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利锋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红外
  • 5篇红外辐射
  • 4篇直升
  • 4篇直升机
  • 3篇旋翼
  • 2篇直升机旋翼
  • 2篇排气
  • 2篇排气系统
  • 2篇气动
  • 2篇流体力学
  • 2篇计算流体力学
  • 2篇红外抑制
  • 2篇红外抑制器
  • 1篇动特性
  • 1篇性能分析
  • 1篇隐身
  • 1篇整机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气动加热
  • 1篇气动特性

机构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直升机设...

作者

  • 6篇任利锋
  • 5篇张靖周
  • 5篇单勇
  • 1篇刘喜岳
  • 1篇王先炜
  • 1篇王杏涛
  • 1篇王旭

传媒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直升机旋翼下洗气流对排气喷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旋翼下洗气流作用下的排气喷流流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旋翼下洗气流速度和排气喷口方向对排气喷流流动以及排气系统引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气喷流受到旋翼下洗气流的作用而发生明显的向后机身下方以及旋翼转动方向的偏转,其偏转程度随旋翼下洗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加剧;当排气喷口向上排气时,排气喷流在旋翼下洗气流作用下的偏转能够形成对后机身表面的撞击,排气系统的引射能力有微弱的降低,引射系数减小约0.01;而当排气喷口斜向上或侧向时,排气喷流对后机身未形成撞击,引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引射系数最大增大0.12.
任利锋张靖周单勇
关键词:直升机排气系统计算流体动力学
埋入直升机后机身的红外抑制器研究
采用CFD/IR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埋入直升机后机身的红外抑制器,较为系统地研究红外抑制器排气喷口形状、混合管隔热、机身内部遮挡以及机身蒙皮发射率等设计因素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管波瓣喷口与矩形喷口相比,有...
任利锋张靖周单勇
关键词:红外抑制器红外辐射计算流体力学
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场建模与整机红外辐射特性分析
直升机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高温外露壁面和高温燃气尾焰是红外制导武器的主要探测和攻击目标,利用波瓣喷管混合器来加强燃气流与次流的掺混是降低排气温度和壁面温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旋翼下洗气流、排气喷口方向、直升机的工作环境和状态...
任利锋
关键词:直升机红外辐射气动特性
文献传递
旋翼气动加热对直升机红外特征分布的影响
2014年
文中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旋翼表面温度分布及其对直升机红外辐射特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旋翼桨叶上自旋翼转轴到翼尖温度分布呈依次递增的趋势,最高温度值为316K,高出环境温度29 K;遮挡罩表面最高温度值为317 K,高出环境温度30 K;(2)探测角度一定时,旋翼红外辐射强度随时间上下波动,旋翼在3~5μm和8~14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旋翼气动加热后3~5μm波段和8~14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值的增量占整机固体对应波段总的红外辐射强度的比重分别为15%~16%、5%~6%;(4)同一发射率下,气动加热的旋翼8~14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远大于3~5μm波段,约为3~5μm波段辐射强度的30倍,其8~14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约占整机固体8~14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的30%~40%,但降低旋翼表面发射率能有效降低旋翼8~14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同时也能降低旋翼辐射占整机辐射的比重。
任利锋张靖周单勇刘喜岳
关键词:旋翼气动加热红外辐射直升机
直升机后机身内埋式红外抑制器隐身性能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为了降低直升机的红外辐射特征,针对直升机后机身内埋式的红外抑制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红外抑制器排气出口形状、旋翼下洗气流速度以及机身蒙皮发射率等因素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管波瓣出口与矩形出口相比,喷流核心区温度大幅度降低,采用波瓣出口混合管,喷流在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10%以上;旋翼下洗气流速度的增加,降低了喷流核心区和后机身蒙皮的温度,同时大幅降低了喷流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随着机身蒙皮发射率的减小,机身蒙皮在3—5μm和8~14μm波段的辐射强度大幅降低。结果表明:波瓣出口混合管有利于喷流的强化混合,降低了喷流的温度和辐射强度;旋翼下洗气流速度对降低喷流、蒙皮温度和喷流辐射强度非常有效;机身蒙皮发射率对其表面的红外辐射特性影响非常显著。
任利锋张靖周王先炜单勇
关键词:红外抑制器红外辐射计算流体力学
旋翼下洗和排气方向对直升机红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旋翼下洗作用下的热喷流流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旋翼下洗速度和排气喷口方向等因素对直升机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喷流在不同的排气方向下受到旋翼下洗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喷口向上排气时,热喷流在旋翼下洗作用下的偏转能够形成对后机身表面的撞击,致使后机身温度升高;喷口向上排气旋翼下洗速度为10m/s时的固体红外辐射强于无旋翼下洗情形,对于喷口斜向上45°排气和侧向排气,随着旋翼下洗速度的增加,红外辐射强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喷口排气方向对直升机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喷口斜向上排气时在顶向和侧向的红外辐射强度基本相当,而喷口向上或侧向排气,在某些探测方位存在局部很高的红外辐射强度.
任利锋张靖周单勇王旭王杏涛
关键词:热喷流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