词:丝虫病
- 马来丝虫微丝蚴和成虫排泄-分泌代谢抗原PVC—快速ELISA诊断丝虫病的初步研究
- 1993年
- 为了探索适合基层应用的丝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我们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马来微丝蚴和成虫的排泄-分泌代谢抗原(ESP),采用PVC-快速ELISA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从实验感染马来丝虫阳性长爪沙鼠腹腔收集微丝蚴(4000条/ml)和成虫(70条,雌雄比约2:1),置MEM培养液内在32℃条件下培养72h,于48、72h两次收集上清液混匀,反复透析后用缓冲液平衡(蛋白100μg/ml),按1:10稀释致敏PVC载体,每孔100μl(蛋白1μg)备用。
- 魏银松钱晓红叶红饶忠秀张富南姜惠仙崔丽娜
- 关键词:微丝蚴ELISA诊断PVC马来丝虫象皮肿
- 丝防后期马来丝虫残存微丝蚴血症者自然消长追踪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1984—1996年终止防治措施期间,对70例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自然阴转情况观察,微丝蚴密度≤50条/120μl的微丝蚴血症者在5—7年中有94.12%—100.00%阴转;>50条/120μl的微丝蚴血症者可维持10年以上.微丝蚴密度与自然阴转率呈负相关。提示在丝虫病防治后期,要及时加强对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的查治,从而加快阻断丝虫病传播的进程。
- 张富南饶忠秀侯崇华王文超魏银松
- 关键词: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
- 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研究概况被引量:3
- 1993年
- 四川省1982-1991年先后进行了丝虫病纵横向监测、防治后期流行趋势现场研究和晚期丝虫病抽样核实调查及治疗等。1982-1991年横向血检599415人,仅1988年以前检出微丝蚴血症131例,1987-1991年纵向血检36586人次,仅1987年检出微丝蚴血症2例,在此期间横、纵向媒介监测致倦库蚊130121只、嗜人按蚊21070只、中华按蚊9559只,仅在监测早期分别发现阳性致倦库蚊10只和2只,现场研究表明防治后期丝虫病传播流行趋于终止。抽样核实调查结果显示在原高中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晚期丝虫病患病率约为6%,危害仍然相当严重。
- 魏银松
- 关键词:丝虫病
- 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流行趋势的进一步观察
- 1998年
- 张富南魏银松饶忠秀侯崇华
- 关键词:马来丝虫病流行病学丝虫病
- 赵尔宓院士的新追求和新尝试——喜读《中国蛇类》
- 2007年
- 魏银松
- 关键词:《中国动物志》蛇类院士蛇亚目爬行纲主编
- 四川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巩固和监测措施(1982~1996年)被引量:15
- 1997年
- 四川省于1979~1983年在秀山县试点取得一个县净化丝虫病的成功经验,并于1982年开始逐步在全省丝虫病流行区推广。30个流行县(市、区)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三年内实施巩固措施,经过11—14年病原学、媒介和血清学监测已连续8~14年来检出微丝蚴血症者,9~14年未发现感染人体幼丝虫的蚊媒,纵向监测点人群抗体阳性率接近非流行区人群抗体水平,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标准,证实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巩固和监测措施适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实施巩固措施和进行足够范围的人群横向监测和重点人群监测可较迅速彻底地检出和消除残存传染源,尽快达到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 张选明钟永良魏银松张富南饶忠秀杨彦空王明忠
- 关键词:丝虫病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