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磊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癌
  • 3篇肿瘤
  • 2篇肾肿瘤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新辅助治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区...

作者

  • 6篇刁磊
  • 5篇姚欣
  • 4篇张艳辉
  • 3篇杨庆
  • 2篇李春香
  • 2篇刘岩雪
  • 2篇刘素香
  • 1篇多健
  • 1篇周雷
  • 1篇娄越亮
  • 1篇田洁
  • 1篇崔巍
  • 1篇多键
  • 1篇孙丹
  • 1篇陈旭升
  • 1篇魏海霞
  • 1篇杜君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疑难病例析评 第210例 孤立肾局部晚期中央型肾癌-舒尼替尼新辅助治疗-肾部分切除术被引量:7
2010年
病历摘要 患者女,60岁.1991年行右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Ⅱ级.术后随访5年未见异常,之后患者未坚持复查.2008年4月于外院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中上极肿物,直径约5.5 cm",未见转移癌及全身其他器官肿瘤,遂于2008年6月入我院治疗.
李春香姚欣杨庆陈旭升刁磊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肾部分切除术舒尼替尼局部晚期中央型孤立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与肾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在肾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肾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肾乳头状癌中VEGFR-1、VEGFR-2和VEGFR-3阳性率分别为82.9%(68/82)、63.4%(52/82)和34.1%(28/82),PCNA的阳性率为67.1%(55/82).VEGFR-1的表达与肾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VEGFR-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O.016)、组织学分级(P=0.034)和远处转移(P=0.002)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VEGFR-3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P=0.028)、淋巴结转移(P=0.010)和远处转移(P=0.018)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CNA的表达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1),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VEGFR-2和VEGFR-3在死亡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0.380,P=0.021).结论 VEGFR-2和VEGFR-3均可作为判断肾乳头状癌预后的指标.VEGFR-3过表达是肾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预后指标,而VEGFR-2可以预测肾乳头状癌血行转移.
张艳辉刁磊杨庆多健刘岩雪刘素香姚欣
关键词:肾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微阵列分析
青年肾癌患者转移潜能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与青年肾癌患者预后有关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评估与远处转移潜能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泌尿科1986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年龄440岁的83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工作完整,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术和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按2004年WHO肾实质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进行术后病理复习,包括组织学分类及分级等。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R-1、VEGFR-2、VEGFR-3、PDGFR-α、PDGFR—β、c—kit及PCNA蛋白表达。术后依据病理及转移情况给予化疗和生物治疗。将83例病例按是否出现转移分为2组,将预后相关因素分为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5年转移率趋势分析,转移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术后5年转移14例,转移率为16.87%(14/83)。临床分期Ⅲ期、病理分级3级的5年转移率最高[分别为57.14%(8/14)及78.57%(11/14);x2=38.042,x2=9.820;P均〈0.01)。转移组的患者VEGFR-3、PCNA阳性表达率高达92.86%(13/14)、85.71%(12/14)。临床分期的死亡风险率(RR)=3.444(P=0.001)。结论年轻的肾癌患者预后较差;病理指标中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生物学因素中VEGFR-3及PCNA表达情况与转移关系密切,其中临床分期是与转移相关的惟一独立因素。
周雷张艳辉姚欣刁磊
关键词:肾癌肿瘤转移青年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对2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病例1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例2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组织学表现均为增生的梭形或长梭形肿瘤细胞囊状分布,间质小血管增生,伴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病例1为SMA(+),Vimentin(+),ALK(+)。病例2为SMA(+),CD68(+),Vimentin(+),CgA(+),ALK(-)。2例病例均不表达CK7、S-100、MyoDl、CK19、α-actin、EMA。2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与横纹肌肉瘤、梭形细胞癌等鉴别,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切除为主。
刁磊魏海霞田洁娄越亮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膀胱
不同肾癌亚型组织中c—kit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肾癌组织中c-kit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137例透明细胞癌、82例乳头状癌、51例嫌色细胞癌标本中c-kit蛋白和PC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嫌色细胞癌中c-kit强阳性表达率为94.1%(48/51),明显高于透明细胞癌的16.1%(22/137)及乳头状癌的28.1%(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it强阳性表达仅与嫌色细胞癌分期有关(P=0.038);在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中PCNA表达与分级关系密切(P=0.043,P=0.011),而与嫌色细胞癌分级无关. 结论 嫌色细胞癌中c-kit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癌亚型,且与肿瘤局部进展关系密切.不同亚型间c-kit表达差异有助于肾癌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指导晚期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
姚欣张艳辉刁磊杨庆崔巍多键刘岩雪刘素香
关键词:肾癌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
2010年第7版肾癌新分期的应用效果评估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2010年第7版肾癌新分期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981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的695例肾癌患者的存档资料,分别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及美国癌症联合会2002年第6版和2010年第7版肾癌分期系统进行临床病理分期,观察不同分期患者的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新分期系统,第6版分期系统中T2期171例中120例归入T2a期,51例归入T2a期,13例因肿瘤侵犯肾上腺而归入T4期,3例并发肾静脉瘤栓者归入T3a期。按第6版分期系统,T3a期中单纯肾周脂肪阳性患者的预后与单纯肾上腺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单纯肾上腺阳性患者预后与T4期肾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新分期系统中,T2b与T3a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1),将T3a期以7cm为分界点分类后,T3a期(肿瘤最大直径≤7cm)与T2a期的预后相近(P=0.342),T3a期(肿瘤最大直径〉7cm)预后与T2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第7版肾癌分期系统显示了更好的分期特异性。
孙丹刁磊张艳辉李春香杜君姚欣
关键词:肾肿瘤肿瘤分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