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秋

作品数:22 被引量:40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水质
  • 4篇水库
  • 4篇水体
  • 3篇营养化
  • 3篇三峡水库
  • 3篇试区
  • 3篇群落
  • 3篇类群
  • 3篇湖泊
  • 3篇黄淮
  • 3篇黄淮海
  • 3篇黄淮海平原
  • 3篇富营养化
  • 2篇底栖动物
  • 2篇蓄水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状况
  • 2篇水环境
  • 2篇水体营养
  • 2篇水质评价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2篇刘瑞秋
  • 17篇蔡庆华
  • 11篇黎道丰
  • 5篇曹明
  • 4篇谢志才
  • 4篇叶麟
  • 3篇赵斌
  • 3篇伍焯田
  • 3篇唐涛
  • 3篇梁彦龄
  • 3篇马凯
  • 3篇李凤清
  • 3篇倪乐意
  • 3篇张水元
  • 2篇渠晓东
  • 2篇吴乃成
  • 1篇陈炜
  • 1篇孙宏懋
  • 1篇吴清江
  • 1篇徐盈

传媒

  • 12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草地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 2篇199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省余江县水体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用营养状态指数法 (TSI)对江西省红壤区余江县东塘、五湖、仙塘三个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三个水体的水质状况均呈富营养态。在此基础上对三个水库的 1 0项主要水化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明亚硝态氮和氨氮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最大 ,COD为第二主成分的主要贡献者 ;而且三个水库的水质受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影响最大 。
唐涛黎道丰刘瑞秋蔡庆华
关键词:营养状态指数法主成分分析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状况土壤肥力
保安湖生态因子场格局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数据构建保安湖理化因子GIS数据库 ,以此模拟保安湖生态因子场 ,并通过栅格统计获得保安湖水环境的整体特征。得到的 15个生态因子场非常直观地展示出各项理化因子在全湖分布范围内的浓度分布情况 ,体现了保安湖水环境强烈的空间异质性。栅格统计结果则显示该湖整体而言 ,其营养状况目前已相当高。
马凯蔡庆华谢志才刘瑞秋黎道丰
关键词:生物类群
东洞庭湖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及水质评价被引量:27
2007年
2001年9月对东洞庭湖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动物4门8纲20科51种.其中,寡毛类2科18种(35.3%),软体动物8科15种(29.4%),水生昆虫7科14种(27.5%),其他动物4种(9.1%).软体动物是东洞庭湖底栖动物的最主要类群(占总丰度的71.1%).其中,腹足类的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 120sa)、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 sinensis)、纹沼螺(P.striatulus)和寡毛类的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为该保护区的优势种.样点间平均物种丰富度6.3,三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Simpson和Shannon)平均值分布为1.38、4.05和1.47.刮食者和直接收集者为底栖动物最重要的摄食类群(占总密度的66.7%和19.9%).结合GPS,将野外调查数据构建GIS数据库.基于GIS软件平台,运用Kringing插值法,构建动物丰度、生物多样性及污染生物指数(BI)等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直观地反映了保护区底栖动物的分布情况及污染状况.提取出主要生物类群(软体动物、寡毛类和摇蚊幼虫)和5种优势种分布的高浓度块,显示寡毛类与其它两类的分布基本不重叠,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东南和西北的深水区域.进一步分析检验各主要分布区域的16种水体理化指标,发现水深是影响保护区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因子,而硫酸盐则主要制约寡毛类的分布格局,硬度是影响软体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全湖平均Hilsenhoff生物指数(BI)值8.18,指示保护区承受较高的有机污染,模拟生成的BI分布图显示,西南部的深水区域、北部及东南部的局部区域水质相对较好,而东北部的沿岸带大部分水体及南部近六门闸的部分区域水体水质相对较差.
谢志才张君倩陈静马凯刘瑞秋汪亚平蔡庆华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功能摄食类群GIS
锡林河中游水体理化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根据1996年夏季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附近锡林河的综合考察,对锡林河的基本理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各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同时还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的可信度进行了确认。
