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修泽

作品数:66 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水母
  • 11篇群落
  • 10篇群落结构
  • 8篇鱼类
  • 8篇渔业
  • 5篇繁殖
  • 4篇养殖
  • 4篇网囊
  • 4篇换水
  • 4篇海月水母
  • 4篇浮游
  • 3篇大型底栖动物
  • 3篇大泷六线鱼
  • 3篇底栖动物
  • 3篇电动
  • 3篇优势种
  • 3篇鱼类群落
  • 3篇渔业生物
  • 3篇水生
  • 3篇水生生物

机构

  • 63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63篇刘修泽
  • 60篇董婧
  • 33篇王爱勇
  • 32篇王彬
  • 27篇孙明
  • 26篇王小林
  • 26篇段妍
  • 23篇柴雨
  • 23篇李玉龙
  • 21篇李轶平
  • 18篇郭栋
  • 15篇于旭光
  • 9篇付杰
  • 7篇李梦遥
  • 5篇房立晨
  • 4篇王文波
  • 3篇刘春洋
  • 2篇于喆
  • 1篇高文斌
  • 1篇苏浩

传媒

  • 12篇水产科学
  • 6篇海洋渔业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无线互联科技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母养殖用自动换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母养殖用自动换水系统,包括筒体,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下端开口覆盖筛网;电动抽水装置,位于筒体的内部,包括抽水口和排水口,抽水口靠近筒体的下端开口;电动旋转装置,具有旋转轴;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连...
孙明董婧段妍王爱勇王彬李玉龙刘修泽柴雨王佳晗
文献传递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和控制区序列的辽宁沿海弯棘斜棘鳂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辽宁沿海弯棘斜棘逐(Repomucenus curvicornis)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采用PCR扩增获得辽宁沿海弯棘斜棘逐辽东湾群体(n=22)及黄海北部群体(n=18)线粒体的COⅠ及控制区(CR)部分DNA序列片段,进行序列比较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弯棘斜棘逐COⅠ基因片段624 bp,其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24.09%、31.04%、25.28%和19.59%;CR片段460 bp,其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32.96%、32.80%、14.86%和19.38%。基于COⅠ基因和CR序列得到的两群体变异位点数、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以及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8、4.67、0.96±0.02和0.0075±0.0042;26、3.35、0.97±0.02和0.0073±0.0043。序列分析结果均显示,辽东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黄海北部群体。分子方差(AMOV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COⅠ基因片段辽东湾与黄海北部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F_(st)=0.0091,P=0.25)而基于CR序列两群体间具有较小但接近显著的遗传分化(F_(st)=0.0264,P=0.09)。研究表明,线粒体CR序列与COⅠ基因均可作为检测弯棘斜棘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分子标记,但CR序列遗传分化的敏感度要高于COⅠ基因,更适合作为弯棘斜棘逐群体遗传研究的分子标记。
李玉龙刘修泽于旭光李轶平付杰董婧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遗传分化
盐度对沙蜇有性繁殖阶段早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近几十年来,沙蜇的频繁暴发给东亚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广泛影响。在秋季,沙蜇成熟的雌雄水母体在沿岸水域聚集产卵,有性繁殖产生的受精卵发育成新的底栖螅状体,为螅状体种群数量进行补充。河口浅滩海域为沙蜇的繁育地,沿岸盐度较低,在秋季降雨期盐度多变,较低、多变的盐度可能对沙蜇有性繁殖阶段的早期发育产生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螅状体种群数量的补充。实验设置了4种不同盐度(15、20、25、30)试验组,在不同盐度下对沙蜇受精卵进行培养,探讨盐度对沙蜇早期发育过程中受精卵、浮浪幼虫发育以及早期螅状体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沙蜇受精卵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0,发育基本与盐度25、30同步,盐度15受精卵细胞发育迟缓,发育率显著降低;浮浪幼虫发育适宜盐度为20和25,两组浮浪幼虫附着变态率高于盐度15、30,盐度15时浮浪幼虫活力明显降低、发育迟缓,浮浪幼虫在盐度15时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可达8 d,但附着时间集中在培养后的3、4天,与其他组相同;早期螅状体幼体适宜盐度为20、25、30,早期螅状体存活率、相对增长率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盐度15,三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盐度显著影响沙蜇有性繁殖阶段的早期发育,随着受精卵至螅状体的发育生长,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逐步扩大。
柴雨董婧段妍孙明王彬李玉龙刘修泽王爱勇王小林于旭光郭栋
关键词:盐度有性繁殖受精卵
温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采用了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实验设6个温度梯度(12, 15, 18, 21, 24, 27℃),共持续56d。测定了螅状体的柄径生长,繁殖数量;观察了螅状体的无性繁殖方式;分析了温度影响下的螅状体的能量分配及繁殖策略。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螅状体的生长及繁殖,在较高温度组,匍匐茎生殖是螅状体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随着温度降低,出芽生殖比例增加。较高温度组螅状体繁殖速率较快,新生螅状体个体较小,分布较分散;而较低温度组,新生螅状体个体较大,数量较少,均较紧密的分布在亲代螅状体周围。在培养56d的周期内,除27℃处理组外,其他各处理组螅状体柄径均有所增加,但其增加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27℃处理组,螅状体整体状态不好,基本不摄食,培养35d时全部死亡。综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螅状体倾向于选择增加自身个体大小以应对不良环境,而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螅状体倾向于选择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更多子代的方式以扩大种群数量。温度显著影响螅状体的繁殖策略,进而显著影响螅状体的种群数量。
