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区志坚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树仁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家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知识
  • 2篇道德
  • 2篇人心
  • 2篇史学
  • 1篇道德教化
  • 1篇德教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知识
  • 1篇学者
  • 1篇研习
  • 1篇政协
  • 1篇知识传播
  • 1篇知识普及
  • 1篇中华传统文化
  • 1篇史事
  • 1篇书介
  • 1篇田野考察
  • 1篇统战
  • 1篇桥梁
  • 1篇青年

机构

  • 5篇香港理工大学
  • 5篇香港树仁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澳门博物馆

作者

  • 10篇区志坚
  • 2篇侯杰
  • 1篇李净昉
  • 1篇马晓驰

传媒

  • 2篇中学历史教学
  • 2篇天津市社会主...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阅江学刊
  • 1篇朱子文化
  • 1篇北京大学纪念...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学史学与道德史学的论争:以傅斯年与南高学者柳诒征的讨论为例
<正>论文提要近代中国史学的发端,应以二十世纪初梁肩超(1873-1929)掀起“史界革命”、倡议“新史学”的义例为起始,然而探讨近代史学的演变,绝不能把有关问题独立于传统史学与时代世变之外。与此同时,学界往往注重一些被...
区志坚
文献传递
有效争取港澳台青年一代人心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港澳台地区自回归和两岸交流正常化以来与内地和祖国大陆保持紧密的文化、经贸联系。内地和祖国大陆不仅是部分港澳台青年的祖籍地,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中部分青年的行为表明,港澳台三地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存在多元且复杂的表现和原因。为了有效争取港澳台青年一代人心、有效解决问题,须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
侯杰马晓驰李净眆卢建荣区志坚郑健超
关键词:港澳台青年人心
民间团体成为传统学问南移与知识普及化的桥梁——以香港学海书楼的发展为例
中国学风昌盛的地方,主要是北方及东南一带,南方自明代中叶以还,学风才日渐昌盛,尤值北方及东南一带战乱,而南方经济发展,广东相对前此二地较为安定,促使二地学者南下,也带动广东学风。清中叶两广总督阮元在广东创办学海堂,江浙学...
区志坚
文献传递
传统文化融入“研学旅游”的学与教:朱子之路研习营被引量:1
2019年
一、引言很多学者已指出现实的生活情景,是有助学生从生活的四周环境内学习知识,引证上课所学。走进21世纪,学生不只在课堂内接受知识,也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吸取知识,而教员将成为知识培养的"导引者"(facilitator),院校多让同学们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技能及知识.
区志坚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融入
高等院校与中学协作的体验:以香港田野考察及光盘制作为例
2006年
香港于2004至05年间,历史教育面对多方面的改革,中国历史科的知识传播从昔日单向的课本教授走向自学、全方位学习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上强调知识、能力、价值观及态度的培养,着重跨学科知识的应用,风气一开,整体国史教学随即转变。
区志坚
关键词:田野考察知识传播课堂教学跨学科知识历史教育
道德教化在现代史学的角色——以柳诒徵及其学生缪凤林、郑鹤声的传承关系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学者如胡适等人多提倡新文化运动,其后更带动顾颉刚为首的疑古史学风气,许多批评"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被视为"保守"的学者,尤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部以柳诒徵为首的学者,因他们被后世视为"保守",故忽视了他们史学的观点,本文便研究柳氏及其学生缪凤林、郑鹤声的史学观点,藉此以见他们提倡道德教化史学在现在史学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区志坚
关键词:柳诒徵
争取香港学生人心凝聚力量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青年一代正在成长为社会中坚,争取香港学生人心是当前统战工作的重点。《国安法》实施一周年之际,香港曰趋稳定,但教育体系、社会结构性矛盾、网络舆论、政府认知不足等多因素导致目前仍存在港生群体对国家认同不够等问题。应进一步拓宽两地交流,深入调查实际情况,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柔性教育、内地专家参与编写教材、发挥社团作用等方法,争取港生人心,凝聚力量。
《争取香港学生人心凝聚力量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侯杰李雪雪庞少哲马晓驰李净昉区志坚
关键词:统战
“近现代化”观念下书写的历史教科书——以费正清编写的历史教材为例
2016年
一、引言 “现代化”modemization,意指tomakemodem,即“成为现代”。‘Modem’具有表示时间的含义,是‘0fthepresentorrecenttimes’,原意是“现世的”或“现代的”,“近世的”或“近代的”;‘modem’一词除了表述时间外,也有“时新的”(new,up-to.date)、“时髦的”.“时尚的”(newfashioned)意思,引伸为“现代”(modemtimes)一词,有“新时代”的意思,汉语也译作“摩登时代”。‘modem’一词最先使用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作品内,把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表述为—个与“中世纪”或“黑暗时代”相对立的时段,故“现代”一词可以指历史分期内某一不同于“黑暗时代”的历史阶段。
区志坚
关键词:近现代化历史教科书历史教材费正清MODEM文艺复兴时期
书介卞孝萱:《现代国学大师学记》被引量:1
2009年
卞孝萱先生在《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中概述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的治学美意,表述国学大师治学得失,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的范围,提出甚多值得研究的民国学术史的课题。他虽师事有关大师,评论却不讳其失,论述观点为前人未导。该著可开拓研究现代国学大师群体的视野,不独是个人自述,也是半部民国学术史。
区志坚
关键词:国学国学大师
把建构满汉种族冲突的知识推向民众:陈去病书写明清史事
宣传革命排满,重拾明末清初种族冲突的历史记忆,为动员民众抗清的重要力量之一。有清一代满清种族冲突为一个重要议题,明末清初不少明遗民及南明抗清义士,多高举华夷之辨,号召排满。随清康熙宽猛相齐的管治下,满清政权日渐巩回,满汉...
区志坚
共1页<1>
聚类工具0