赵斌蔡庆华刘瑞秋黎道丰
关键词:聚类分析水环境生物多样性
三峡水库库首初期蓄水前后理化因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根据2002—2004年对三峡水库库首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理化指标空间差异不大,主要随季节变化。部分理化指标在蓄水前后有显著差异。其中TN、TP在蓄水后与蓄水前同期比较有明显降低,分别由蓄水前的周年平均值2.38mg/L、0.274mg/L下降到蓄水后的1.62mg/L0、.132mg/L。在无机氮组成中,NO3-N高达91.25%,而NO2-N仅占1.05%,这表明调查水域有较强的自净能力。透明度、浊度月变化很大,且呈良好的负相关,并在7—9月分别有显著降低与升高,表明本地区水土流失在降雨季节十分剧烈。而TP也随库区水体中悬浮物增高而显著增高,表明流失水土受磷污染严重。但由于同时期PO4-P反而是降低的,则说明此污染并不能有效转化为PO4-P。对营养状态指数(TSIM)的评价表明,尽管蓄水后库首水质污染较之蓄水前有明显降低,但仍呈中营养化水平。与国内其他大型水库比较,结果显示TP、NO3-N都远远高于被比较水库。
曹明蔡庆华刘瑞秋渠晓东叶麟
关键词: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富营养化
三峡水库及香溪河库湾理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根据2003年6月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对香溪河库湾的常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并与三峡水库库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库湾TN、NO3-N浓度要显著低于库首,前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29mg/L,0.88mg/L,后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62mg/L,1.22mg/L。而PO4-P则是库湾显著高于库首,并且在7—9月库首的TP/PO4-P有显著提高。结果同时表明库首的水土流失较严重,而库湾则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最后对TSIM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TP、TN都处于高水平,库首呈现中营养化(TSIM>37),而库湾则呈现严重富营养化(TSIM>53)。
曹明蔡庆华刘瑞秋渠晓东叶麟
关键词: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富营养化
河鲀的规模化养殖及其毒素提取检测技术研究
朱家明李钟杰金传荫何家婉胡征宇严美姣李爱华祁德运宋立荣段中华余育和雷武陈炜徐盈朱蕴芝刘瑞秋龚小宁姚卫建孙宏懋张杰周荣鑫刘永定吴清江
该项目在河鲀人工繁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人工繁殖育苗42万尾。在水生所建立了人工繁殖基地,在洪湖进行了规模化养殖成鱼试验示范,在武汉市严西湖等地已养殖10万余尾,初步建立了适合于湖北省河鲀养殖技术体系;建立河鲀毒素提取和...
关键词:
关键词:鱼类养殖鱼苗繁育河鲀毒素
保安湖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及其分布被引量:39
2000年
保安湖沉积物中氮(N)的含量平均为5.20mg/g,平面分布以桥墩湖区含量最高。沉积物中磷(P)的含量平均为0.75mg/g,平面分布以扁担塘湖区含量最高。沉积物间隙水中总氮的平均含量为3.63mg/L,无机氮中以氨氮的含量最高,占总氮的57.2%;间隙水中总磷的含量平均为0.098mg/L,磷酸盐占总磷的50.0%。间隙水中氮和磷含量的平面分布差异不明显。间隙水中氮和磷的含量比湖水中含量高,但除氨氮外,一般不超过5倍,表明湖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之间营养交换十分强烈。
张水元刘瑞秋黎道丰
关键词:沉积物间隙水
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湖泊水质的多元分析与比较被引量:23
2000年
1996年11月—1998年11月,对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若干浅水湖泊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并进行了主要水质指标(包括透明度、pH值、总氮、总磷、氨氮和硝酸盐等)的季节变动规律,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的水体间除硬度、碱度和T-N在几个湖区间的差异较小外,其它各项指标的差异均较显著;季节间除硬度、碱度、Ca、Mg和T-P外,其余各项指标在季节间的差异均较显著,说明其季节变动均不稳定。
刘瑞秋张水元
关键词:浅水湖泊水质方差分析长江中下游
三峡大坝截流前后长江中上游江段水化学特性的初步调查被引量:22
2000年
1997—1998年,在三峡大坝截流前后,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十多个江段及若干个支流进行了多次的水质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水资源丰富,但污染较严重。从多项数据指标分析结果和多项资料表明,目前污染源主要为沿江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长江干流污染远高于支流(嘉陵江除外)。而大江截流对长江中上游的水质近期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刘瑞秋
关键词:水质分析大江截流长江中上游水质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