段妍孙明董婧柴雨王爱勇王小林刘修泽王彬吉光
关键词:温度海月水母无性繁殖
一种用于外业调查中渔获物保存的保温箱的配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外业调查中渔获物保存的保温箱的配套装置,包括底板、十字形骨架板和挡板;底板与十字形骨架板垂直连接,十字形骨架板底端穿过底板,使得底板与保温箱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十字形骨架板上设有插槽,插槽垂直于十...
刘修泽吉光董婧王小林王爱勇王彬郭栋柴雨孙明段妍于喆
辽东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
2023年
为探究辽东湾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20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在该海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据此分析辽东湾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和群落空间结构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并计算群落季节更替与迁移指数,建立鱼类群落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调查结果显示:辽东湾春、夏、秋3个季节共捕获鱼类58种,其中春季34种、夏季49种、秋季46种;优势种春季为短吻红舌鳎、黄鲫和皮氏叫姑鱼,夏季为矛尾虾虎鱼、短吻红舌鳎、白姑鱼、皮氏叫姑鱼和斑鱼祭,秋季为矛尾虾虎鱼、短吻红舌鳎、六丝钝尾虾虎鱼、黄鲫和皮氏叫姑鱼;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1.34~1.63,丰富度指数为1.44~1.68,均匀度指数为0.60~0.64;辽东湾鱼类可分为3个群落类型,靠近湾顶的北部近岸浅滩水域群落、辽东湾中南部深水区群落和辽东湾湾口深水区群落,其中春季和夏季可分为3个群落组,秋季分为2个群落组;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在春、夏季与底层温度相关性系数最高(春季R=0.270、夏季R=0.408),在秋季与水深相关系数最高(秋季R=0.376);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结果显示,辽东湾鱼类丰度优势度曲线均位于生物量曲线之上,表明该海域鱼类群落处于受严重干扰状态。
王小林吉光张怡晶王爱勇董婧刘修泽
关键词:鱼类群落空间结构群落稳定性
一种叉形大泷六线鱼产卵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型大泷六线鱼产卵礁,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中部设有固定中轴(6);所述固定中轴(6)上设有承卵板(2),所述承卵板(2)与底板(1)夹角为10~70°;所述承卵板(2)上设有网袋(9)。由此构筑...
段妍董婧柴雨李梦遥王爱勇刘修泽于旭光
文献传递
辽东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根据2007年的4月(春季)和10月(秋季)辽东湾海域19个调查站位所采集的底栖生物样品的鉴定结果,分析了其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6种,其中春季33种,秋季26种;多样性指数(H')分布无显著空间差异,丰富度指数(dMa)和均匀度指数(J)分布趋势较为一致,高值区集中分布于辽东湾中部,低值区位于辽东湾西北部沿岸水域;群落聚类分析将春秋两季均划分为5组,但5组内容不同,表明季间群落结构变化较大;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BIOENV分析表明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
李轶平刘修泽王彬李玉龙柴雨董婧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辽东湾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在对2014年8月辽东湾潮间带10个断面采集的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运用群落聚类、MDS排序和ABC曲线分析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分布原因。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85种,其中软体动物门50种;节肢动物门20种;环节动物门8种;腔肠动物门2种;棘皮动物门1种;其他动物4种。平均栖息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21.07个/m^2和62.47 g/m^2。数据分析显示,辽东湾潮间带各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群落特征分布主要受底质、生境、季节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李轶平王小林郭栋刘修泽付杰董婧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辽宁沿海细纹子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细纹子鱼(Liparis tanakae)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朝鲜半岛、日本和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已成为黄渤海渔业资源的优势种类之一,并在黄渤海生态系统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生态优势种的种群状况及遗传背景进行了解。根据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辽宁沿海不同体色花纹的细纹子鱼辽东湾群体(n=20)和黄海北部群体(n=34)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为623 bp的COⅠ基因片段,其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3%,32.4%,26.9%,18.4%。在2个群体54 ind个体中共检测得到8个单倍型,其单倍型间遗传差异为0.2%~0.6%。两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态性指数分别在0.56±0.06和0.70±0.05、0.001 0±0.000 9和0.001 7±0.001 3之间。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群体间无遗传分化。核苷酸不配对分析表明,细纹子鱼群体在50 000~116 000年前经历了群体扩张。
李玉龙刘修泽李轶平王爱勇王小林董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